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泰
【摘要】情感教學可以提升初中音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因為音樂是一種情感藝術,音樂中包含著豐富的情感,欣賞音樂也是進行情感體驗的過程;情感教學可以使音樂課堂教學更加靈活生動,能夠增強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學生獲得心靈上的滿足。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達成與音樂的情感交流,感受音樂情境,提高音樂素養。學生與音樂產生了共鳴的情感,可以提高音樂課程對學生的吸引力,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情感教學能夠幫助學生理解音樂內涵,感知音樂意象,可以提高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審美能力。
【關鍵詞】新課改;情感教學;初中音樂;應用
引言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應用情感教學可以幫助教師完善教學內容,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和精神文明,提高音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初中音樂教師要運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法,讓學生了解音樂作品的情感背景,理解音樂的情感因素,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情感表現,并進行適當的知識拓展;使學生感受到音樂的魅力,通過不斷的音樂積累形成良好的審美和積極正向的價值觀念。
1音樂情感教學的基本內容
大家普遍認為的曲譜、暗含的文化以及演奏方式是音樂的真正核心,其實不然,音樂的真正核心則是其中蘊藏著的情感表達和寄托。針對于此,一位名為查爾斯·羅森的著名鋼琴家出版了一本書,名為《音樂與情感》,書中的內容詳細描述了音樂的情感表現,以及為什么有些音樂可以達到震撼心弦、直擊人內心的效果,這本書一經問世,就與很多音樂方面的表演家和藝術家產生了思想上的共鳴。提到音樂對人們產生的影響,現代心理學還對此進行了一些研究,最終研究得出來的結果讓人不禁震撼,因為在傳統意義上,決定成功因素中的智力僅僅占了百分之二十,而情感因素卻占了百分之八十的比例,這足以充分說明一個人的情感對于他未來的發展有多么的重要。情感因素起到的作用遠遠超過智力因素,這一觀念引發了諸多教育相關人員的思考,包括我國教育者對于教學體系的反思。現代教學理念提出,音樂之所以影響于人,是因為其影響方式是從精神層面去引導人的行為。從古至今,音樂無論是在文化思想上還是在藝術層面上都有著濃厚的累積,真正的音樂藝術大師一定是超越世俗的存在,這也是由于音樂有著塑造健全人格的作用。針對這樣的認識,現代教育相關從業人員才開始注重音樂情感教學應用于音樂教學課堂的教學理念。
2情感教學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具體策略
2.1了解音樂作品創作背景
情感教學應用于初中音樂教學中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對相應音樂作品的創作背景、內涵進行深入的了解,這是滲透情感教學的基礎。音樂作品包含著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想要挖掘和把握作品中的情感因素需要教師在備課時對音樂作品的創作背景、事跡、特點及作者的創作目的進行深入研究和總結,并結合初中生的個性特點和學生實際的音樂領悟能力找到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在課堂上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啟發學生感受音樂作品的內涵,縮短學生與音樂作品的距離,從作品創作的時代背景出發引領學生感受音樂的魅力。教師要設置合理的課程情感導入模式,以求快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習效率。
2.2感知音樂情感
學生情感表達能力以及情感素質上,綜合文化素質對其有著重要的影響。也就是說,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越高,其在實際生活中,情感表達能力就越強,對感情的控制力也就越強。所以,對于現如今初中音樂教育的情況而言,教師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進而提高在實際生活中的情感表達能力,可行措施可以由以下兩方面來進行。一是讓學生對于音樂作品的內容有一個明確的掌握,只有這樣才能清楚的把歌曲中的情感表達出來。例如:在學習《義勇軍進行曲》的時候,我們都知道這是國歌,表達了中華民族在抗戰時期視死如歸的團結心情,通過對這首歌歌詞的分析,能夠看出中華兒女保衛家園的意志以及殘忍侵入者的丑惡嘴臉。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從音樂和文化的角度,感受歌曲所要表達的感情。二是對于不同曲調音樂作品的情感探究,歌詞所表達出來的更加直接,而旋律的作用是表達出所控制的感情。不同曲調所表達出來的感情其實往往不比歌詞少,所以教師可以利用旋律的這一個特點來積極引導學生探究曲調的特點。
2.3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
在初中音樂教學的過程中,要發揮情感因素的作用,教師還需要為學生創設具體的音樂學習情境,在具體情境中,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給學生一定的情感教育。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進行音樂知識的講解,同時還需要讓學生體會到音樂的情感,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帶著學生領略音樂作品當中的情感因素,體會歌曲當中的情感變化,讓學生通過音樂作品當中的情感變化,體會到歌曲具體的情境,從而與作者產生一定的共鳴。例如,學生比較關注一些文化娛樂節目,為了抓住學生的興趣特征,教師在設計演繹形式時,可以借鑒一些文化娛樂節目的形式來豐富音樂課堂,給學生更多新鮮的體驗,讓學生能更加主動地參與進來。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觀看相關的影視剪輯片段,讓學生能形象生動地感知歌曲,其后教師再做好相關內容的講解,讓學生對歌曲的內涵和情感有進一步的了解。熟悉歌曲之后,教師就可以給出多種演繹歌曲的形式,比如接唱、表演唱、舞蹈演唱等,讓各小組學生自由選擇。學生在準備過程中會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涌現出很多新穎、有創造力的想法,充分發揮了想象力。很多學生在演繹上顯示出了各自的優勢和特長,表演富有創新精神,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整個音樂演繹過程富有視聽沖擊,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促使音樂課堂呈現出多姿多彩的音樂感染力,達到了較好的音樂學習效果。
結束語
總之,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應用情感教學可以幫助教師完善教學內容,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和精神文明,提高音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初中音樂教師要運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法,讓學生了解音樂作品的情感背景,理解音樂的情感因素,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情感表現,并進行適當的知識拓展;使學生感受到音樂的魅力,通過不斷的音樂積累形成良好的審美和積極正向的價值觀念。
參考文獻
[1]劉永玲.探討情感教學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策略[J].科普童話,2020(19):63.
[2]王綺蕓.情感教學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實施探析[J].中華少年,2020(04):178-179.
[3]王娟.運用情感教學實施初中音樂審美教育的探索[J].北極光,2020(01):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