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晉良
【摘要】現今,企業管理的措施得到了極大地發展,而企業的文化建設往往處于初級階段、大多是自身孕育的文化。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為企業管理傾向于根據自身的管理發展企業文化,很少有企業愿意去欣賞、發掘和優化當下企業管理或破產企業管理中的優秀文化;另一方面是因為企業管理難有常青樹,隨著企業破產,相應的企業文化大多會消失在歷史長河,并不會特意留存。所以,企業文化的發展往往在走重復路。隨著行業存量競爭的到來,企業文化建設變得越來越重要,快速發展企業文化以達到提高企業競爭力變得迫在眉睫。因此,只靠企業管理本身的底蘊發展企業文化已遠遠落后,企業文化的傳承和優化變得頗為可行。優秀的企業文化將漸漸在各個企業管理中迅速傳播和發展,現代企業文化將超越企業管理本身進行傳承和優化。
【關鍵詞】現代企業文化,企業管理,企業的誕生、成長、成熟與衰退,傳承和優化;
一、引言
企業管理是一個完整的大系統,它由生產、財務、營銷、人力資源管理等子系統構成,組成成分復雜,管理因素眾多。企業要想健康平穩可持續發展,一定要緊跟時代腳步,對傳統管理模式及時進行改革創新,比如重建企業管理組織結構、制定企業管理信息化制度、建設管理智能系統等。[]但是,不論企業管理如何發展、變化,企業文化就像是串起企業管理各個子系統的無形的線,會對企業起到無法忽視的作用。正如習主席所說:“任何一項工作,都是機遇與挑戰并存,不抓機遇,抓不住機遇,剩下的就只有挑戰了[]”企業文化于企業管理也是如此。如果我們不去抓或抓不住企業文化,那么剩下的就只是企業管理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樣的企業文化并不會給后來人留下多少幫助、開拓多少未知。總體來講大多數學者都認為企業的發展類似于生物細胞體的發展,都要經歷誕生、成長、成熟與衰退這些階段。[]所以,企業文化的建設不能隨企業的衰退而消失,應伴隨企業的誕生、成長、成熟與衰退而更顯立體和客觀、完整和奧妙,并繼續傳承、優化下去。
二、“現代企業文化管理”概念的誕生
現代企業文化誕生于企業管理之中,對其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企業文化是企業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企業家十分重視的部分。在企業管理的不同階段,企業文化表現為不同的特點。誕生是勇猛精進的,成長和成熟是自信且堅定的,衰退則是懷疑和痛苦的。隨著時間的流逝,企業文化與企業管理可能會出現不匹配的現象。即企業文化落后于企業,文化還是自信堅定的,但企業已處于衰退階段,這會導致領導層還沉浸在企業的昨日輝煌之中不愿面對現實,員工更是因為企業文化與企業管理現狀的不匹配而懷疑企業,漸漸離心離德,矛盾叢生;或者企業文化超前于企業,文化是自信且堅定的,但企業只是誕生階段,自信堅定的企業文化在面對企業管理遇到的窘迫現實時往往不得不自我安慰,而非對企業文化進行調整以匹配企業誕生階段。自古好事多磨,殘酷的現實是企業管理和企業文化總會不匹配。因為企業文化的方向與企業管理天生追求利潤的方向并不是一直相同。當方向一致時,兩者會快速發展,企業管理會趨向大量吞并和擴大自身規模,企業文化會隨之吸收壯大;當方向不一致時,企業文化往往會被無視或拋棄,正如帝王晚年大多會沉迷于仙丹妙藥、長生不老一般,企業也不愿承認自身衰退的命運,更遑論建設相應階段的企業文化。企業管理誕生企業文化,但企業文化不應隨企業而去。企業文化的去處在人心。企業管理趨利避害,而企業中的人并不一定。所以文化影響的其實是企業中的人,企業文化的誕生、成長、成熟與衰退會深深地刺激和影響身處其中的人,而人必會對此產生反饋,從而對企業文化進行傳承、優化。正如一句古話:“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三、現代企業文化的發展
隨著時間的流逝,企業文化會不斷發展。隨著企業管理的發展,企業文化建設作為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職工隊伍素質的重要手段,已被越來越多的企業領導者所重視。越是優秀的企業,企業文化的發展便越是迅猛,因為規模足夠大,產生的問題和相應的解決方法足夠多,對企業文化的填充和優化自然比較頻繁。所以,企業文化的發展天生具有優越性,能夠自我發展。企業有競爭力大小的區分,而相應的企業文化特點也不相同。隨著社會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競爭性經營領域的大型生產企業越來越強硬,企業管理競爭價值的文化知識和地位得到進一步提升,企業文化建設成為現實。[]企業文化不僅是企業形象的重要標志,也是促進企業發展的核心力量。所以,千千萬萬的公司往往會誕生千千萬萬種風格的企業文化,并呈現不同的發展方向。這更是給企業文化的自然成長提供了多樣的環境。企業文化的發展偏向于自然而然的發展,因為企業文化是在解決問題和優化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哪里有問題哪里便有企業文化的用武之地,問題的解決或未解決都能化作企業文化成長的資糧。已解決會變成當前解決該問題的經驗,融入企業文化之中;未解決也會記錄在案以待時機成熟再行解決,而這種待解決的處理方式也會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總之,企業文化是企業全程的映照,而企業的存在又會與當前社會和環境緊密相連,那么企業文化也間接地反映了當前的社會現狀和問題。企業文化就會有源源不斷的來源,隨著時間的流逝不斷發展。
四、現代企業文化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傳承和優化
