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敏
【摘要】幼兒教育對一個人一生的發展至關重要,不僅很多習慣的養成是在幼兒階段,而且道德品質的培養和建立也都是在幼兒時期逐漸形成的。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幼兒園教育模式不斷發生變化,德育教育已經成為幼兒園的重點,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認識到幼兒園德育教育現狀,調整教學方法,培養幼兒道德素質。對此,本文探究幼兒園德育教育現狀,提出幼兒園中德育教育路徑。
【關鍵詞】幼兒園;德育教育;策略研究
現階段,我國重視教育改革并加強教學創新,已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效果。德育工作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幼兒教師開展德育工作,能夠培養幼兒正確的三觀。對此,在幼兒園教育過程中,需要積極滲透德育教育,結合幼兒園教育資源,構建德育教育路徑,熏陶幼兒道德素養的同時,促進幼兒綜合素質發展。對此,本文探究學前教育中德育教育的路徑。
一、幼兒園德育教育現狀
幼兒園德育教育是教師關注的難點問題,主要是幼兒年齡小,對德育知識吸收效率低,加之教育改革進程加速,教育方法較為多樣,幼兒園教師無法選擇適合學生的德育教育模式。對此,教師應當關注與家長合作,同步展開德育教育,在多樣化教育模式下,對幼兒品德進行熏陶,從而促進幼兒健康發展。目前,幼兒教育中依舊涌現出較為典型的問題,對幼兒德育教育進展造成影響。比如,在幼兒園教育中,幼兒學習主動性不強。幼兒年齡小,思維能力較為活躍,教師無法有效對幼兒進行管理,部分幼兒園教師并未關注幼兒想法,一味傳輸德育知識,將各類德育知識灌輸給兒童,兒童整體吸收過程較為被動,主動接受德育教育的意識不強,導致德育教育效率不高。幼兒園教學中德育教育活動不足,在幼兒園活動中,主要是游戲教育,或者教師讓兒童認識簡單的生字、計算方法,教師忽視德育教育在幼兒園教育的滲透,導致幼兒學習表面化內容,教師并未深入引導,教育效果不理想。
二、學前教育中德育教育路徑分析
(一)幼兒教師以身作則
幼兒教師每天與幼兒朝夕相處,其行為和表現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幼兒有或好或壞的影響。幼兒教師也不是完美的人,其不良的行為習慣如果不加注意,會對幼兒產生不良的影響。因此,在幼兒園德育活動中,幼兒教師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做到以身作則,不說臟話,不做違反規定的事,以正能量影響幼兒,讓幼兒浸潤在積極向上的氛圍中。幼兒的模仿能力很強,教師如果有不當的言行,就會影響對幼兒道德的培養,使幼兒形成不良的行為習慣。如果教師發現自己的不當言行影響了幼兒,也不要著急,可以通過德育活動,引導幼兒甄別什么行為是正確的、什么行為是錯誤的。這也是對幼兒進行德育非常好的方式,能夠讓幼兒知道什么是真善美,從而抵制假惡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二)在五大領域中滲透德育
語言、社會、健康、科學、藝術是幼兒園教育五大領域,這些教育貫穿幼兒園日常教育的始終,是幼兒教育的主體,教師要善于運用五大領域教育中的德育元素,將德育活動寓于日常教學活動中,讓幼兒在接受知識熏陶的同時也受到德育的熏陶。比如,教師在進行《逃家小兔》的繪本教學時,可以讓幼兒想象自己就是繪本中的小兔子,然后想一想自己的媽媽是不是也像繪本中的媽媽一樣,不管小兔跑到哪里,都會做小兔堅強的后盾,保護著小兔,關注著小兔,疼愛著小兔。然后教師可以讓幼兒表達自己對母愛的理解,讓幼兒知道,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從而讓幼兒體悟父母的辛勞,產生感恩父母的情悻。這種感恩教育對于幼兒來說非常重要,讓幼兒從小就懂得感恩,懂得回報,會讓其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收獲良多,從而立于不敗之地。這種潛移默化的德育可以在無形中塑造幼兒良好的道德品質,潤物無聲地讓幼兒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三)家園共建,讓德育無處不在
幼兒園須認識到家庭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對幼兒進行德育的同時,讓家長充分參與進來,實現家園共建,讓德育處處生輝。因為每個幼兒的家庭背景不同、家長素質不同,因此德育就存在一定難度。對于家教比較好的幼兒來說,其在家里和幼兒園的表現就會比較好,因為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作為基礎,其行為習慣的養成都會比較容易。但是對于家庭教育缺失的幼兒來說,教師需要付出的精力就要更多一些,教師要多關注幼兒的日常行為,發現其行為的不當之處,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看是否能與家長達成一致,使家長在家庭中對幼兒的不當行為及時糾正,配合幼兒園對幼兒進行良好的德育。比如,對于生活習慣不太好的幼兒,教師在幼兒園可以多為其提供培養生活習慣的機會,讓其參與內務的整理,形成整潔的生活習慣,還可以與家長聯系,讓家長在家里為幼兒布置適當的家務勞動任務,比如掃地、擦桌子嘆,讓幼兒建立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生活習慣,為日后的健康生活打下良好基礎。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和家長不要因為幼兒做不好而包辦代替,凡事都有一個過程,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建立和培養也是在日復一日的磨煉中逐漸形成的,要放手讓幼兒去嘗試,給予一定的引導和幫助,讓幼兒逐步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健康的道德品質。
(四)設計德育游戲,培養幼兒優秀的品德
幼兒教師要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用幼兒最喜歡的游戲形式,讓幼兒在游戲中得到德育的熏陶和培養,逐步培養幼兒優秀的品德。比如,幼兒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中設計角色游戲,讓幼兒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角色中體現道德教育。在教育幼兒要誠實守信時,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游戲,讓一部分幼兒扮演誠實守信的角色,另外一部分幼兒扮演反而失信的角色,在正義與邪惡的較量中,讓幼兒親身體會誠實守信的重要意義,知道這種優良品德會給自己帶來多少益處,弘揚真善美,摒棄假惡丑。讓幼兒在游戲的快樂中得到德育的感化,真正培養其優秀的道德品質。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需關注德育教育的意義,善于總結教學經驗以合理化的教學模式滲透德育教育,挖掘日常教學中的德育元素,從自身做起,采取靈活的形式進兒童在幼兒階段的健康發展,為幼兒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陳玫娟.信息技術環境下幼兒園德育教育的新視角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03):263-264.
[2]陳芳芳.幼兒園如何通過開展德育活動來促進幼兒的成長[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0):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