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佳凜
摘要: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家國情感,不僅是為了讓學生了解不同國家的發展歷程,也是為了讓學生“從歷史中學習,澄清得失”,從各國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角度探索世界發展的客觀規律,形成唯物主義的世界觀,為今后良好的個人發展打下基礎。然而,從當前高中歷史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一些教師更注重學生對知識點的背誦。從長遠來看,學生沉浸在高中歷史課堂這種教學形式下,必然會阻礙學生對家鄉和國家感情的培養,不利于學生的發展。
關鍵詞:高中;歷史家庭和國家的感情;培訓策略
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感已被列入高中歷史教學活動的重點工作。事實上,家庭和國家情感的培養是“修身、治國、平天下”的最佳詮釋。高中生不僅是家庭的希望,也是祖國發展的未來。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學科知識教育的同時,應更加注重家庭與國家情感的融合,使學生從小就有一個大格局,避免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以自我為中心的利己主義,從而影響個人的健康發展和國家的進步。
一、 家國情感的意義
所謂親情國情,是指學習和探索歷史的人文追求,反映了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感受,以及對國家的高度認同感、歸屬感、責任感和使命感??v觀近年來的歷史高考試卷,歷史試題越來越突出了歷史的五大核心品質,家庭和國家的感情得到了更加充分的體現。在歷史教學中,教師應將家庭和民族情感的核心品質融入課堂。通過對各種教學方法的創新和探索,培養學生家庭和國家情感的核心素質,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提高高中歷史課程的教學效果。
二、 高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家國情懷的策略
(一)解析名人事跡,體會家國情懷
巍巍中華之魂,泱泱華夏之魄,承載著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先天下之憂,后天下之樂”的愛國先烈數不勝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重點講解歷史知識,還要針對不同歷史人物的民族情懷和愛國事跡進行充分的講述,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情感共鳴,體會歷史人物的家國情懷,以此來有效地奠定學生的歷史知識基礎和愛國主義情操。
例如,在進行《“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這部分內容教學時,筆者就將儒家學派的代表者“孔子”的事跡帶到了課堂上。在這部分內容講解之前,筆者就讓學生搜集一些關于當時“百家爭鳴”的名人典故。筆者給學生介紹了孔子的故事: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在當時的社會中,孔子可以說是最博學的學者,被稱為“天之木鐸”,之后也被冠以“孔圣人”“萬世師表”等稱號。
(二)創設真情實景,感受家國情懷
語言講述與視頻教學相比起來還是稍顯遜色。隨著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對影視作品要求不斷提升,反映真實歷史事件的優秀影視作品也層出不窮。在傳統的歷史教學中,部分教師為了盡快完成教學任務,為了節省教學時間,很少會展開相關視頻資料的播放學習,這樣的課堂氣氛不但枯燥,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使學生感受不到教材中所蘊含的家國情懷。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可以充分引進多媒體視頻教學,選取優質的影視作品來為學生創設有效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把自己置身于影視作品當中,幫助學生在視覺與聽覺的雙重觸動下進行歷史知識的學習,去感受歷史課堂的魅力。
例如,在進行《古代中國的發明和發現》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筆者就首先立足教材,分析在整個古代中國的發明與發現的過程中較為著名的發明以及相關發明家,然后根據古代中國具有代表性的發明創造入手,為學生挑選合適的教學視頻在課堂播放給學生,創設出一種具有濃厚文化氣息、科技創造感的歷史教學課堂,通過視頻把學生帶入到當時中國的環境中,深刻感知這些發明家的愛國情懷。
(三)拓展歷史知識,延伸家國情懷
由于家國情懷概念的抽象性特點,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會出現難以理解與不好掌握的情況。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歷史知識的延伸和拓展,通過史料圖片、視頻等形式對學生進行直觀的家國情懷培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落實核心素養的培養。
(四)依托生活資源,引領家國情懷
生活資源就是在依托學生成長環境的基礎上,利用學生所熟悉的自然生態、文化生態、風土民情或者歷史名人足跡產生的生活經驗,結合生活中的事件,將生活環境與實際教學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家國情懷的培養。
例如,在進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進步》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筆者就以高鐵的發展作為教學素材。首先,在課程的一開始,筆者將自己學生時代的書信、照片和手機帶到了課堂上,由于現代的高中生沒有見過這些東西,筆者就給學生進行了一一的講解。之后,筆者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通過自己在生活中的實際體驗,來說一說通信工具的改變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說一說自己所知道的我國各個領域中的先進事例,拓展學生的視野,贊嘆祖國的偉大。
三、 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滲透家國情懷,不僅能夠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還能夠讓學生徹底明白自己身上肩負的光榮使命,從而更加努力地學習,提升學生的內在動力。為此,教師可以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進行教學設計,將學生的家國情懷通過學習歷史知識而不斷優化,這樣一來,學生才能夠在歷史教學的全面滲透下,真正具備家國情懷,成為社會主義合格的接班人。
參考文獻:
[1]景永順.高中歷史教學中“家國情懷”素養培養策略[J].基礎教育論壇,2021(210).
[2]張彩霞.高中歷史教學中運用史學資料培養學生家國情懷[J].家長,2021(9).
[3]楊莉.高中歷史教學中家國情懷素養的培養策略[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