雖然企業文化與企業管理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是在當前的階段,企業管理依舊是承載企業文化的主體,個人的力量依舊弱小。所謂的企業管理是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進行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動的總稱,是社會化大生產的客觀要求。作為一個企業,萌生的念頭就是計劃的來源,而計劃就是定義組織目標,確定戰略去實現這些目標,以及制定方案以整合和協調工作活動。計劃后的行為就是組織的來源,組織被定義為安排和設計工作任務以實現組織的目標,組織就是對這些行為的不斷優化。有了計劃和組織,它們的存在就誕生了領導的概念,領導又被稱為領導者所作的事情。有了領導后企業便有了圍繞目標產生的對錯從而誕生了控制的概念,控制就是監控、比較和糾正工作績效的過程。隨著企業管理的不斷優化,企業文化的作用也日趨凸顯。面對目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加強企業的文化建設不僅能夠給企業的發展帶來強大動力,而且也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可以預料,企業文化的發展將迎來井噴時期。如何保存和繼承優秀的企業文化,防止其被扭曲、篡改和消失便成為了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因為消失的企業文化令人可惜,纂改和扭曲的企業文化更會給后來的企業帶來負面影響。而企業管理是實踐的科學,它的基本目的在于提高工作效率,能夠有效地檢驗企業文化的真實性和可行性。因此,企業文化正在現代企業管理中不斷傳承和優化。同時,企業管理也是一種文化現象和社會現象。因為,企業管理是兩人以上的管理,多人的社會活動自然會產生文化,也能稱之為社會現象。悠久的企業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企業寶貴的精神財富,更是我們開展企業文化建設可資利用的重要資源。[]企業文化的不斷發展已是大勢所趨,有的企業已經形成了“企業博物館”。企業博物館“定位自己、發掘自身品牌文化和精神價值,自信地展示自己”這一核心目標,將推動其在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引領作用。[]企業文化的特點在于它是社會文化體系中的一個有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和現代意識在企業管理中的綜合反映和表現。企業文化的存在不可能脫離了社會環境獨立存在。[]在企業文化的建設中也會添加本土特色。尊學術,強調人文精神,弘揚以“天下為己任”、社稷為主、生死利齊的愛國主義信念,體現以民為本,民貴君輕的民本意識,努力做到人盡其才,各盡所能,這是早期的以人為本的思想。[]本土文化會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得到借鑒和發展,達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企業文化也會因為融合本土悠久文化而富有底蘊和內涵,有一份悠久、厚重的歷史韻味在其中,讓企業文化更能沉穩前行。總的來說,企業管理就像是放大版的個人管理,而企業文化就像是鏈接企業管理與個人管理的樞紐。企業文化學習、吸收、優化企業管理的經驗從而指導企業中的個人“更好”生活,達到個人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的狀態。隨著企業的衰敗,企業文化會留存在個人之中,人在吸收企業文化后再在新的企業上實現企業文化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傳承和優化。但是,當下個人的力量依舊弱小,企業管理依舊是承載企業文化的主體。
五、結語
企業文化能超越企業管理本身而存在,能跨越時間和空間而存在,達到更高效切實地指導企業管理的目的。企業文化因企業管理而生,由人相傳,正如民族文化于人一樣代代相傳。企業管理可以衰敗但文化卻能被繼承并不斷發展,由一批又一批的奮斗者傳承和譜寫。在企業的不斷誕生、成長、成熟與衰退之中不斷循環、不斷優化。我們可以打破企業管理本身的桎梏去建設企業文化,豐富和完善企業文化,并形成珍貴的完整的企業文化發展之路,為后來者以光明,照亮自己和他們前行的道路。企業文化的建設不是短期的建設,是不斷更新迭代的建設。因為我們只需要去用且它能有用,那么企業文化的星星之火就會隨之而來。
參考文獻
[1] 李斯琦.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企業管理模式的創新探究[J].中國商論,2021(16).
[2] 習近平.之江新語[J].杭州金融研修學院學報,2018(07).
[3] 李政.企業生命周期理論與實踐[J]. 合作經濟與科技,2021(13).
[4] 劉小馬.基于企業文化建設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探究[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9(12).
[5] 畢建華.推進企業文化建設提高企業核心竟爭力[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1(04).
[6] 鄒春明.企業文化建設要注重歷史的傳承與延續[J]. 中國科技投資,2012(26).
[7] 楊江.企業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要窗口——淺談企業博物館建設的意義和作用[J].中國郵政,2014(5).
[8] 黃一凡.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企業文化建設中的傳承與發展探析[J].東方企業文化,2012(10).
[9] 劉長江、 徐德征.齊文化對企業文化建設中的傳承、構建和影響[J].理論學習,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