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丹
【摘要】Python作為一種解釋性腳本語言,其設計哲學強調“優雅”“明確”“簡單”,具有易讀性高、程序簡單的特點,可應用庫函數封裝大量煩瑣的編程任務,從而有效解決科學計算、大數據分析等問題,非常適合初學者使用。但是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教學習慣、職業能力等種種因素的影響,Python編程語言的實際教學并不理想。基于此,本文章對Python走進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之思考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Python;初中信息技術;教學
引言
信息技術教學中,主要有兩個方面內容:信息技術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能夠利用多樣化信息工具和信息資源,對網絡中多元化信息能夠進行處理的能力;通過信息技術教學,使學生在信息資源的采集、python編程加工、分析和發布過程中能夠運用到先進的傳感技術、通信技術和電子計算機技術等。初中信息技術課作為培養學生計算機信息素養的一門課程,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能夠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和學生個人的發展需要。
一、Python程序設計
Python是一種計算機編程語言,于1990年設計用于替代ABC語言。Python具有極高的數據結構以實現高效的編程、語法和動態類型,并且可以成為大多數平臺腳本和快速開發應用程序的編程語言。Python結合了解釋、編譯和交互等優點。因此,隨著后續版本的更新,Python將逐漸用于開發大型自主項目。Python支持Windows、Linux、MacOS、Unix等系統。世界上很多人使用Python進行軟件研發人工智能和對象互聯網等新技術發展很快,Python編程語言更適合新技術的發展。Python開源庫可以輕松執行高級任務,開發人員可以使用Python來實現完整應用程序所需的所有功能。
二、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一)沒有樹立正確的認識
初中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以及思維方式,并且有效地促進學生信息技術中基礎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發展。但信息技術教學并沒有受到教師的重視,也沒有給予學生樹立正確的認知。受教學資源的限制,對這項工作沒有投入足夠的設備資源,導致缺少必要的硬件設備。再加上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忽視了學生信息素養的發展,只注重學業成績,為此導致初中信息技術質量低下。
(二)重理論輕實踐
初中計算機課程是一門操作性、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既要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的傳授,也要重視對學生計算機技能的訓練,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實現初中計算機課程教學的根本目標。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重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常常根據課本講授知識,或者以試卷考查的方式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而忽視了對學生實際操作水平的培養,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導致學生只是掌握了理論知識,但是不會上機操作,無法實現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
三、Python走進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初中信息技術Python編程語言中turtle這一模塊的教學為例,教師可通過可視化編程方式,為學生創設寬松、自由的學習情境。然后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英國影片《海龜奇妙之旅》中小海龜靠著自身頑強的求生意志,從沙灘一路躲避海鳥和毒蛇的追擊,最終進入大海的相關片段。觀看結束后,告知學生:“小海龜同樣存在于Python編程語言世界,這只小海龜只有繪制出不同的闖關圖形,才能更加強大。”在影片的感召下,學生對此興趣滿滿,這時教師可順勢導出海龜繪圖。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應先通過講解海龜繪圖的相關案例,引導學生理解、掌握、應用turtle繪圖的相關命令,然后鼓勵學生在教師講解案例的基礎上進行自主探索,以促進學生對Python編程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
(二)打造專業化教師隊伍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而教師的專業水平直接關乎整個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質量。為此,學校要努力培養一支優秀的教學隊伍,能夠對信息技術課程樹立正確的認識,唯有教師擁有正確的認識才能夠更好地傳授學生信息技術教學知識。當然學校還要投入充足的硬件設施,才能有效地滿足教學需求,從而有效地為信息技術教學打好前期基礎。同時,學校更是要經常培訓教師信息化方面的專業知識,并且定期進行考核,及時發現自身教學的不足,才能有效地培養他們的教學創新能力,讓學生喜歡上信息技術課程。
(三)合作探究法
作為合作勘探方法課程設計的一部分,教師必須組成相關的學習小組,并建議在一個小組中適用統一和異構分組的原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優秀、中等和落后,從而在小組成員之間建立互助和協作關系;與此同時,根據若干標準在各群體之間均衡分配資源,有助于縮小群體之間的差異,并促進各群體之間公平的學習競爭。激發學生對競爭學習的興趣,確保他們進行積極的研究,找出問題的解決辦法,并采取適當的行動。老師在課堂上發起Python程序學習任務后,學生進行了小組搜索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向學生提供科學咨詢,引導他們使用計算機思維解決問題,并對問題進行集中分析。提供引導式問題支持,以促進理解;通過在集成活動中建模等來設計問題的解決方案。當復雜問題變成少數可以解決的問題時,學生會列出解決問題的相關步驟,確保程序正常運行,并幫助學生使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
(四)構建創客空間
對于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來說,創客空間實際上是一種學生間可相互交流、思維碰撞、創意產出的開放性現實或網絡虛擬空間。筆者以互聯網為依托,以云班課平臺為載體為學生構建了創客空間,并且為學生提供了豐富、有趣的實踐項目,如“信息技術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PPT演講實踐項目、社區內65周歲以上老年人信息匯總表實踐項目等。此類實踐項目雖然蘊含著不同的信息技術原理及知識,但都強調信息技術與生活、社會的聯系性與實用價值。學生在“創客空間”內群策群力、探討合作,共同完成實踐項目任務,獲得了良好的情感體驗及綜合能力的提升。
結束語
Python編程語言作為初中信息技術課程體系中的重要模塊,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培養學生編程技能的重要性,積極優化Python教學思路,不斷提升教學效率與質量,更好地達成信息技術整體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韓捷.從計算思維培養角度談初中Python課程教學模式[J].啟迪與智慧(中),2020(9):86.
[2]孟杰,龔波,沈書生.面向初中生Python編程的教學設計與實踐研究——基于項目式教學視角[J].數字教育,2020,6(4):47-51.
[3]顧黃凱.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Python編程語言教學策略研究[J].名師在線,2020(22):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