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8年教育部研究決定在全國普通高校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建設,支持高校圍繞民族民間音樂、民族民間美術、民族民間舞蹈、戲劇、戲曲、曲藝、傳統手工技藝和民族傳統體育等傳統文化項目建設傳承基地。作為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建設的組成部分,晉商大院建筑“三雕”裝飾藝術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基地的課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研究晉商大院建筑“三雕”裝飾藝術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基地借助高校教育環境開展文化推廣的策略,并將晉商“三雕”藝術的傳承與創新納入教學體系,對傳統文化全方位融入高校教育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基地;“三雕”藝術;課程建設
注:本文系2020年晉中學院教學改革創新項目“晉商大院建筑‘三雕’裝飾藝術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基地課程建設研究與實踐”(Jg202027)研究成果。
為了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方位融入高校教育,不斷創新新時代高校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念、形式與方法,充分發揮高校文化傳承創新的優勢與作用,2018年教育部決定在全國普通高校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建設。
一、晉商大院建筑“三雕”裝飾藝術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基地
在教育部的有力推動下,全國高校都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基地的建設,并積極申報優秀傳統文化基地項目。根據《山西省教育廳關于開展2019年山西省優秀傳統文化藝術教育基地建設的通知》(晉教體函〔2019〕27號),經高校自主申報、專家評審,2019年9月省教育廳認定晉中學院晉商大院建筑“三雕”裝飾藝術(以下簡稱晉商“三雕”藝術)獲批第二批“山西省優秀傳統文化藝術教育基地”。
晉商大院是明清時期晉商的宅院,其建筑裝飾“三雕”(木雕、磚雕、石雕)藝術是中國古代歷史、文化、藝術和科學在建筑裝飾上的全面體現,是中國古代建筑藝術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晉中學院作為一所地方本科高校,一直秉承“立足地方、面向全省、拓展功能、打造特色”的辦學方針,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根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厚土壤,以保護與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晉中學院美術系現有磚雕實訓室、木雕實訓室,并在各個專業開設了關于“三雕”藝術的選修課和必修課,為“三雕”藝術的學習實踐提供了良好的平臺,也為推廣晉商“三雕”藝術的技藝與文化創造了條件。建設晉商“三雕”藝術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基地,不僅要在高校普及晉商“三雕”藝術的技藝與文化,更要充分利用大學教育的有利條件,提高青年人對晉商“三雕”藝術的認知,形成由點及面的輻射,開創晉商“三雕”藝術傳承與保護的新局面、新氣象。
二、晉商“三雕”藝術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基地課程建設的意義
(一)立足育人根本,推動教育傳承整體發展
堅持育人導向,突出價值引領。學校依托傳統文化教育基地,采取多種教育教學方法,以培養學生素質為主導,向全體學生普及與推廣晉商“三雕”藝術文化,引領學生自覺接受中華傳統文化的熏陶,汲取民族智慧、弘揚民族精神,使其形成健康的審美觀和正確的價值觀。
(二)立足文化傳承,探索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
發揮高校自身資源優勢,利用教學資源,保護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學生通過學習“三雕”藝術相關課程,可以增強文化主體意識,積極擔負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責任,將民族文化發揚光大。同時堅持客觀、科學、禮敬的態度,在揚棄繼承中,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對傳承的內容、載體、形式、手段進行創新,使其符合時代特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與現代文化、現代社會相協調,對于促進晉商“三雕”藝術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立足文教結合,凸顯辦學特色
