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蘭
【摘要】近幾年,我國的教育教學體制在不斷調整,素質教育也成為中國教育中非常重視的一部分,學校和家長已經(jīng)不再是如當初一般僅僅是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是高度重視學生的全方位發(fā)展。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分析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使用激勵性原則,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激勵性原則;小學音樂;滲透;應用;
引言
相較于語文、數(shù)學及英語等小學科目,音樂課堂教學偏向于寬松,且許多學生對其關注度并不高。同時,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仍存在應試灌輸教學的思維,相關教學方式、內容仍有待創(chuàng)新與豐富。鑒于此,本文有必要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展開研究,以基于以往教學經(jīng)驗,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實施創(chuàng)新與優(yōu)化,以實現(xiàn)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從而為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音樂學習園地,促使學生得到有效的音樂教學培養(yǎng)。
一、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應用激勵性原則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無論是在課堂上或者是在課下,選擇激勵性原則應用在師生之間的互動尤為重要。音樂教師應該通過自己的言行,自己在日常中的所作所為激勵學生主動學習音樂知識,進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的習慣,調動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求教師明確激勵原則應用在師生互動中的重要性,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對學生的激勵:第一,教師要從動作方面進行激勵,依托生動形象的表情,具有親和力的動作,充分表達自身的思想情感,特別是在小學音樂課程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學會欣賞音樂,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能夠充分地利用音樂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利用肢體語言將自己想說的展現(xiàn)出來,教師在這一過程中需要高度重視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比如教師可以利用眼神交流。通過眼神的互動,學生能夠逐步感受到教師在關注自己、信任自己,并且認為自己所做的是正確的。這是一個最好的無聲鼓勵學生的方法。只要教師在眼神中所想要表達出的情緒是肯定的、鼓勵的,學生就能夠感受到激勵,這不僅有助于小學生在后續(xù)的學習過程中學習質量得到提升,同時也能幫助教師把握教學進度和提升教學質量。第二,教師要從語言方面進行激勵。語言激勵作為動作激勵中的有聲基地,在與學生進行溝通學習的過程中,其激勵作用不容忽視。尤其是在學生演唱結束后,教師要及時地鼓勵和表揚,對學生學習音樂有著積極的作用,教師應該抓住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讓他們獲得教師的鼓勵與肯定,才會提高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二、完善教學手段
以往的課堂教學通常都是教師一味地向學生講授基礎知識,學生則被動接受教師所講授的知識,這種情況造成學生無法體現(xiàn)出自身的主體作用,雖然可以取得一定的課堂教學成果,但是學生對音樂知識學習的積極性也不斷下降,情況嚴重時還會喪失對音樂知識學習的動力。因此,音樂教師應當積極革新自身的教學手段。在如今的音樂課堂教學中,一方面,音樂教師應當最大限度地體現(xiàn)出信息技術所具有的優(yōu)勢,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體驗;另一方面,音樂教師還應當引導學生之間展開密切的溝通與交流,讓學生在對音樂知識展開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體會到音樂課程所蘊藏的獨特魅力。
三、音樂教學評價的多元化
從以往小學音樂學習情況來看,多數(shù)小學生學習音樂都是出于完成教學大綱的要求,且在音樂課堂結束之后,很少有學生會去自省,會去主動發(fā)現(xiàn)自己存在哪些音樂學習上的不足。那么針對小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這類音樂學習問題,教師應該積極采用有效的教學評價方法,及時指出小學生存在的問題,使得小學生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這樣小學生能夠在問題的改進和反思中提升自身的音樂學習能力。同時,在指出小學生的學習不足時,教師需要注意自己的語氣以及語言使用方法,不應運用過重的語氣,要懂得照顧一些心靈比較脆弱的學生,慢慢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這樣的音樂教學評價才更有效。首先,根據(jù)每節(jié)音樂課的教學情況,教師應該積極記錄每節(jié)音樂課上小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并做好匯總和分析,以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然后,利用每節(jié)音樂課10分鐘左右的時間,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最后,在評價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給予學生一些鼓勵,以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指引他們尋找自身存在的問題,并且?guī)椭麄冮_辟新的學習路徑,進而提升學生的音樂學習能力。但是,對于一些表現(xiàn)較差的學生,如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喜歡追逐打鬧的學生,教師則需要指出他們行為上的不足,并且結合一種較為嚴厲的語氣進行批評,同時也結合班級同學的意見,向這部分學生提出一些改進的方法和建議,從而促使這部分學生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的不足。
四、借用榜樣的力量展現(xiàn)激勵性原則
榜樣的作用可以說是無比重要的,對小學生而言,這更是如此,小學生處于一種心理發(fā)育的初期,如果教師在這一階段以一個成功人士作為小學生的榜樣或者偶像,可以激勵學生學習音樂。古往今來,音樂界誕生了非常多杰出的音樂人才,他們將自己畢生的心血傾注到音樂創(chuàng)作中,他們始終堅持著追求夢想,比如說教師可以在音樂課上展示一些優(yōu)秀的音樂人才例如波蘭的音樂家肖邦,有浪漫主義舞劇音樂大師之稱的柴可夫斯基等的事跡,讓學生自由地選擇榜樣,根據(jù)每一名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能力,對其進行激勵,使得更多的學生能夠感受到激勵的重要性,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周圍選擇學習的榜樣,激勵其提高學習效果,學生選擇合適的人選、選擇自己所喜愛的人后,會努力地朝著這一方向不斷前進。
結束語
綜上所述,音樂課程對提升學生的鑒賞水平與審美能力有十分重要的價值。但就當前小學音樂教學情況來看,在教學內容、方式以及評價等方面仍有很大的改進和優(yōu)化空間。因此,音樂教師應當積極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興趣,革新自身的教學手段,進一步推進激勵性原則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滲透效果,加強各教研室自身的建設,思考在全新的教學背景下音樂教學應如何提高其教學的整體質量。進而提升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積極性,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潘迎.激勵性原則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滲透與應用[J].小學生(中旬刊),2021(09):44.
[2]蘭明明.激勵性原則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少年,2018(20):124.
[3]王曉慧.淺談激勵性原則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赤子(下旬),2016(06):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