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曼
【摘 要】高中英語考驗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聽力、語感、語法、句型、短語、語境、時態等內容都是學生需掌握的內容,了解英語文化和新聞也是高中生語言運用的知識基礎。新課標指出高中英語課程應該以學習活動觀為基本方法,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互動引導等策略來提升高中生的英語核心素養。語言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其內容分支眾多,依據教材還可延伸出多類英語知識和能力,高中英語教師必須具有統籌課程安排的能力,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方法為英語課堂注入活力。
【關鍵詞】高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語言是從社會中發展而來的,在表現形式上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英語作為第二語言進入我國的教育領域,必然會使學生感到陌生、困難、排斥。尤其是英語不像漢語一樣是形聲結合的語言體系,而是符號化的字母排列,學生在翻閱教材時一眼看去全都是字母,又對詞匯意義理解不清楚,極容易產生視覺觀感疲勞,這無疑給高中生的英語學習增加了難度。高中生經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已經掌握了基礎性的英語知識,但是成績提升卻比較緩慢,難以實現較大的突破。而擺脫英語學習瓶頸的途徑就是持著積極的態度,在活動過程中習得個性化的、有效的英語學習方法,這要求英語教師創新課堂教學方式,根據高中生特點來進行備課授課。
一、采用多媒體進行情境化新課導入
(一)選擇類型對應的英語微課
注重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是高中英語教學的基本理念之一,多媒體、網絡與英語學科的對接能夠拓展課程資源獲取途徑。而具有碎片化、主題性質的微課(Microlecture)則成為英語課前導入的有效輔助工具,從內容來看可以分為知識型、問題型、情境型、演示型、練習型等多類微課。微課的運用是有一定的規律和技巧的,高中英語教師必須結合學生興趣和學情、課堂知識和目標來判斷使用哪類微課最為適宜,走好英語課堂教學的第一步。以《Music》一課為例,教師可以設計“different kinds of music”主題微課,以片段的方式呈現Mozart、Beethoven、concert hall、the Monkees等相關音樂人物或建筑,并且以彈窗動畫的形式引出symphony、classical music、rap、jazz等世界型的音樂種類。教師以“What musical characters do you know?Can you talk about it?”來結束微課并引入課堂教學內容,高中生對音樂話題充滿興趣,從被有趣的微課吸引轉移到被教師的音樂話題吸引,使學生在進入話題情境后開始高效的、積極的英語學習。
(二)播放英文電影或精彩視頻
除了短小精悍的微課之外,為了讓高中生從漢語語境走入到英語語境之中,感受最真實的英語表達和對話,高中英語教師可以播放具有教育意義的英文電影和視頻。徹底改變以記單詞、背語法為主的傳統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在導入環節設置具有感染力的視頻情境,使學生立刻進入英語學習狀態。高中生在“聽聲音、看嘴型”的過程中自覺分辨英語口語中的重讀、連讀、停頓、語調變化等技巧,形成英語語感,增強英語聽力能力,同時還能在接下來的課堂時間中自覺模仿視頻人物英語對話的方式。例如教師可以播放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開學演講視頻,播放之前讓學生重點關注“Public Speaking in English”的開場白、結束語、互動模式和肢體語言,使學生進入到English atmosphere之中。其次,教師應該讓學生復述演講中自己熟悉的單詞或短語,例如the first day of、high school、understandable、guarantee等,之后教師重復播放這些詞匯,糾正學生的英語發音。教師還要引導學生總結視頻演講的主題如responsibility、destiny、purpose,以激勵學生正確對待英語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英語綜合素養。
二、利用任務型導學案幫助
(一)抓住關鍵詞,提高閱讀有效性
“動力、目標”是學習語言的高效方法,高中英語閱讀篇幅較長,還夾雜著長詞長句,學生在缺乏清晰的目標意識的情況下籠統地進行文章閱讀,不僅讀得慢,而且讀不懂。克拉申第二語言習得理論指出要給學生提供“i+1”水平的語言輸入,即在現有語言水平的基礎上逐層上升梯度,達到英語語言新知識自然地、順暢地納入高中生的知識框架之中。任務型導學案則以活動任務的形式給學生一個基于經驗的目標和動力,使學生從關鍵詞匯和問題入手進行段意理解,提高高中生的課堂閱讀效率。以《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為例,教師在任務型導學案中給出“List the words that best represent the gist of a paragraph.”的閱讀任務,使學生下意識地將目光集中在Strange things、bright lights、shake、suffering、survivors、the army等重點詞匯上。然后學生開始自覺地以這些關鍵詞為中心向前后句中找相關事件和人物,由點到面,逐層輻射。通過這種方式高中生能掌握高效的閱讀方法,輕松解決閱讀難題。
