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棟
摘 ?要:在專利行政執法管理中,沒有有效的壓制侵權手段。目前,專利行政部門只有在認定侵權成立的情況下,才能責令侵權人停止侵權,不存在暫扣、扣押、沒收侵權產品等其他執法方式。在專利行政執法過程中,由于缺乏有力有效的專利保護手段,如專利局的檢查、保全等,沒有其他可以強制侵權人遵守的懲戒措施,如吊銷營業執照等,并沒收假冒產品等。本文首先對專利行政執法問題進行分析,進而闡述了自己的思考,希望對促進我國專利保護做出積極貢獻。
關鍵詞:專利;行政執法;問題;思考
引言
責令違法者停止違法行為,需要違法者積極配合,甚至處處遇到被告人的抵制和困難,往往無法有效制止違法行為。一些小企業、小作坊在惡意違規和集體違規后,往往會隱匿、銷毀違規證據,轉移生產設備和假冒產品,以逃避處罰。缺乏有力有效的專利保護行政手段,嚴重影響了專利行政控制的效率和有效性,直接導致專利群體侵權、重復侵權等惡意侵權行為頻發。
一、專利行政執法問題
1.違規評估標準不明確
關于侵權判定標準,專利法第十一條、第五十六條、第五十七條都有規定。雖然《專利行政執法辦法》規定了“等同侵權”的原則,但這只是原則性的。采取進一步行動的必要性非常高。例如,《專利行政執法辦法》尚未明確“生產經營目的”“承諾銷售”等詞語的具體含義。因此,目前各地方專利代理機構都面臨著法院判決標準與專利侵權判決標準不一致的問題。
2.專利管理機構缺乏主動查處嚴重專利侵權行為的職能
嚴重犯罪包括集體犯罪和再犯罪。權利人或利益相關者對此往往束手無策。如果是一一提起訴訟,就需要到不同的地方去取證。維權成本太高,費時費力。對于大多數公司和版權所有者來說,他們根本沒有這個選擇。在市場經濟的良好秩序和社會誠信體系尚未建立的情況下,這種情況很容易發生。面對這種情況,要強化地方專利行政部門的職能,積極研究和參與,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保護專利著作者的合法權益。
二、專利行政執法思考
1.強化專利執法管理權
專利行政部門除在專利法中強化專利行政部門查處專利侵權行為的權力外,在解決專利侵權糾紛時,還有權對涉嫌假冒專利的行為進行查詢,查處偽造專利和偽造他人專利的代理方,對涉及假冒專利的場所進行現場檢查,告知和復印與涉嫌假冒專利有關的合同、發票、賬簿等相關資料;檢查、查封、扣押涉嫌偽造專利等執法機關權力的產品。同時要進一步明確專利行政部門責令被告停止訴訟的具體措施。立即停止生產、銷售、承諾銷售和進口假冒專利產品或產品,銷毀假冒設備或特定產品的設備和模具,不使用或銷售假冒專利產品或將產品投放市場任何其他形式;通過指定媒體消除影響等,擴大地方專利管理機構的職能,積極開展調查經營,維護市場秩序,保護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
2.適當擴大行政執法主體
根據現行法律法規,目前有權管理專利執法的專利行政部門,僅限于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市級人民政府設立的專利行政部門。城市政府劃分為區,區級部門執法機構沒有直接獨立的執法權力。從專利行政執法實踐來看,現行制度不僅對促進地方專利管理和保護發揮重要作用,而且影響專利侵權行為的及時有效查處。由于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專利侵權、弄虛作假案件數量的迅速增加,專利行政執法水平不高、范圍過窄的問題日益突出,也產生了極其不利的影響。提高專利行政執法綜合效率。目前,大部分縣縣都已設立或準備設立專利行政部門。大部分員工經培訓考核取得行政執法證書,具備相應的執法資質和能力。條件普遍成熟。因此,應及時解決專利糾紛、查處專利侵權、偽造、偽造專利等職權下放給本市、區專利行政部門,明確區級。專利行政司負責解決專利侵權糾紛,查處偽造專利行為案件,調解專利糾紛,擴大專利行政管理主體范圍,以更有效地打擊和打擊專利侵權行為。
3.明確專利行政執法標準
現行有關濫用、侵犯專利權的司法判決標準,嚴重影響了專利行政執法工作的正常開展。雖然某些案件可能被歸類為侵權,但由于缺乏統一的標準,因此難以確定實際影響專利法力度和專利法適用有效性的確切賠償金額。同時應當明確“等同侵權”等法院判決原則以及“生產和商業目的”和“銷售承諾”等術語需要澄清,闡明了可能影響執法的術語的具體含義。同時認定專利侵權的依據和標準,也應在相關法律法規中明確規定,被訴侵權人在解決過程中是否應請求專利法聲明。針對專利侵權糾紛,制定更加具體的解決問題的標準,建立科學的解決程序,更有利于加強區域間執法協調,統一辦案標準,防止地方保護主義。
結論
綜上所述,我國雖然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專利法律體系結構,但與形勢的發展與執法實踐的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因此,有必要借鑒國外經驗,從加強權力、擴大主體、明確標準等方面著手,不斷完善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以促進法律法規的發展。建立完善的專利制度,行政執法需要更加科學和高效,以使我國的專利保護走上更健康的道路,有助于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何雅,安雪梅.專利行政執法與司法審查銜接機制研究[J].法治社會,2016(04):85-91.
[2]劉銀良.論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處理的弊端:歷史的選擇與再選擇[J].知識產權,2016(03):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