周晶
【摘要】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識字、寫作以及說話能力的重要階段,同時也是學生認識世界、了解世界的一個基礎。而語文作為一個基礎學科,是學習一切的關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是提升語文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小學語文 多媒體 興趣 視野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6.154
小學語文的學習過程豐富,內容充實,從基本的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到組詞、造句,再到看圖作文和命題作文,一步一步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筆者在本文中將分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教學的整體質量,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
一、教師應掌握多媒體技術
小學是學生所有學習階段中時間最長的一個時期,學生在這個時期逐漸成長,逐步對身邊事物有一個認知。學生在小學階段打好基礎,關系到以后的整個學習過程,教師的正確引導和良好教學發揮著功不可沒的作用。語文是所有學科的基礎,是一個學生接觸和掌握知識的關鍵,因此更應該重視教師的教學。
在小學語文學習的六年里,從低年級到高年級,學生逐漸從只認識拼音進階到閱讀課文、撰寫作文,這是一個漫長并且艱辛的過程,小學語文教師所擔任的不止是帶領學生學習知識的角色,更是育人的角色,傳授給學生課本外的知識和道理的領路人的角色。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講課,學生聽課,黑板板書,這是最基礎的教學模式?,F如今,互聯網時代,大數據時代,許多知識更新速度快,信息傳播的方式也豐富多樣,在日常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如若教師能夠掌握多媒體技術并加以運用,這將使教學錦上添花。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去了解掌握多媒體技術:認識多媒體技術,學習多媒體技術,熟練掌握多媒體技術。
首先,認識什么是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技術就是將文本、圖形、圖像、動畫、視頻和音頻等形式的信息,通過計算和處理,由多種媒體建立邏輯連接,集成為一個具有實時性和交互性的系統化表現信息的技術。簡而言之,多媒體技術就是綜合處理圖、文、聲、像信息,并使之具有集成性和交互性的計算機技術,就是依賴現代化方式將信息的傳播變得多樣化。在現有學校的設備基礎上,我們可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將視頻播放、音頻播放、制作PPT等方式引入,這些方式可以將課本內容生動化、活潑化,而且更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其次,如何學習多媒體技術。學習計算機課程最基本的是能夠熟練操作電腦,音頻、視頻等內容可以在網頁上搜索下載,而對于PPT這種方式,需要教師學習電腦office辦公技能,學會將枯燥的文字內容轉化為多樣的圖片以及更簡潔的文字等。
最后,熟練地掌握此項技術,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多嘗試多探索,摸索著前進,借助多樣的學習方法,從不同網站上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全面學習并熟練掌握多媒體技術。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豐富課堂教學
在上文中談到教師對多媒體技術的學習和掌握,而在此基礎上,接下來就是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小學階段,學生好奇心重,喜歡新鮮有趣的事物,在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中,我們可以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課堂教學中,豐富課堂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更能保證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水平?;诖?,筆者將舉例分析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中的運用。
案例一,在教學《小蝌蚪找媽媽》時,首先,播放一段動畫故事讓學生觀看,在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中,小蝌蚪形態的變化,以及在尋找媽媽的過程中,小蝌蚪是如何將鯉魚和烏龜誤認為是自己的媽媽的。引導學生分析他們與小蝌蚪自身的形態有什么相似點。其次,鼓勵學生主動思考、主動討論,可以讓學生通過分組的方式在組內分享自己的想法。在此過程中,我們可以進行提問,按照提前設置好的計算機軟件,涵蓋所有學生姓名,采取抽獎形式讓學生知道自己被抽中回答問題是極其幸運的,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在學生對此篇故事有了初步了解后,我們可以邀請學生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并對人物的話語采取朗讀或者角色扮演形式進行表演。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中活躍起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這個故事雖然看起來很普通,但是有了多媒體技術的支持,讓整個課堂的內容都豐富生動起來,更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激情。
此外,這個故事中的道理更需要語文教師引導學生明白,讓學生學習“即使小蝌蚪在逐漸發育成長的過程中不斷遇到困難,也沒有放棄尋找媽媽”的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
案例二,在語文課程教學中,最關鍵的是遣詞造句的能力,有了語句的積累,才能成文。筆者嘗試制作知識競答模式的PPT,將近義詞、反義詞以及代表不同語言色彩的詞語進行歸類組織,制作成不同的問題,在課堂中制作闖關模式的PPT,需要學生準確回答問題才能闖關成功,最后收獲到教師所提供的適量獎勵,如筆和筆記本等文具。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讓課堂可以豐富起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也得到了提高,是提高教師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培養學生興趣,拓寬視野
由于語文的特殊性,要想學好語文不只是學習文字那么簡單,學好語文是提升學生思考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認知能力的重要方式。我們應有效地運用多媒體教學,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和課堂教學形式,將知識從課本中發散到課本外,讓學生不局限于課本內容進行學習。還要引入新聞信息和對學生成長有益的視頻內容,全面豐富課堂,還能培養學生的興趣以及增加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在知識海洋里遨游的同時,也能看看外面的世界,了解世界,認識世界,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可以多思考,并且成長。
小學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時期,學生能夠在課堂中學習到真正有用的知識,并帶入到生活中去運用,能夠使課堂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這也是小學教學所需要的。
綜上所述,運用多媒體技術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更能培養學生的不同興趣,拓寬視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思考、想象和認知能力。
小學語文是學習的基礎學科,也是關鍵學科。在本文中,筆者主要分析了如何認識、學習和掌握多媒體技術以及對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并且舉例分析多媒體技術對課堂的作用。同時探討了多媒體技術運用所帶來的意義,其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豐富課堂,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視野。
參考文獻
[1]岳慧.試論小學語文與多媒體技術的整合教學[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000(016):178.
[2]王娟.小學語文教學的新里程———如何運用多媒體新科技培養學生的興趣[J].亞太教育,2015,000(02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