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隨著網絡時代的來臨,網絡應用迅速發展,與應運而生的B站、騰訊課堂一樣,微課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也將隨之展開。微課將在改善教育理念,創新教育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能力,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上開創新的時代;在補充教學形式上,激發了學生積極性,增加了師生互動,可以說是大大提高了現代教學的教育質量。怎樣有效建立微課學習,充分發揚微課輔助應用,是當今教育應該深入思考和挖掘的課題,本文意在探討微課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的有效應用,以求創建高效課堂,實現教學目標。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微課
一、微課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的意義分析
(一)課程時間簡短
微課教學指的是通過錄制短視頻和線上發表的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讓學生能在較短的學習時間內更好的掌握知識點。微課,一個“微”字就表明了微課的主要特點,簡短精悍,利用有限的10幾分鐘的線上課程講解教學大綱既定的教學目標內容,更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二)具有可重播性
針對那些上課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的學生更是有力,微課可以讓這部分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有選擇性地選擇重學重聽。而且微課具有形象的演示功能,讓學生對知識點一目了然。例如,學習物體的運動時,教師可以通過一系列的動畫演示,呈現出物體變化改變的過程,讓學生更能清晰直觀地明白掌握知識點。
(三)能夠課前預習
微課還可以幫助學生快速地找到知識重點,構建思維導圖,理清學習思路,激發學生主動去思考,從而帶動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效率和結果,取得一兩撥千金的效果。
二、微課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如何應用
微課教學指的是通過錄制短視頻和線上發表的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加快學生對知識掌握的速度,用最短的時間吸納最多的知識。隨著互聯網時代網絡平臺的應用,很多傳統教學方法逐漸被取代,微課的教學模式的出現,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如何借助微課建設高效課堂,做如下分析:
(一)微課動感畫面,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的授課模式多少會讓學生感覺到乏味,存在教學方法比較簡單,課堂氛圍欠缺,知識重點、難點不突出等問題。而微課課件多是將知識點制作成動態畫面,通過多樣的畫面設計,將知識點聲情并茂地呈現,很好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多感官互動的參與到學習中,極大地調動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增強了微課堂的教學效果。
而且教師也可以將動態課件分享到各種載體的網絡平臺,方便學生課后復習或者重學,不再拘泥于傳統板書。同時,動態視頻,還可以形象地展示幾何圖形的學習,比如三維立體圖形就可以通過三維動畫的形式演示,讓學生通過聽、看、思考來獲取相關信息,分析、熟記和掌握知識點,提高了學生掌握知識點的效率,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動性和創造性。
(二)教學時間簡短,容易集中學生學習精力
依據小學生的聽課注意力集中時間段和歸納總結性不強的特點,"微課"設計時長一般為5-8分鐘左右,最長不超過10分鐘,而且微課設計問題聚集,主題突出,相較于傳統的40分鐘課堂,"微課"的內容更加精簡,更適合小學生教學需要。在這種形象、簡單、精準的教與學情景中,教師工作能力和學生聽課效果可得到大幅度提升,能夠很好地促進教師成長,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三)教學主題精準,保障學生更好掌握知識
微課特點不僅體現在短小精湛上,還體現在內容有趣和歸納性強方面。課程設計言簡意賅,能夠讓學生快速了解到本堂課知識點包含的關鍵內容,不拖沓冗長。同時,微課教學還打破了復習舊知識、引導新知識、強調重難點的常用教學模式,規避了學生的厭學狀況。微課是一個課程一個主題,或者說一個課程一個事,課程的主題來源于教學目標的具體要求,重點有強調、難點有突出、學習有策略,知識點具體,讓每一位同學都有很強的參與感,獲得感,從而做到學習知識清晰,學習效果扎實,是傳統教學無法做到的。
(四)學習時間靈活,極大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
學生課后可以隨時通過相關平臺,觀看微課視頻回放,查漏補缺。對于學習成績不同層次的學生來說,微課教學也起到了不同的作用,教師通過微課教學的方式,將課前預習課上學習和課后復習相互聯系,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提前調取老師上課內容,做提前預習,了解教學內容,標記模糊點和不明白的知識點,以便在課堂重點學習,提高學習效率。而且教師也可以通過微課設置課前小測,幫助學生建立成就感,幫助自己查找學生學習的難點和易錯點,讓學生更好更快地接受新的知識,促進展現教育的新面貌。
三、開展微課教學的注意事項
開展微課教學是一把雙刃劍,有它有利的一面,必定也有不利的一面。一是教師制作微課的過程中可能存在偷懶行為,比如,自己不分析準備設計課件,對教學內容不負責,直接挪用他人作品,降低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質量,將教學放到了課前和課后,教學質量難以保障。二是將不適合微課教授的課程選來制作課件,這就要求教師要嚴格遵循教學目標,選擇可以通過動畫表現優于語言表述的知識模塊用微課教學。例如小學數學在講解求圓的面積公式時,就可以通過微課視頻動態演示,讓學生直觀看到圓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帶動學生數學思維。也有人認為,教師在課堂上的操作也能做到讓學生理解推導的過程。其實不然,在老師的教學過程中,很多知識點是不容做到讓學生一目了然,輕松明白的。例如,在推導圓的面積公式中,需要將一個圓依次演示切分成兩份、四份、八份、十六份,甚至更多份的扇形,讓同學們直觀感受到圓等分的份數越多,圓邊就無限接近直線,所拼接成的圖形就無限接近一個長方形,教師確實可以在黑板上完成兩份四份和八份的教學演示,但對于十六份甚至更多份的演示,就很難實現。但視頻不同,視頻可以瞬間完成圖形演變,很形象地展示拼接結果,做到結果一目了然。三是學生容易依賴于課后完成學習,養成將學習內容堆積而后學學的毛病,最后由于積攢學習內容過多,產生厭學的心理。
總結
微課在教學中的運用涉及到教師、學生和資源等多方面,教師要學會把控微課的優缺點,積極思考謀劃,運用策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興趣點,達到教育教學的預期目標。
參考文獻
[1]何雪梅.淺析微課在小學數學高年段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考試周刊,2019,(097).
[2]何拴成.淺談微課資源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2021(2019 -18).
[3]蔣秀玲.淺談微課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有效應用[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12).
作者信息
姓名,吳淑艷,女(1968.6—),漢族,寧夏吳忠市人,專科,中小學一級教師,郵編751303,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