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美
【摘要】眾所周知,語文學科在學習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不僅是考試必有科目之一,更重要的是,語文對學生語言能力、表達能力、人文知識等的培養與提升大有幫助。在學習階段中,小學作為一切的初始,更是具有重要意義。那么,本文就將淺議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小學生
中圖分類號:G 4文獻標識碼:AD O I:10. 3969/ j . i ssn. 1672-0407. 2021. 06. 189
小學生有自己的特性,語文也有自己的學科特點,教師要想取得高效的教學成果,就要學會將兩者結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其優勢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本文將基于此展開敘述,希望所提教學舉措能為教學工作帶來一定的幫助。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
(一)學生興趣不足
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更喜歡玩耍與活動,而課堂的存在,恰好約束了學生這一天性,這使得學生與課堂天生就存在一種對立的狀態,這是教學過程中學生興趣不足的首要原因。教師教學中,通常習慣依賴于課本進行照本宣科地教學,這不僅導致學生對知識地掌握不足,而且極大程度地加重了學生消極學習情緒的涌現,這也進一步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減弱。這些現狀如果得不到有效解決,將對學生學習產生極為不好的影響。
(二)教學方式單一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式不外乎就是念課文,講解生詞,總結主旨等,這樣的教學,選擇把重點內容直接傳遞給學生,但同時,這使得學生學習處在了被動的位置,更多時候學生只是承接知識,卻沒有實現自我學習。顯然,這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不利,也會導致學生考試時面對全新的題目手足無措。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持續以及加劇,對教學方式的改進勢在必行。
(三)考核形式單調
對于學生而言,唯一檢驗學習成果的方式就是考試,教師通常也只能通過這一方法對學生進行評測,但是考試只是書面化的形式,單憑此來進行判斷未免過于單調,對學生判斷也會過于片面。如何解決這一問題也成為了教師需要思考的。
二、激發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舉措
(一)提升學生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更何況,小學階段是學習的初始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習初印象對學生今后認識學科、提升自我意義更為非凡,因此,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首先,教師要讓課堂變得更有趣味性。教師可以通過課堂導入這一環節來實現,在進入正式課程之前,通常都會有一個導入階段,教師如果在這個階段采用更為趣味化的語言進行,將能有效地吸引學生注意力,并在之后進行更為高效的課堂教學。例如,學習朱自清的《春》時,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聯想:春天到來的時候什么樣的?春天的風、雨、萬物復蘇以后有什么變化?這些我們肉眼看得見的事物如此美好,那用什么樣的語言才能將其描述出來呢?在這樣的導入之后,再帶領學生讀課文,學生便能帶著更深的學習興趣進入課堂,這對學習效率也將大有幫助。其次,教師可以從提升自我方面入手。教師在教學中的語言表達、教學方式、肢體表現等,都會影響學生學習狀態,提升這些技能,在展示時把學生學習興趣也考慮其中,是教師今后在自我成長方面可以考慮的內容。最后,教師可以從師生關系入手。教師與學生良好的關系,能讓學生更愿意親近教師,從而在課堂中更愿意投入與配合,這樣良性的互動能讓課堂教學事半功倍,因此,這對師生關系的創建提出了新要求。第一,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動態,及時幫助學生處理難題,在學生心中樹立正面形象;第二,教師平常要以鼓勵為主,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盡量減少批評,學生有錯誤指出時要注意方式方法的應用得當;第三,教師和學生多在課下進行交流,對生活或是學習方面的觀點多進行溝通,建立友好關系。做到以上三步,加強師生之間聯系,能讓課堂更容易推進,更好更快地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也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改進教學方式
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更新、不斷開拓新的教學方式,讓教學永葆活力,始終帶給學生新體驗,從而有效地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課堂效率。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進行教學。首先,教師可以采取情景教學法。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生活經歷相對較少,社會閱歷不深,這使得在理解一些文章的時候,他們很難與作者產生共鳴,因此,進行類似文章教學時,教師不妨給學生一個熟悉的情景,讓學生產生同理心之后再去理解文章。例如,學習《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想:如果與親人、朋友分離自己會是什么心情?如果此刻只有自己一個人,是不是會感到孤單寂寥?學生帶著這樣的情緒去理解古詩,就更能代入其中,理解作者感情。其次,教師可以采取游戲教學法。游戲最能吸引小學生注意力,教師不妨將其搬入課堂,既能有效凝聚課堂,又能讓學習進程順利推進。例如,學習《畫楊桃》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在紙上進行繪畫,之后進行教師點評、同學互評等,在游戲中,學生不僅得到了快樂,還懂得了實事求是的道理,一舉兩得。另外,教師還可以采取提問教學法。在教學中,學生表現機會并不多,很多時候課堂都是教師在說,這使得學生的語言能力等提高并不顯著,這對學生長久發展極為不利。因此,教師設計課程時,可以多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學習,并適時抽問學生,給學生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能得到鍛煉,教師也能更了解學生想法,從而更好地對癥下藥。
(三)豐富考核的形式與內容
既然考試帶來的成效過于單一,教師就要學會對此進行填充,將這一形式變得更豐富。教師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其一是形式,相比規定時間個人作答的考場,教師可以創建一些不同的形式,例如,知識競賽、小組合作講解等,從多方面對學生不同能力進行針對性考核,更容易取得成效。其二是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對知識進行系統分類并靈活運用,通過這樣的分類及運用讓學生更全面地認識知識。這兩方面同時兼顧,相信能讓學生能力會得到更全面地提升。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固然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但并不是無可解,相反,教師若能抓住其中的要義進行改革,將大大改善現狀。相信在不斷的實踐中,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能達到嶄新的高度,取得更好的成效。
參考文獻
[1]馬瑞蘭.創新小學語文教學方式,激發學生課堂學習動力[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2):47-48.
[2]張冬雪.小學語文教學中創新教育實施的策略分析[J].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21.(3):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