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峰
摘要:傳統中職英語詞匯課堂缺乏個性化教學,而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推進精準教學奠定了基礎。實施精準教學有必要性和可能性,實現策略有四:“學生畫像”、大量儲備、即時反饋和因材施教。
關鍵詞:精準教學;大數據;詞匯教學
傳統詞匯教學存在滿堂灌現象,教師按照自己的思路教授單詞,方法、內容和評價單一,少有考慮學生個性差異,根據學習情況調整教學內容策略,這樣的教學缺乏精度、不夠準確。這就需要教師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精準教學。
一、精準教學為何:內涵與特征
(一)英語詞匯精準教學的定義澄清
林斯利把精準教學理解為,根據由標準加速度圖呈現的持續性自我監控表現頻率的變化做出的教育決策[1]。主要通過師生記錄、分析并評估學生的學習行為及表現進行,需要師生精確記錄學生學習行為的次數及時長并繪制成圖表,之后通過不斷嘗試和修正去發現能最大限度提升學習績效的學習行為與材料。這是早期精準教學實踐,過度強調學習者的行為結果,忽視個性化特征并缺乏先進技術手段的支持。信息技術支持的精準教學“能全面、精準、迅速地記錄 學習者的學習行為數據,分析學習者的學習狀態與風格,判定與預測教學活動乃至教學策略的合理性”[2]。本文認為,精準教學是一種通過記錄、分析學習者的學習行為、表現等方面的數據及其變化,從而精確調整教學活動以提高學習績效的教學形式。
(二)英語詞匯精準教學的特征厘清
任紅杰認為,精準教學特征有四。第一,精準教學是基于數據的教學,以記錄、分析學習者的學習行為、表現等數據及其變化為基礎進行教學決策。第二,并沒有限定數據記錄、分析的具體形式。第三,真正以學習者為中心。第四,是基于教學評測的教學,根據教學評測的反饋數據不斷尋找最適合學習者的教與學內容方式,遵循林斯利所說的“學習者最了解(the learners know best)”的原則[3]。如果學習者的學習績效良好,說明教與學的內容和方式適合學習者,應繼續堅持;反之須及時進行調整[4]。
二、走向精準教學:必要性與可能性
(一)英語詞匯精準教學的必要性
2019年1月和6月,國務院先后印發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和《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我們不能再讓課堂教學“一刀切”,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和個性化教學,我們有必要實施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精準教學。
(二)英語詞匯精準教學的可能性
“互聯網+”是創新2.0下的互聯網發展新業態,大數據為精準教學提供了可能。在大數據背景下,精準教學利用大數據技術挖掘學生的個性特征與真實需求,把大數據挖掘與分析融人教學目標設計、過程實施、評測反饋等過程,為學生提供精準有效的學習指導,充分激發內在潛能、實現個性化學習與成長。
三、實施精準教學:方法與策略
(一)洞悉學生準確情況的“學生畫像”策略
精準教學基于精準識別學生的準確情況,強調教學必須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由于學生實際具有層次性、差異性、變化性,教師光通過和學生直接接觸難以準確、全面把握,這就需要在課前利用大數據對學生實際情況進行 “畫像”。學生畫像(Learner Profile)是根據學生的基礎信息、學習習慣、偏好、行為和期待等方面數據信息構建出的標簽化學生模型。創建學生畫像的流程為:獲取和研究學生信息、細分學生群、建立和完善學生畫像[5]。隨著信息技術和手機軟件的發展,背單詞軟件種類和功能越來越完善。接手一個班級時,教師可以借助扇貝單詞、墨墨背單詞、百詞斬等軟件,讓學生進行詞匯量和詞匯水平的測試,根據測試結果并結合入學或上學年的成績對學生進行學習群體的劃分。在之后的背單詞和詞匯測試中不斷積累數據和分析,進而不斷完善學生畫像,隨時根據不同學生群進行不同的詞匯教學任務安排。
(二)精確調用當下進度的“大量儲備”策略
單詞軟件如扇貝單詞、墨墨背單詞、百詞斬等詞匯覆蓋學段多、范圍廣、容量大,從小學、初中到高中、大學,從交際用語到出國考試,從花卉術語到專業詞匯,應有盡有。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隨時調用其中一個主題或學段的詞匯,讓學生進行精準的學習背誦和鞏固性練習、提高性練習。學生使用移動終端,能快速準確答題,還可不斷重復練習。
(三)有效迅速調整教學的“即時反饋”策略
利用帶即時反饋功能的學習平臺,如UMU互動學習平臺,可以實現對學生課堂詞匯練習的即時反饋。一方面,滿足了學生急于了解自己學習效果的愿望,提高積極性;另一方面,使教師及時掌握學生反饋的信息,在進行下一步教學決策時更主動、準確。UMU平臺起到了及時反饋、矯正作用。平臺除了記錄每個學生的詞匯練習得分之外,還詳細記錄每個學生的答題情況。同時還統計了每道題目的正確率、錯誤率、選擇各選項的比例等,教師從而能在課堂上對教學策略做出調整,更精準地教學。
(四)個性化針對性學習的“因材施教”策略
Quizlet單詞卡,是一個專門的詞匯學習網站。網站具有單詞卡、學習、書寫、拼寫、測試等詞匯的各方面功能。教師導入單詞集,學生進網站學習。教師帳號能在后臺清晰看到每位同學各方面表現,如A同學對于“policy”這個單詞的拼寫拼對了,但測試答錯了;B同學則拼寫和測試都沒做對;而C同學每項都做對了。教師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位學習者對于各個詞匯拼寫、釋義等各方面的掌握情況,從而給出適合他的學習建議,還可以根據每位學習者的不同情況,布置個性化的作業,讓學生能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 這樣,教師就可以把整體教學和個別輔導有機結合起來,實施因材施教,進行精準教學。
精準教學是基于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通過記錄、分析學習者的學習行為、表現等數據及其變化,從而精確調整教學活動以提高學習績效的教學形式。精準教學基于數據分析和教學測評,以學習者為中心。精準教學是實現個性化教學、改變育人方式和大力提升教育質量的需要。教師可利用扇貝單詞、墨墨背單詞軟件、UMU學習平臺、Quizlet單詞卡等信息化手段,通過“學生畫像”、大量儲備、即時反饋和因材施教等途徑實現中職英語詞匯精準教學。
參考文獻:
[1][3] Ogden R.Lindsley.Precision Teaching[J].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1992(1):51-57.
[2] 彭紅超,祝智庭.面向智慧學習的精準教學活動生成性設計[J].電化教育研究,2016(8):53-62.
[4][5]任紅杰. 基于大數據的精準教學:生成路徑與實現條件[J]. 黑龍江高教研究,2017(9):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