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銀忠
摘要:21世紀是互利共贏的時代,合作交流已經成為時代的主體精神。隨著教育的發展,學科素養的塑造變得越來越重要,學科素養關系著學生學科學習效率的提高,關系著學生的成長與發展,關系著素質教育水平的提升。在高中體育教育階段引導學生樹立核心素養意識,形成豐富的核心素養,已經成為教育發展的需求。為此,本文從高中體育教學的角度出發,提出一系列培養高中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基本策略,引導高中生樹立幸福生活、健康運動、合作共贏、互幫互助、克服困難、珍愛生命、樂觀開朗、熱愛祖國的思想意識,引領高中生的思想成長。
關鍵詞:塑造;高中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基本策略
一、前言:
學科素養已經成為當今時代教育的根本性要求,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倡和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學科素養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塑造學生的學科素養已經成為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高中體育學科素養的塑造是高中生樹立科學生活理念、健康理念、合作意識和樂觀的人生態度的關鍵所在,加強體育學科素養塑造的策略探索是高中體育教學水平提升和高中生素質提高的必經之路。
二、塑造高中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基本策略:
1.引導初中生樹立幸福生活的理念:
體育課程具有特殊性,屬于一門室外和室內相結合的課程,具有特殊性。體育學科的學習和生活是密切相關的,良好的體質是幸福的源泉,良好的體質來源于體育鍛煉。在體育教育的過程中,我們首先應該引導高中生樹立幸福生活的理念,講解幸福生活和體育課程之間的深刻關系,讓高中生通過積極的體育鍛煉和學習來鑄就健康的體魄,最終創造幸福的人生。這就要求我們體育老師注重生活理念的滲透和健康知識的講解,再結合室外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和體育比賽,來加強高中生對于體育和幸福生活之間的關系的認識,最終形成愛運動、常運動、為幸福生活而運動的學習理念。
2.倡導健康運動,注重高中生的健康觀培養:
健康運動的觀念是體育學科素養的重要體現,并不是指通過簡單的體育運動來促進健康,或者通過強烈的運動來增強體質,而是指讓高中生通過各種各樣的體育運動鍛煉、作息規律、活動比賽和文藝活動,來引導高中生樹立有規律、科學的健康運動理念。首先,倡導勞逸結合的教學理念,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把體育活動和游戲結合起來,增強體育學科的趣味性。其次,把體育運動和文藝活動結合起來,有效緩解運動給學生帶來的疲憊感。再次,把必修體育運動和自由活動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自主性。最后,在教育過程中要不斷滲透健康常識,增強高中生對于基本的健康知識的認識,把健康知識和體育運動有效結合起來。
3.在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引領高中生樹立合作共贏的團隊精神:
體育活動分為個體活動和集體活動,個體活動突出的是個人能力,集體活動突出的是集體的力量。在現實生活中,集體力量才是戰勝困難、創造業績的關鍵性因素,離開集體的個人力量是非常渺小的,集體是個人力量的源泉和成長的搖籃。在開展體育活動的過程中,老師要有意識地進行團體性、小組性活動,為高中生營造合作的機遇,讓高中生通過合作交流贏得比賽活動。同時,在團隊中要強調為集體爭光、樹立團隊意識的重要性,長期性的團隊比賽和體育活動能夠熏陶高中生的情操。為了有效開展團隊活動,選拔小組干部也是至關重要的,要選拔集體意識觀念強烈、有奉獻精神、有組織能力的學生任干部,領導小組成員積極參與比賽活動,形成榜樣的力量。
4.倡導高中生互幫互助,共同取得進步:
在體育活動的過程中,由于高中生的體質、技能存在著差異,這就決定了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特長。相互彌補彼此間的不足才是共同進步的力量,這就要求我們把不同的學生進行搭配,比如把籃球打得優秀的學生和跑步優秀的學生進行搭配,進行相互學習。逐漸形成相互幫助的體育活動教學局面,能夠讓高中生在相互幫助的過程中取得進步、感受相互學習的重要性。同時,我們還可以發揮集體的力量來幫助那些體育技能差的學生,讓這部分學生在集體的關懷下不斷改善自我的體育技能。互幫互助體現了人道主義精神,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這是高中生體育學科素養的主要體現,互幫互助能夠促使個人的成長,能夠壯大集體的力量。
