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福毅
摘要:運用賞識教育進行班級管理,不單純指教師一味運用鼓勵或柔性管理方式進行班級常見問題的處理,其內涵是教師運用客觀的教育理念認真對待每一個學生,賞識學生長處與優點,放大學生特長與優點以此引導學生成為道德品質優良的好青年。運用賞識教育進行班級管理,可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在此過程教師利用優勢保護學生的特長與天賦,讓學生在小學學習過程激發出無限動力與潛力。綜合上述本文總結賞識教育的重要意義,并逐條分析賞識教育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賞識教育
引言
傳統班級管理理念中,教師將刻板管理與糾正錯誤為工作重點,為實現班級優良班風教師忽視對學生的客觀評價,利用規則與制度進行常規管理,在此過程學生逐漸失去學習興趣。現代班級管理理念主要發生革新,客觀評價學生是班主任教師進行班級管理的首要條件,在此基礎上運用賞識與關愛的辦法,認真對待每一個學生讓學生建立自信心,學生具有正確的自我認知可糾正學習態度,有利于學生認真完成小學學習任務。
一、賞識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幫助學生建立自信
小學生身體發育或是心理發育均未發展成熟,此時運用賞識教育可幫助學生建立更強的自信,自信關系到學生的未來發展,學生在班主任愛的鼓勵下正確認識自身價值,符合教育育人的重要價值觀念。自信有關學生的發展,潛力與能力的培養過程,均建立在學生自信與正確自我認知的基礎上。我國整體教育大環境受守舊教育思想影響,認為班級管理過程規則大于一切,學生應在規則下完成任務,熟不知學生是規則的被約束者,同時學生也是打破規則的挑戰者。教師忽視賞識教育一味運用規則進行班級管理,學生與教師之間信任的橋梁不能建立。
(二)營造良好班級環境。
賞識教育是尊重生命發展規律的教育,是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激勵學生行為的有效方式。如果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賞識學生的行為,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尊重學生的成長規律,就能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班級環境,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提升班級管理成效。賞識教育以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激勵學生積極向上的特點,彌補了傳統教育忽視學生個性發展的不足。學生在信任、尊重、理解、激勵的課堂教學氛圍中獲得自我認同,從而增強學習自信,能夠順應天性積極向上、健康成長。
二、班級管理中如何運用賞識教育
(一)對于全體學生的語言賞識
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時應將學生視為整體,對全體學生運用語言鼓勵等基礎方式初步完成賞識教育,可優化班級管理方式。班級是一個整體,首先在教師在主觀觀念向不應區別對待學生,不應以成績劃分學生,班主任對待班級全體成員統一進行語言賞識與鼓勵,讓學生在心理產生集體感并建立自信意識。語言賞識尤其適用于低年級學生,年齡與心理發育尚淺,學生需要班主任的認可與認同,教師進行低年級班級管理時,多運用語言鼓勵與賞識,讓學生建立對自身學習與生活更高標準。
例如,對于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學生剛進入小學學習,尚未改變自身意識,對于該年齡段的學生教師應注重語言賞識技巧與班級管理說話的藝術性,選擇恰當的時機表揚學生,讓學生在表揚中認識到學習或參與集體活動的正確性。比如以一次班級放假前的清掃活動,首先筆者根據學生差異性公平劃分清掃區域,學生積極完成教師布置的清掃任務后,筆者會對學生說“同學們,你們今天把班級打掃的真干凈,老師以你們為驕傲”或者說“你們就是班級打掃的小能手”,學生在教師的語言肯定中認識到工作的價值。
(二)挖掘學生優點,以學生優點展開班級管理
對待個體差異性完成班級管理,找到差異性平衡點是班級管理的重要任務,所以教師應運用賞識理念完成工作。不可否認班級中有績優生或潛能生,對待不同學生教師應調整管理策略與說話方式,運用賞識與愛的角度挖掘學生身上的長處,以學生長處為切入點,讓學生在班級活動中發揮自身長處,最終實現班級管理工作。
例如,通過校園運動會筆者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實現班級科學管理的過程,某次運動會前期,筆者首先召開班會,詢問學生是否有特別想參與的運用項目,此時部分學生自身身體素質良好由于不自信或其他原因并沒有積極發言,此時筆者說“某某同學,你的短跑能力特別厲害,有沒有興趣參加”該名學生在大家的鼓勵下說出自身的想法,由于害怕發揮失常影響集體榮譽,最終在同學與筆者的鼓勵下,學生參加活動并取得很好的成績。
三、結束語
面對班級的日常管理,人性化管理與客觀的管理是賞識教育的基礎,教師應宏觀掌握學生個性特點,針對不同學生選擇相應的鼓勵形式,學生通過教師的鼓勵發揮自身長處,在此基礎上運用賞識與關愛的辦法,認真對待每一個學生讓學生建立自信心,學生具有正確的自我認知可糾正學習態度,認真完成小學學習任務,教師運用賞識理念進行班級管理,最終完成教育與班級管理的協同進步。
參考文獻:
[1]朱華.讓學生真正成為班級的小主人——提升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路徑探究[J].才智,2020(12):13.
[2]李永紅.賞識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運用方法[J].考試周刊,2020(31):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