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菲
【摘 要】對于歷史這門人文學科來說,課程教學主要是依據歷史知識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進行說明,在此基礎之上,對歷史發展規律展開研究。只是對歷史知識進行機械性學習,常常會制約學生對歷史的深層次思考,影響學生對歷史知識背后的邏輯關聯和內在規律進行分析和把握。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需要調整教學思路,并積極尋求可視化技術手段的輔助,通過生動直觀的歷史教學把學生帶入到良好的歷史情境當中,引導學生建立歷史素養,強化學生的思維品質,同時降低歷史教學的開展難度。文章將著重就如何在核心素養培育思想的指引下運用思維可視化技術優化初中歷史教學進行重點分析。
【關鍵詞】核心素養;思維可視化技術;初中;歷史;應用
在課程改革的推進過程當中,初中歷史教學的面貌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其中一個非常明顯的變化就是大量先進的教學手段被引入歷史課堂,推動了歷史教學創新,也給學生的歷史學習帶來了更多的活力和生機。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降低學生思考的難度,培養學生歷史核心素養,教師要合理引入思維可視化技術,變抽象為具體培養學生跳躍性以及綜合性思維,使得學生能夠順利掌握歷史知識點背后蘊藏的規律以及知識點之間存在的內在關聯,為學生建立正確的歷史觀和形成良好的歷史素養提供先進條件保障。
一、思維可視化技術概述
思維可視化技術是一個涵蓋范圍廣的概念,是一種借助多種可視化技術方法和呈現方式輔助思考和探究的技術體系。從本質角度進行分析,思維可視化技術可以依照學生的邏輯思維發展狀態,把不同部分的知識聯系起來,用圖像等形象直觀的方法展現出來,獲得知識具體化與形象化的轉變。對于當前的初中學生來說,思維可視化技術可以幫助他們把原本零散的知識串聯起來,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表達展現思維過程,促進學習體系的構建。思維可視化技術是一種應用效果突出,同時又可以滿足學生多元化需求的技術方法,其特征主要體現在:一是注意對圖像的合理利用,借助圖像。和以往的死記硬背相比,圖像可視化的理解記憶效果將會大幅度提高,更容易讓學生在大腦當中留下深刻印象。二是主題鮮明。在對思維可視化技術進行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必須圍繞特定的主題進行歸納總結以及有效展示揭示知識之間的關聯性和學科的內在規律,從而幫助學生在工具輔助之下掌握主題,以免出現學習方向偏離預期的問題。
二、思維可視化技術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的作用
思維可視化技術現如今已經廣泛應用于不同學科教學,成為了素質教育,特別是創新教育實施的重要保障。基于歷史學科特征,思維可視化技術的應用作用主要體現在:一是可以為學生提供創新性的學習環境,使得學生能夠擺脫以往的枯燥課堂環境,在歷史學習當中得到多方面條件和技術的支持,特別是可以改變學生的社會心理環境,讓學生的歷史學習情緒情感更加高漲,活躍學生歷史思維,增強學生的歷史理解能力與學習信心。二是可以優化歷史教學設計,促進教師教學模式的改變,同時也能夠對教學實施過程進行綜合優化。在思維可視化技術的運用當中,教師可以以此為突破口引入多種創新性的歷史教學模式,也可以對不同的教學環節進行重新優化設計,讓歷史教學更加高效滿足學生的歷史學習需要。三是能夠轉變學生學習狀態,促使學生對歷史學習產生濃厚興趣,指導學生調整和掌握多樣化的學習策略,獲得豐富的歷史學習資源,從而順利達成歷史學習目標,感受到歷史學習的趣味性。
三、基于核心素養的思維可視化技術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應用思維可視化技術優化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影響課堂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環節,精彩的教學設計可以把學生迅速帶入到良好的學習狀態當中,為學生掌握必要的學習方法和技巧打下基礎,避免學生對課程學習產生抵觸情緒。思維可視化技術在優化歷史課堂教學設計方面有著非常獨特的優勢,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思維導圖這種可視化技術方法能夠在優化教學設計的同時,幫助學生建立系統科學的歷史知識結構體系,在知識歸納和體系建構方面發揮出積極作用。例如,在教學和同為一家時,就可以借助思維導圖的方法展現知識點,提高教學設計的條理性。在思維導圖工具的應用當中,首先需要確定邏輯思維模型,找到思維導圖當中的幾個關鍵模塊:體現出各個民族之間的關系;確定朝代將唐朝作為背景,列出周圍少數民族;基于整體結構分析各個分支;基于思維導圖分析民族關聯把握主要教學方法;圍繞民族關系分析特點與原因。做好了思維指導之后,接下來教師可以把鼓勵學生用思維導圖的方法呈現自己對本課內容的理解和知識體系關聯的把握。如果學生在制作思考當中遇到了難題,可以隨時請教教師,而教師也注意觀察學生的制作全過程,并根據學生的反饋情況做好引導。
(二)應用思維可視化技術創設教學情境
由于歷史學科的內容和其他學科相比有著一定的特殊性,是對過去歷史事件的記錄和分析,也因此決定了歷史學科當中學習的內容和學生自身所處的時代以及學生的知識背景有著很大的差距。初中生的思維能力以及理解能力雖然得到了發展,但是仍舊存在著不夠完善的情況,如果不能夠解決這樣的矛盾與沖突,很容易給學生的歷史理解與應用帶來阻礙。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手段就是運用思維可視化技術給學生營造生動直觀的歷史教學情境,把久遠的歷史用直觀的方法呈現在學生面前,增加具體性和可感性,促使學生置身于歷史情境而獲得豐富的歷史經驗,學會從不同角度出發發現與解決問題。例如,在教學人民解放戰爭時,教師就可以通過文獻片和紀錄片的播放為學生營造歷史教學情境,借助這種思維可視化技術讓學生獲得親切可感的歷史學習感受,并鼓勵學生思考人民解放戰爭為什么能夠獲得最終的勝利,在寬松環境當中提高學生思維活力,保證學生的思考探究效果。
(三)應用思維可視化技術豐富教學資源
對于歷史課程的學習來說,豐富的資源是最為基本的支持,也是影響學生歷史學習能力和學習狀態的重要因素。過去不少初中生受限于教材,通常不會把時間和精力放在其他內容的學習和探索上,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動力下降,同時也因為無法接觸諸多新的歷史學習資源,而限制了眼界和能力的發展。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引入思維可視化記憶術,并以此為依托,把更多新穎有效的歷史學習資源引入課堂,帶給學生更加生動的感性認知,增加歷史課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拓展學生知識體系的同時開拓學生的精神世界。例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歷史教學的拓展要求引入一些歷史題材的影視劇片段,以及能夠做唯一可視化資源,滿足學生的拓展學習要求。比如在學習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這部分內容時,就可以為學生呈現《長征》、《四渡赤水》、《飛奪滬定橋》等作品的片段,拓展課程內容,增加學習容量。
思維可視化技術是一種具備形象直觀特征的技術與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梳理并掌握歷史學科當中的相關體系,把握學習中的重難點,掌握歷史脈絡和內在關聯,分析歷史學習規律。思維可視化技術是在課程改革背景之下受到關注的,可以滿足核心素養培育的要求,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構建綜合性的歷史學習策略模型,改變學生以往歷史學習興趣不高和歷史學習能力發展受影響的情況。初中歷史教師要改革教學思想,創新先進教學工具和技術手段的應用,為學生突破歷史學科難題提供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