5.在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引導高中生樹立克服困難的精神:
克服困難、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體育教學精神的表現,體育教育的過程中,難免會有難度較大的運動項目,這需要高中生樹立克服困難、艱苦奮斗的精神。我們可以通過由易到難的訓練步驟逐步開展訓練活動,反復訓練難點項目和步驟,鼓勵學生大膽嘗試、贊揚學生的不怕失敗的精神,甚至可以用克服困難的名言來鼓勵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通過人文關懷、鼓勵來為高中生樹立自信,從而養成敢于克服困難、艱苦奮斗的體育運動精神。
6.在教學過程中引領高中生樹立珍愛生命的意識:
珍愛生命是教育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運動的根本性目的在于提升生命的質量,讓生命更有意義。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滲透生命教育、講述生命的無限美好、珍愛生命的意義,加強學生對生命的了解,感受生命的來之不易,感悟生命的價值,理解體育和生命的關系,從而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通過體育訓練來提高生命的質量,在未來的社會中貢獻自己的價值。認識生命的珍貴性更能激發高中生加強體育鍛煉、熱愛生活,通過提高體育技能升華生命的價值。
7.通過體育活動引導高中生樹立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
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能夠提高生活的質量、積極面對生活的壓力,培養高中生的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也是素養塑造的必修課。體育課程注重戶外運動項目的開展,對于培養高中生的外向型性格和樂觀的生活態度具有先天性條件。戶外運動能夠開闊學生的心胸、活躍學生的性格,多開展友誼賽、競爭賽,為高中生創造迎接挑戰、建立友誼的教育氛圍,增強高中生的交往能力和挑戰能力,樂觀開朗地看待比賽中的成敗,樹立友誼第一、比賽第二、樂觀生活的比賽理念,養成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敢于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成敗,勇于克服學習中的困難。
8.塑造高中生的愛國精神,做到胸懷祖國:
愛國精神是所有學科都應該塑造的學科素養,體育學科也不例外。為了通過體育教育樹立高中生的愛國精神,我們要在教育過程中不斷講解國內知名運動員的愛國故事和體育成就,在高中生群體中樹立學習榜樣,學習他們通過國際運動會為國爭光的故事,激發高中生的愛國意識,樹立運動造就輝煌人生、運動推動國家體育事業發展的偉大思想情懷。胸懷祖國、熱愛體育事業是高中生體育學習的最終目標,也是體育學科素養塑造的根本性要求。
三、結束語:
體育學科素養的塑造有利于提高高中生對于體育學科的重要性的認識,有利于高中生的健康觀念的樹立,有利于高中生樹立愛運動、愛祖國的人文情懷,從而提升高中生的素質水平和健康康水平,最終實現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為廣大的高中生的成長和學習提供了動力,為體育教師提高教學水平提供了理論參考。
體育知識學習是基礎,體育運動開展是過程,體育學科素養塑造是歸宿。把體育知識學習、體育運動開展和學科素養塑造結合起來才是體育教學的完美過程,注重體育學科素養塑造已經成為新時代教育的發展方向和教育的根本性要求。
參考文獻:
[1]張熙康.體育教學新方法求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雷凱華.論體育學科素養提升[J].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
[3]葉上雄.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4]李偉.體育教師工作理念漫談[J].科技致富向導,2015年.
[5]張浩康.論體育學科滲透素質教育的方法[J].教育,2002.
課題研究名稱:培養高中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策略研究
課題編號:fgjy2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