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國家的發展,政府在物流管理方面也做出了一些明確的規定,在新時代發展下,如何正確開展降低企業物流成本的經濟措施,政府需要從四個方面落實,進而縮小企業的物流成本,其不僅在實體經濟中提出了相應的綱領性文件,在解決實體經濟企業困難的同時,也可幫助企業成功轉型攻克困難。本文將對切實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助推經濟轉型升級相關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企業發展;經濟轉型;物流成本;相關策略
引言:切實降低企業物流成本,有助于經濟的轉型升級。物流運輸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抓手,降低物流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緩解實體經濟企業資金困難問題,推動實體經濟企業運行發展,提高經濟效率,優化物品質量。物流涉及到各個環節與各個領域,加強對其的管理,不僅可實現創新性現代化建設,也可提高企業與社會的物流效力,轉變經濟的發展模式,實現經濟效力轉型。
一、在企業轉型中,降低企業物流成本的重要性
1降低物流成本是企業轉型的有效途徑
首先,降低企業物流成本是增加企業效力的根本源泉,我國現階段經濟已經進入了一個以轉型為目的的發展性階段,在這個過程當中,經濟發展以規模化的速度向質量效率不斷進行轉變與發展,企業與社會的經濟效力來源,要通過新的效力形成利潤空間,從而讓物流的成本降低,提高經濟的運行效率。在勞動成本上浮的時代,降低物流成本可以降低實體經濟的成本,更可以適應新環境背景下的經濟發展。
其次,在以降低物流成本為動力,助推經濟轉型升級的過程當中,現代化的物流模式是助力企業轉型的根本所在。物流涉及到企業生產的各個環節,更涉及到社會各個產業與經濟發展,在這個狀態之下,降低物流成本不可以通過大規模縮減經營模式進行,而必須要通過新的方法進行,比如研制出新的物流技術,運行新的管理方法,策劃新的組織形式,進行性的運營模式等一系列創新工作,使物流成本得到降低。
2可改善物流發展環境
改善物流的發展環境降低企業的物流成本具有針對性,在實際操作方面也有可行性。一方面,企業需要對物流進行創新發展,投身于新型運輸方式的升級,著重于創新與健全發展,創新的目的在于提高總體化水平,加快物流與制造的轉變,使生產與物流可以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實現企業效用的最大化。對于城市配送服務體系,與消費者接觸較為密切的過程,需要的是生產與物流的融合,提高物流運輸,物流分配等過程的便利性,對于現階段的物流運輸來說,采用的是定點定站、送貨到門,無人機運輸等不同的運輸方式,對于我國的發展來說,在物流方面有了巨大的成就,這是物流優化的象征,也是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現,說明著我國已經有了較為完善的物流管理體系。
另一方面,對于物流工作的進行要按照國家制定的規章制度執行,對于物流運行過程中的道路收費,物理衛生等方面都有了明確的規定,切實實施國家的基礎規定,合理地進行公路收費,去除不合理的消費項目,杜絕物流過程當中存在的亂罰款等現象,加強對物流管理方面的監督,提高物流人員的總體素質。對于我國的物流管理費用與他國相比,我國物流管理費用明顯偏高,有相當一部分原因存在制度化的漏洞,導致一些物流管理人員在運用制度中存在一定漏洞,賺取不法費用。對此,國家需要做的是簡政放權,將物流的管理推到市場,讓市場管理,市場經營滲透物流管理體系。
國家方針的提出,需要企業著力降低潛在的管理成本,從而使物流成本得到降低,最根本的改善途徑就在于創新。新型化的物流管理模式,讓供求兩端的管理模式得到轉型升級,在供求鏈的平臺基礎上擴大需要,整合資源項目,實現資源平臺的合理共享,優化供求端,提高物流效率,促使物流涉及的各個環節都能夠協調工作,最終使得物流化水平更加的便利的目的。
3使得降低物流成本目標科學實現
國家提出的方針指出先降低企業的成本工作,再著重于治理實體經濟的綜合成本,學生企業盈利水平得到一定改善。在這一過程當中,物流費用的大幅度降低,也可以降低社會物流的總額比重,在工商業的企業物流管理方面,也得到相應的改,由此看來,這個目的是合理的科學說在,需要通過企業與國家共同努力去實現最終目的。
二、在企業發展中,降低物流成本的相關策略
1社會的經濟發展方面
物流成本有著自己的一個發展變化模式,與我國的經濟發展相比,經濟發展模式由以往的短缺變成現在的過剩經濟,對于現代化的國家來說,經濟結構卻沒有發展質的改變,物流成本在一個高的平臺經濟之上。在進行企業經濟模式轉型的時期,物流成本又變成了回落期,經濟過剩的背景之下,對于降低物流的成本,必然會選擇去推動經濟結構的調整,改善產能過剩的現象。在這一過程當中,物流的成本就在不斷地下降,成功完成經濟的轉型之后,物流經濟水平會處于一個平穩的階段,這說明物流的成本不是越高也好,也不是越低越好,需要在高低兩者中找到一個平衡點,且在今后物流管理方面,維持這個平衡點,進而發展物流經濟。在經濟轉型完成的同時,物流水平就會維持在一個平和期,其經濟結構也會得到相應的優化,在社會經濟穩定發展的同時,物流水平也要求在一個合理變化范圍中進行。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不斷上升,從不足到過剩再到新型的轉變,隨著時代的發展,物流模式的轉變創新,使物流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相應轉變。
3.2政府舉措方面
對于目前的國家來說,政府出臺了許多推進物流管理政策的案例,使得在物流管理方面得到整治的同時,物流運輸也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對于各個部門,各個地區來說,有利于形成新的政治與企業互動模式,推動兩者之間的協調發展能力,形成良好的社會局面,運用兩管齊下的戰略方針,進一步地推動降低物流成本,可使得物流的成本得到相應的改善。各地區政府也需要對當地物流管理模式提出一些管理條例,完善物流管理模式,彌補物流管理過程中存在的漏洞,通過不同地區政府的協調幫助,改變物流的運輸規律,降低物流支出,實現物流方式的轉變,進而推動其發展,降低物流改變力度,也加快了物流轉變的步伐,此舉也實現了通過減低物流成本,推動經濟發展。
3.3企業轉型方面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實體經濟企業的成本也得到了相應的改善,在物流方面的支出也得到了合理的變化,綜合三年左右的實體經濟成本來說,企業營業率得到了明顯增加,市場方面也有相應的競爭力,物流成本也得到了相應的改善,工商業企業的物流費用也在一個合理的變化范圍之內,實現了科學合理的管理目標,這是通過努力實現的結果,也是國家與企業相互合作的共贏目標。
結束語
切實降低企業的物流成本,是在實際上推動企業的經濟轉變形式,國家著重于降低物流費用,不僅可以在企業的資金管理方面有良好的策略,也可在今后的創新領域有更好的發展,將企業與政府相互結合,降低企業物流成本的方法,實現了市場與經濟的相互調控,是推動企業經濟轉型升級的根本動力。
參考文獻
[1]李琳娜.企業物流管理信息化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市場,2021(29):135-136.
[2]張勇軍.企業物流成本控制問題研究[J].商訊,2021(24):134-136.
[3]趙永楷.現代企業物流成本控制對策探究[J].企業導報,2016(17):84.
[4]馮夕文. 企業物流成本形成機理及核算體系構架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06.
作者簡介:
王惠軍 男 1972年4月8日?吉林長春?漢?助理講師本科?工商管理?長春恒興集團有限公司?郵編:13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