(二)總結段意,提高英語運用能力
英語閱讀就像解碼,而在學生參透英語文章內容之后還需要運用自己的語言能力進行“重新編碼”,這是語言輸出能力的一種體現。教師在設計任務導學案時,需要以閱讀理解題的形式,借助更有趣的問題讓學生進行針對文章內容的書面作答。并且這一環節要安排在閱讀完成后,留給學生一定的消化和總結時間,以確保學生能夠有效地運用單元閱讀中涉及到的詞匯、語法、句型,避免讓學生產生慌亂無措的感覺。例如在閱讀完《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后,教師不是直接在學案中給出總結段意的命令,這種方式太過常規和呆板,不能激起學生的語言運用欲望。教師可以讓學生用列表格的方式進行段意總結,以time、phenomenon、reaction、place、influence等作為表格標題參考。學生先從文中找到信息經過刪減改造填入表格之中,然后教師再給出“Please refer to the table for summary paragraphs.”的任務,學生從單條列舉到進行句段構造,有充分準備時間,閱讀總結能力在訓練中提高。
三、針對專項題型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高考是學生人生一大關,也是高中生的主要任務,及時地對考卷進行講解、研究和反思能夠使學生摸清做題規律,掌握新的高效做題方法。但是如果單純靠英語教師的講解來進行答疑解惑,學生處于被動聽講的狀態,會分散注意力。并且學生之間的錯題類型和學習水平都是不同的,容易出現某些基礎較差的同學掉隊的情況,不能夠正確地兼顧到每個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因此教師可以挑出某一專項題型,讓學生在小組之間展開錯誤原因的分析,使學生在改正自己的錯題的同時,還能夠從他人的出錯情況中受到啟發,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英語應用能力。以改錯專項題型為例,教師不直接告知正確答案,而是讓學生在組內進行詢問和探討,參考彼此的意見和想法,使每個學生“為人師”又“虛心聆聽”。例如“Life in the future will be different with life today”一句,有些組員沒有發現錯誤,只關注future、today等時間名詞。而這時另一組員則指出“與……不同”的短語應為be different from,該組學生豁然開朗,在探索與合作中明確做改錯類題時要兼顧句意、時態、固定短語、搭配等方面,從而對該題型形成更加深刻的認識。
四、加強課堂之中的師生對話互動
英語學習除了本身的知識難度之外,與之相關的教育環境也影響著高中生對英語學習的接受程度,過于緊張或缺乏自信心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學生接受語言信息的失敗。新課改倡導建立和諧、平等、友善、民主的師生關系,教師不能以嚴厲的權威者自居,尤其是高中生已經具備成人的特點,太過高壓的課堂會讓學生產生反叛心理,不利于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教師需要通過良性的師生互動將學生提到主動的位置之中,鼓勵學生大膽開口說英語,敢于用英語與他人進行對話,正確流暢地表達自己對問題的思考和見解。以《Women of achievement》為例,教師以“Talk about the greatness of women”為話題與學生展開互動,在表達中學生可能遇到陌生單詞,教師通過預測或者詢問學生漢語的方式來給以學生英語詞匯建議。當某個學生說到“I think women are undervalued!”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辯論,使學生自覺選擇最佳的句式和語氣進行真實的對話和辯駁。教師則起到示范引導作用,學生在融洽的氛圍中進行高效英語學習。
五、結束語
英語需要積累,但并非陷于背誦和記憶的桎梏,英語作為世界性的語言文化交流工具,需要在更加貼合語境、更具動態性的課堂中進行英語教學。高中英語教師要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手段促成學生“聽、說、讀、寫、做”的一體化學習,使學生對英語文化背景、語言結構、句法變化等有全方位的了解,提高學生對英語語言學習的興趣。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需要實現高質量、高品格、高創造力,使高中生通過英語的學習掌握第二語言技能,適應社會發展,形成更加開放的文化和語言視野。
【參考文獻】
[1]徐芳.新課標背景下高中英語高效課堂構建策略[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9,000(006):58
[2]張國輝.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策略探討[J]. 中國農村教育,2019,295(09):124
[3]陳曉英.高中英語高效課堂之小組合作學習[J].中學生英語,2018,000(044):P.100-100
[4]劉慧,方賀.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8,038(006):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