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娜爾·爾斯汗
【摘要】對于農村地區而言,集體土地是農耕生產的重要基礎,也是農民賴以生存的保障。但隨著城市發展建設的步伐不斷地加快,一些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被流轉至城鎮發展建設中。為保障農民在土地使用中的合法權益,資源管理部門可通過加強執法管理和土地規劃力度、優化農村建設用地的流轉市場體系、創建以節約用地為核心的長效機制、加強對集體用地的使用管理等措施來推動土地管理制度的有效改革,有效遏制建設用地流轉亂象,為農村土地資源的發展與建設添加助力。
【關鍵詞】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優化措施
引言:
為實現全面小康的社會發展目標,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推動農村土地改革的政策,其目的是為了能夠有效解決農村土地資源地質復雜且分布不均等管理難題。對此筆者將結合自身經驗,針對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流轉現狀以及當前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具體實施策略展開討論,向相關土地管理人員提供一些有價值性的參考意見。
一、加強執法管理和土地規劃力度
資源管理部門在開展土地管理工作時應重點加強對土地資源的使用和規劃,并基于保護土地面積的基礎之上對其展開綜合、全面地規劃管理。為充分發揮土地使用權的法律效用,相關部門可以此為依據制定農村建設用地流轉的用地規范制度,并將其作為具有強制性和約束性的保護屏障來規范該地區建設用地管理的行為方式。與此同時,資源管理部門還應積極加強對建設用地審批環節的管理力度。根據以往的土地管理經驗,存在一些開放商依靠利益誘惑或者關系網等不法手段來獲取土地的使用權。針對該類問題,資源管理部門應當結合當地土地管理現制度,合理地提高用地權限的審核強度,并不斷地完善建設用地審批流程中的各個環節,同時加強對審批人員在責任意識的培養,使其能夠在土地審批工作中堅守自己的底線,避免給不法分子有機可乘[1]。此外,資源管理企業還應適當地提高土地資源的使用要求和標準,并且加強執法管理力度,全面了解土地用途,對圈地現象嚴懲不貸,以此來營造良好的土地市場管理環境。
二、優化農村建設用地的流轉市場體系
根據相關調研結果我們可以得知,雖然目前我國土地資源緊缺的現狀還未能得到緩解,但依然有部分土地資源存在閑置或者還未被充分利用或合法開發的情況,從而導致其所發揮的實際效益遠不及其本身的價值。為避免這些情況的普遍發生,資源管理部門應對建設用地的現存量引起高度重視,并且以此為參考依據創建相應的建設用地流轉體系,通過這種方式來實現對建設用地流轉或使用的規范化。首先,資源管理部門應當結合國家所建立的土地檔案資料對轄區內的建設用地流轉現狀展開全方位地調查,并及時地做好信息記錄工作。其次,對建設土地的價值進行測評,其目的在于為后續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資源的統籌規劃提供參考。尤其對于一些處于非法使用或者閑置狀態的土地資源,更是要對其使用權進行重新明確,并嚴格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對土地開發及其相關行為進行調查,對于查處的違規行為進行嚴厲打擊,以此來進一步強化社會群眾針對建設用地的權利意識。最后,加強對閑置土地資源的利用,優先對其開展集中性規劃,最大程度上發揮其集約化的作用價值,從而顯著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率。
三、創建以節約用地為核心的長效機制
若想要真正意義上提高建設用地的利用率,切實有效地增加土地資源的生產效益,資源管理部門應當積極創建以節約用地為核心的長效管理機制。在社會發展的驅動下,土地開發模式也一直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在此背景環境中,部分開發商會衍生出一些非法謀取暴利的想法,從而忽略了土地資源保護的重要性。對此社會繼續一套完善的土地管理機制來有效遏制浪費土地行為的發生,努力增強農民對土地權利意識的認知,從源頭上實現節約用地的基本目標。通常可在現有土地管理機制中融入稅法或者其他相關法律的條款,以此來提高土地管理機制在實際應用中所體現出的權威性,從而更好地約束建設用地流轉中的違規行為。此外,資源管理局還課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以及衛星網絡技術來實現對建設用地流轉和規劃情況的動態監控,以確保各地區的土地使用情況均處于規范且合法的狀態[2]。針對不同地區、不同類型或者不同使用性質的集體性建設用地,資源管理部門還可對其制定相應的分配指標,以此來加強對土地資源的有效管理。在職責范疇以內,管理部門還應對土地交易市場進行規范化管理,賦予農民更加有利的承包經營權,從而有效推動土地管理制度向規范化方向進行發展。
四、加強對集體用地的使用管理
除了上述我們所提到的加強執法管理、優化市場體系以及創建長效機制等措施外,資源管理部門還可通過加強對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使用管理來提高建設用地的合理性,以期能夠達到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的目標。其實我國目前有很多處于零散狀態的農村土地資源,若對這些土地資源進行單獨規劃不僅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資源和資金投入,最終的成效也微乎其微。而集約化管理則可以有效地解決解決這一問題。在城鎮化建設不斷加快的背景下,加強對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使用管理力度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地資源的使用價值,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擴大土地資源的可利用范圍。由此可見,加強對土地的使用管理是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趨勢。此外,在土地流轉或開發階段,若沒有法律規定對其進行約束管理,則會導致部分土地的使用權會被不良開發商所奪取,這種情況的普遍發生會嚴重影響土地資源的利用率。對此相關政府部門一方面可通過增強稅收來控制建設用地在流轉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收益過高的情況,另一方面還可用于保護農民在土地使用中的合法權益。
五、結論
城市建設用地緊張的現狀使得開發商將目光投向了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上,因此如何才能實現土地資源利用價值的最大化已然成為資源管理部門研究的重要課題。加快土地管理制度改革進程,規范建設用地的流轉管理,這不僅僅是保障農民合法權益的重要措施,同時也是構建和諧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促進國家土地管理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本質要求。
參考文獻:
[1]賀大慶,吳丹妮.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與土地管理制度改革[J].現代農業科學,2008(08):84-85.
[2]羅志先,彭永.關于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問題及對策的思考[J].實事求是,2015(04):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