學校依托晉商“三雕”藝術傳統文化教育基地,將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積極探索地方應用型高校辦學新模式,結合實際條件充分挖掘本地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將其納入人才培養方案、課程建設、教學科研、社會服務,拓展育人陣地。
三、晉商“三雕”藝術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基地課程建設
(一)將晉商“三雕”藝術課程納入學校公共藝術課程體系
第一,課程設置。學??梢栽趯W院通識教育選修課程平臺開設晉商“三雕”藝術教育類課程。該課程面向非藝術類專業學生,實行學分化管理,設置36個課時,共2個學分。
第二,課程開發。根據教育部要求,每個傳承基地應該有若干門面向全校學生的選修課程。因此,學校要對晉商“三雕”藝術相關課程進行有序開發。如開設晉商建筑“三雕”藝術欣賞、晉商大院磚雕藝術、晉商大院木雕藝術、晉商大院石雕藝術、晉商大院影壁藝術等課程,豐富教學內容。
第三,開放教學資源。學校要在院校原有藝術類課程的基礎上,打造晉商“三雕”藝術精品課程與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充實教學資源。同時將優秀傳統文化藝術融入其他人文社會科學課程,使優秀傳統文化藝術滲透相關課程的教學環節。通過開放教學資源的方式,可將不同平臺面向地方高校開放,拓寬資源共享受益面。
(二)探索多樣化教學形式
第一,非遺進校園。學??梢云刚垺叭瘛彼囆g傳承人擔任該課程的主講教師,向學生講授“三雕”藝術知識,展示“三雕”藝術的制作工藝,提升公共藝術課程的教學質量。此外,學校還可以舉辦專題講座,向學生講授晉商“三雕”藝術的歷史與現狀,豐富高校公共藝術課程的教學形式,活躍校園文化。
第二,實地考察、參觀學習。學??梢越M織學生到晉商大院進行實地考察,使之從文化歷史中汲取養分,切身感受“三雕”藝術的魅力。此外,學校還可以利用一些有關晉商“三雕”藝術的展覽、展示活動開展公共藝術教學,拓展和補充高校公共藝術課堂的教學形式。
第三,增加實踐環節。學??梢猿浞掷谩叭瘛睂嵱柺业慕虒W資源,為學生搭建文化創意平臺,讓學生親自體驗“三雕”的制作工藝,增進學生對于“三雕”藝術的認知,激發其學習積極性。將“三雕”藝術課程內容融入社會、生產實踐,結合大學生創新創業、“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項目,能夠積極服務地方經濟。
(三)建設高質量的師資隊伍
學校要有計劃地對專業教師進行“三雕”藝術方面的培訓,使教師具備“三雕”藝術理論知識、研究經驗,掌握“三雕”藝術技藝。此外,學校還可以聘請民間“三雕”工藝研究學者與傳承人作為本校的外聘教師、學術顧問,使非遺傳承人與院校教師有效聯合,形成一種新型“師徒結對”模式,提升教師學習的積極性。
(四)構建教材與課程體系
學校要規范教材的選用程序,重視教材的管理,優先選用國家級規劃教材、教育部規劃教材。此外,學校要做好校本教材的編寫工作,鼓勵和支持教師積極參加有關晉商“三雕”藝術課程的校本教材編寫。同時教師要緊跟時代,了解新型教學方法與傳播途徑,大力推進電子教材建設。在課程保障體系建設方面,學校要制定規范的教學大綱,建立完善的課程體系和標準化的考核標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基地建設活動,是推進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全方位融入高校教育的重要舉措。晉商“三雕”藝術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基地課程建設,不僅可以培養高校學生學習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意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傳承和發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質量和水平。通過課程建設,學校為學生搭建了解、弘揚民族文化的平臺,實現教育與文化傳承的雙向互動、協同發展,從而推動以晉商“三雕”藝術為代表的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建設的通知(教體藝函〔2018〕5號)[EB/OL].(2018-05-14)[2021-05-
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794/moe_628/201
805/t20180523_336874.html.
[2]戎喜平.晉商大院“三雕”圖案藝術研究[J].設計,2018(17):96-97.
[3]丁俊苗.應用型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現狀與思考:以巢湖學院為例[J].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0(6):77-81.
作者簡介:
解春鳳,晉中學院美術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視覺傳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