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麗娟 韋鸞麗
摘要:友誼它是一種美好的精神食糧,一直存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交往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產物,因為交往而產生了友誼,因為友誼使交往更深。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甚至一直到今后的生活中我們都在尋找一種真摯的友誼,渴望得到朋友關心,重視的心理需求,了解友誼的內外特征,尋找同學之間寶貴的友誼,有助于初中生的健康快樂成長,以及今后的學習。本篇主要概述以初中生為主,對學習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人際關系和友誼觀的具體表現,提出了幾點改善初中生交際情況的可行建議。
關鍵詞:初中生;人際交往;友誼觀
引言:友誼是彼此之間的相互理解,尊重彼此,信任彼此。一次促膝長談,一次鼓勵,都能促進彼此之間的關系,教師要與學生彼此尊重,信任,合作,把學生當做朋友,亦師亦友,嚴格督促,也要循循善誘引導學生,初中生的心理在這個過程中就會有一定的變化,因此有很多初中生不能很好的的處理這種心理現狀,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各種問題。做為教師的我們更要處理好這種情況培養學生正確的友誼觀。
一、了解初中生友誼發展現狀
1、人際交往現狀
在初中的時期,每個人與每個人之間的友誼都是純粹而簡單的,一起上下學,一起打掃衛生,去操場逛逛,去小賣部買買零食,因為相同的愛好,共同點的話題等關系建立起來的友誼,沒有摻雜任何的利益,單純的喜歡,想做朋友。但是處于初中時期的孩子們,還是會經常遇到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尤因其是人際關系方面,心理發展的差異,會使學生之間的交往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自卑,自傲,嫉妒,害羞,封閉等心理,會影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人際關系的交往,每個人的想法與理解不同,因此有很多初中生不能很好的的處理這種心理現狀,導致交友的失落。
2、交往特點
(1)害羞:在交往的過程中,羞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對別人的想法過多的在意,有意識的約束自己的行為,在交往的過程中不敢充分表達自己,因此也阻礙了學生人際關系的正常發展。
(2)自卑:簡單地說就是缺乏自信,對自己的能力感覺不足,而不敢嘗試去做某些事情,總是把事情往壞處想,這種心理在交往過程中比較突出。
(3)嫉妒:在交往的每個時段都會出現的心理狀態,一種很普遍的情緒,每個人都想比別人好,超越別人,自己做到最好。
(4)孤僻:在交往的過程中難以融入群體,不隨和,太過清高,難以接受別人,也難以被被人接納。
二、如何培養學生的友誼觀
1、協調與學生之間的關系
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一定要學會擺正自己的位置,亦師亦友,穩重而不失尊嚴,善于發現學生的問題,在出現問題時及時處理,細心勸導,學會欣賞贊美學生,在贊美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親切,讓學生發現了自己的閃光點,促進了彼此之間的友誼,在今后的課堂中也能更好的互動,也會給學生帶來鼓勵,同樣,學生也會用自己最熱情的態度來回應老師。
了解學生,關心學生,組織課外活動都有助于學生的友誼觀念,加強課堂和諧程度,有效的組織課外以及校外活動對學生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這些也是在教室對著書本學習不可替代的,教師在教學中不僅僅是一個老師,更是一個組織者,也是引導學生前行的一盞燈。這樣使得同學之間的交流更加和諧,也在無形中發展了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到知識,接觸的范圍面會更廣,相互之間的協調性有助于課堂的學習。
2、展現教師的魅力
教師是一個神圣而又偉大的事業,也許在學生的心目中我們是指引其前行的力量,將學生的情感轉化為學習的力量,更多的時候不是讓學生去干什么,去學會引導,尊重學生的想法,在這個過程中去幫助學生,教育學生,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
初中生的交往的過程中,彼此之間一定會產生矛盾,有競爭,有利益。因此教師在其中就要占據主導地位,巧妙化解矛盾,引導學生,培養學生的友誼意識,合作意識,集體意識。教師也一定要做到嚴以律己,才能夠在學生面前展現人格魅力,既然同學之間產生了矛盾,要多自我批評,要通過談心、交心等積極方法予以妥善解決。讓學生形成集體意識,淡化個人意識,培養學生在初中時期的友誼觀念,促進課堂的融洽度。
3、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掌握交往技巧
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與語言表達能力,高水平的管理不僅僅能使班級井然有序,還能使班級之間的氛圍更融洽。管理好課堂的紀律,學會與學生互動。正確的解決學生之間的矛盾,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要通過各種方式,與學生培養友誼。
據研究,人類間的交往98%是通過語言來實現的,因此,擁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是與人交往的基本條件,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友誼觀念。教師在教學和課堂中,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學生自己上臺來講解,這樣大量的互動與實踐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以及交往能力,讓學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信,不管說的有多差,還是害羞不愿開口,我們更要給予更多的鼓勵,這無形加強了學生的心理,也會產生良性循環。
三、結束語
交往對于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友誼更是如此,不管是在學習中還是在日常的生活中都占有巨大的影響力,初中是成長的一個過渡時期,更要培養好學生們正確的友誼觀念以及人生價值觀,給學生們創造一個自由、寬松、愉悅的交往環境,鼓勵學生多交朋友,用最熱情的態度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樹立正確的目標,在今后的學習以及生活中會更好的幫助他們成長,更好的適應環境。
參考文獻:
[1]初中生友誼的發展特點[J].王英春,鄒泓,張秋凌.心理發展與教育.2006(02)
[2]初中生心理學[M].浙江教育出版社 ,黃煜峰,雷靂著, 1993
[3]初中生友誼認知的類型特點[J].王英春,鄒泓,葉苑.心理科學.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