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大眾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公共文化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但是,相比于已逐漸穩定的經濟文化需求來說,大眾在公共文化以及群眾文化方面的發展還存在較多的問題。文化館是群眾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在群眾文化中,也形成了較強的推動性意義。為了可以促進群眾文化活動的順利開展,推動群眾文化的長遠前進,文化館必須要注意自身所具有的職能與作用,并充分發揮整體價值。
【關鍵詞】群眾文化;文化館;價值分析
前言: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大眾的生活質量也在不斷的提高改善。在大眾的物質文化需求得到了一定滿足后,其自然而然的就會趨向于精神文化需求。發展群眾文化活動,是大眾對于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展現。文化館具有較強的事業性,公益性,是公共機構。所以,在群眾文化活動中,文化館必須要發揮出自身的作用,為群眾提供活動的場所,活動指導以及活動輔助,促進群眾文化活動的順利推進,有效增強群眾的文化素養。
一、提升文化協管員素質
不單單是對于文化館來說,其實在社會上的任何一個崗位,任何一個領域,工作人員的能力都是會決定整體工作質量的主要因素。群眾文化活動是會與大眾之間產生緊密聯系的活動形式。作為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支撐,文化館在發揮自身價值以及職能時,必須要以內部人員為介入點,通過提高人員的素質能力,保障整體活動的順利推進。
現階段,我國很多城市或者縣級市地區所招聘的文化館工作人員都不具有較高的職業素養,也不具有較高的學歷水平。甚至很多地方會把文化館工作人員單純看成是物品管理人員。文化館自身需要做好有效的調解工作,側重發展內部協管人員的職業素養,思想認識以及職業水準。
首先,文化館可定期組織內部員工開展主題教育工作,通過思政教育,職業教育的方式,促使文化協管員具有正確的職業認知以及價值取向,并能夠正確認識到自身以及文化館機構在群眾文化活動中所起到的作用,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職業中,熱愛群眾文化。
其次,文化館應注重加強專題培訓。通過專題培訓,強化人員的業務水平。一方面,其可定期組織內部人員開展專業性的培訓活動,促使協管人員能夠全面掌握自己的工作內容工作標準。另一方面,可定期組織協管人員開展群眾文化專題活動,讓協管人員可以更好的加強文化館與群眾文化活動之間的融合。
再者,文化館要加強崗位培訓力度。定期組織員工開展職業培訓活動與職業考核活動??裳堃恍I指導教師,由教師通過現場講解或者經驗教授的方式,對協管員形成教育指導,增強其自身的專業素質,提升工作效率[1]。
最后,文化館要構建完整的考核機制。不定期對協管人員的職業狀態,職業水準與職業素養加以考核。必要時,可引進獎懲機制。
二、打造群眾文化活動平臺
在群眾文化活動中,文化館既起到了精神方面的支撐,同時也起到了物質條件方面的支撐。例如,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時,場地主題、現場布置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文化館要輔助群眾文化活動趨向于規?;l展。如可定期與當地的群眾文化公益組織形成合作關系,面向廣大人民群眾開放,開辦大型文藝匯演活動。例如廣場舞比賽民間歌手比賽等。并且在每一場活動結束后,文化館都需要組織文化協管人員展開工作反饋與工作總結,強化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與專業素養,促使其責任感與服務意識的有效增強。在不斷舉辦活動的過程中,打造完整的群眾文化服務體系。
文化館要輔助群眾文化活動趨向于特色化發展。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城市都會有明顯的文化差異,歷史差異,習俗差異。所以,文化館可輔助工作人員調查當地的民間文化特色文化,然后將其與群眾文化整合到一起,在促使群眾文化活動內容有效豐富的前提下,也可促進傳統文化的有效傳承。 例如東北的扭秧歌,廣東的舞獅,將這些與大眾的認知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引入到群眾文化活動中,激發群眾的參與熱情,擴大群眾文化活動的受眾范圍。
最后,文化館要輔助群眾文化活動趨向于大眾化發展?,F階段,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逐漸增強,群眾文化活動不僅可以在城市開展,也可在農村推進[2]。并且,當前我國對新農村主義建設任務的開展形成了較高的關注度,即便是在農村地區,所形成的文化認知文化體系也在不斷完善,為了能夠拉動更多農村群眾參與活動,文化館需要打造一些貼合群眾需求的活動平臺或活動內容,豐富文化活動內容,讓大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大程度的滿足,促使群眾文化素養的有效提高。
三、建設優秀文化項目
文化項目是群眾文化活動體系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也是群眾文化價值展現的主要載體。相比于其他機構來說,文化館有著較高的資源優勢、素材優勢。所以在群眾文化活動中,文化館需要發揮自身的這一價值,通過有效的資源開發資源,整合豐富文化活動項目類型,增強群眾文化活動基礎。
在群眾文化推進期間,起到主要物質條件之中的是當地的政府。但由于群眾文化活動所涉及的內容比較豐富并且比較雜亂,所以需要有一個牽頭配合的主體,而這一主體就是當地的文化館。并且,文化館也應重新看待自身的社會定位,不能將群眾文化活動局限在文藝演出方面。
群眾文化活動能夠豐富大眾的生活,但同樣其也可以成為傳統文化傳承的主要平臺。所以,文化館可委派專業的工作人員,采訪當地一些非遺傳承人。通過與之交流溝通的方式使之能夠主動參與到文化館群眾文化活動中,增強文化資源、人力資源。在多方資源共同融合的前提下,增強文化項目的豐富性,優秀性,促使群眾文化活動長青。
四、總結
綜上所述,對于一個國家來說,物質與文化都是不可缺少的條件。在現階段錯綜復雜的社會環境以及國際局勢中,大眾必須要提升個人的文化素養,道德素養,通過群眾文化活動的推進,提高國家發展實力,促使社會可形成積極正向的發展氛圍。由于文化館具有較高的公益性,所以在群眾文化活動中,其應該首當其沖,主動擔負起自己的作用,通過提升人員素質,打造活動平臺,建設文化項目的方式,為大眾提供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服務,滿足大眾需求。
參考文獻:
[1]吳敏玲.如何發揮文化館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作用分析[J].藝術評鑒, 2019(10):185-186.
[2]羅智.如何發揮文化館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作用[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 3(36):133-134.
作者簡介:袁鈺(1988年11月-),女,漢族,四川省宜賓市興文縣。研究方向:群眾文化。所在單位:興文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