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華
摘要:在新時代教育的背景下,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需要從學生自身角度出發,根據各階段學生的學習水平,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從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而作為教育工作者,為此,需要以嚴謹的態度、改革的意志和創新的勇氣,實現課堂教學方法的有效轉化。鑒于此,本文從以下三個方面探討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期對今后的教學工作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教學效率;有效策略
在新課標改革的背景下,教學模式不斷得到創新和發展,與傳統課堂教學不同,如今老師能夠在課堂上發揮的教學空間更加廣闊,教學完成度也在不斷提高;一次準備完善的教學課堂不只是一個優秀教師展示教學技能的地方,還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最佳平臺。通過課堂的有效教學能夠更好地將初中物理知識融入到學生學習過程當中去。在中學階段,課堂應作為學生發揮學習能力的良好空間,而并非“灌輸知識”的代名詞。
一、提高課堂過程當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
1.1通過激勵性評價增強師生間有效互動
對于初中物理課堂來說,在提供時間和空間的基礎上,平等和快樂應是師生之間的互動體現。在課堂開始之前,老師不妨走進教室與學生進行簡單交流,通過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詢問,能夠進一步對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有大致的了解。除此之外,老師上課的熱情和欣賞的微笑一方面在增強與學生之間有效互動的同時;能夠在最大程度上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在課堂問答環節,倘若學生回答人數較多,課堂氣氛活躍,老師還可以學生學習熱情以及對知識的渴求進行適當表揚。對于一些答題流暢的學生要及時給予肯定;而對于一些基礎薄弱、平時不愛回答問題的學生來說,在鼓勵他們回答問題的同時還要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期望,從而在學習過程中化被動為主動。有不同想法的同學老師還可以通過真誠地表達對他能夠提出不同問題的勇氣的贊賞的同時為班里的其他學生樹立良好榜樣,從而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1.2通過對學生解答問題的點評,讓學生掌握學習重難點
在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當中,學生常常會在轉換長度單位時容易出錯,除此之外,由于初中物理學科的特殊性,在知識理解以及計算能力方面要求較高,對于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在初中物理的解題過程當中容易產生畏難情緒。為了改善這一教學現狀,給學科教學增添趣味,老師不妨讓學生通過自我發揮的方式上臺進行板書,以兩名同學自行出題并解答的方式向大家展示對長度換算問題的理解。當學生寫完之后,老師先不對題目的對錯做出評價,而是通過對學生對于問題的自我闡述,從而對于問題內容本身及學生的出題思維和角度做出相應評價。例如,其中一名學生選擇了具有小數的原始數據并進行了分米和納米之間的長度轉換,相對另一名同學所出的整數的毫米和納米之間的長度轉換具有較高的難度系數。因為該含有小數點的數字最終還需要以科學記數法的形式進行整理,而最后的書寫格式也是重點,通過對這兩名同學的解答進行規范性討論,其他同學對于換算方法有了更好地理解,因此,當下一組同學在黑板上板書時,其準確率、解題的規范性、自選題的難度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這表明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當中,不應該只專注于問題答案的對錯,對于學生解題思維進行公正恰當的點評也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二、通過問題引導,實現學生課堂知識啟發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問題引導作為重中之重,是線下教學中最基本、最廣泛的教學方法之一。作為優化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之一,適當的進行提問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開放學生思維的形式,引發學生的思考,調整思維的節奏并能夠在最大程度上與學生進行雙向的交流互動,從而加深學生記憶,在課堂教學中,更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導作用,旨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在具有理性認識事物的意識的基礎上,能夠更加正確、科學地找到答案。除此之外,教師通過提問能夠找到學生知識模棱兩可的關鍵。通過問題的正確引導,學生對于物理的學習興趣逐漸增加,在解答問題的同時能夠做到及時糾正知識盲區,達到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的效果。
結束語
總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以學生的進步和發展為基礎;在此基礎上,還要充分實現課堂的生活化,讓課堂成為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場景。除此之外,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不僅要通過問題解答的形式,還要依靠物理和科學思想的發展;因此,中學物理教學的有效性教學策略不能僅限于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和進步,還要在關注學生當前的學習發展水平的同時,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
參考文獻:
[1]賢良才.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初中物理翻轉課堂教學策略分析[J].中國新通信,2021,23(11):223-224.
[2]張國安.新時期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科教導刊,2021(03):161-162.
[3]王亞鵬.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實驗課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 考試周刊, 2020(A3):131-132.
[4]楊玲. 多媒體技術在科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 2019, No.98(01):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