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巧煒
【摘? ?要】? 學前教育是兒童教育的初始階段,受到了社會和高校的共同關注。為了培養更多學前教育行業的高素質和專業化人才,教師可以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來進一步優化教學,提高幼兒教育師資水平。本文針對當前“學前兒童科學教育與活動指導”課程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教師在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時應用的原則和具體實踐活動進行了深入研究。
【關鍵詞】?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學前教育專業
現階段,已經頒布了深化學前教育改革的相關條例,并在條例中明確提出教育部門加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實踐類課程建設的要求。這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學前教育專業的重要性,以及培養更多高素質學前教育行業人才的緊迫性。在一般情況下,學前教育專業五大領域課程都放在高等院校人才培養計劃的后期,這些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因此,教學難度較大。本文通過深入研究,分析了教師在“學前兒童科學教育與活動指導”課程中存在的問題,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課堂趣味性,進而提高教師教學質量。
一、翻轉課堂主要采用的教學模式
翻轉課堂這一新型教學模式最先起源于美國,其本質是“教師在課前給學生設立課堂任務,組織學生觀看教學視頻,讓學生按需查閱教學資料包,從中認識問題和發現問題;課中,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學習,解決遇到的難題;課后,適當拓展學習內容,豐富學生課外知識”。這種新型教學模式與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有著較大的區別。例如,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是教師先在課堂上為學生講解知識,課后再給學生布置作業,要求學生做專項課外練習,進而鞏固課堂知識。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則是教師讓學生在課前先行熟悉課堂內容,課中再與老師、同學互相交流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更為注重課堂互動性。有學者將這種課堂教學模式分為了三個階段,即學生體驗學習階段、學生對課堂內容進行學習階段以及意義建構階段,這三個不同的教學階段構建了翻轉課堂的主要教學模式。我國一些學者結合了自身的教學經驗,根據“學前兒童科學教育與活動指導”課程內容特點構建了適合我國學前兒童教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其中包含了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
教師在課堂上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可以給學生更多自主權,在課前,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新知識,課堂上,讓學生互相交流學習新知識,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課堂的互動性,對增強學生和老師的交流有重要意義。部分學者認為,翻轉課堂主要是學生在上課前先行觀看老師提前準備好的教學視頻,對教學內容有個大致了解,課中再做與上課內容相關的專項練習題以及課后作業等。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認識問題和發現問題,并及時與同學和老師一起解決問題。因此,翻轉課堂也被稱為“顛倒課堂”,是將學生與教師角色進行互換,且將傳統的先學習新知識、后消化知識的順序顛倒,重新規劃學生課堂時間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
二、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1.不能根據學生特點因材施教
目前,“學前兒童科學教育與活動指導”課堂的教學模式仍存在一些弊端,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根據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學前教育專業招生數量的增加,導致一些高校忽略了社會實際需求,盲目增加招生數量,學前教育專業班級人數過多,教學質量也無法得到保障。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性較強,學生必須保證一定的實踐練習,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幼兒的特點因材施教,才能從根本上達到教學效果。
2.學生在學習時的自主性較差
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較差,課堂學習效果不明顯。現階段,絕大多數高等院校還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活動。盡管這種教學模式有一定的可取之處,但已經跟不上社會發展的步伐。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使處在信息爆炸時代的大學生擁有極強的信息收集能力,涉及的課外知識的深度、廣度已經遠遠超越前人。在這種情況下,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勢在必行。因此,高等院校采用新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及課堂的趣味性。
3.缺少現代化技術的運用
翻轉課堂應與現代化教學設備相結合,才能發掘出其教學成果的最佳作用。就目前多數開設學前教育專業學校的技術設備而言,難以實現無線網絡的全覆蓋,難以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實時互動交流。另外, 翻轉課堂是建立在有足夠優秀的教學視頻基礎上,教學視頻的質量直接決定著學生是否有興趣繼續往下學習,但多數教師對視頻軟件的應用能力尚有欠缺,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提高數字化資源的使用率仍存在不少阻力。
4.學前教育專業教學脫離實踐
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存在脫離實踐現象。幼兒園通常會制定一套較為系統化的教學程序,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進幼兒園實踐或者參觀學習,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幼兒園的教學秩序,造成學生在校期間出去實踐機會極少。而且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日常學習任務繁重,學習壓力較大,出去實踐學習的機會少之又少。
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原則
教師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具體實踐過程中,為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應該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設立科學、完善的教學評價機制。
1.教師要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要做到以學生為主,圍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教學環節確定教學任務,與此同時,還要借助現代化的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上課積極性。除此之外,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在具體實踐中,要注意在每個環節都設立專門的學習小組,由小組成員負責本節課的學習任務,確保提高學習質量和效果。
2.學校要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
學校應該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同時要求將教師對學生的及時性評價貫穿在翻轉課堂的各個教學環節中。通常情況下,教師對學生的課堂表現不予以評論,會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反之,教師若是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即時反饋,學生在上課時就會充滿熱情,提高學習積極性,進而提高教師的上課效果。
3.優化學校現代化技術設備
為了方便學生在匯報自身學習成果時能夠得到教師的實時點評,學校應優化現代化網絡技術設備,做到無線網絡覆蓋校園,學校機房課余時間對學生開放,這些都有利于學生觀看教師的授課視頻并進行自主學習。教師也應加強自身運用現代化多媒體技術的能力,在錄制視頻之前結合教學內容,在錄制之后對微課視頻進行合理加工,提高微課視頻的整體效果,促使微課視頻有效運用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課下自主學習環節中。同時,讓學生對視頻的教學內容進行客觀點評,重點分析解決微課視頻教學中的難題,共同優化翻轉課堂模式下微課視頻的教學效果。
4.教師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高等院校可以考慮將學生的實踐課程作為實習訓練的一部分,這是因為絕大部分高等院校在設計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計劃時,制訂了許多學生實踐的環節,每學年學校都會安排學生集中外出實踐。所以,教師在安排課程時應該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繼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四、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具體實踐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與活動指導課程”作為教學的五大領域之一,學生需要學習的內容多且雜,教師的教學難度也相應增加。一般情況下,科學教育與活動指導板塊和五大教育領域中的其他板塊一樣,教師的教學內容會更加細化。例如,科學領域中就包含了十個操作板塊:觀察認識類科學活動以及認識時間和空間等。現在以“認識時間”為例,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的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來分析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的具體實踐。
1.課前準備。在課前開展課堂教學時,教師要提前找好教學所需要的資料,可以通過教材或者互聯網等多種方式搜集與上課內容相關的學習資料,提前熟悉和深入理解相關內容。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準備內容、形式多樣化的教學資源。搜集好教學資料后,教師再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根據課堂內容,給學生布置與之相應的學習任務,學習任務可以包含課堂學習目標、課文的重難點以及有效的學習方法等。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能夠為學生指明學習方向,提高學習效率。
2.課中教學實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本節課學習的重難點,通過提問的方式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鞏固課堂知識。例如,在“認識時間”的課堂上,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幼兒園大班和小班的小朋友在認識時間方面有何差異”等問題。教師的隨機提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達到突擊檢查學生學習效果的目的。此外,因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課程的實踐性較強,所以教師可以在課堂上以小組學習的形式,讓一部分學生模仿幼兒園老師,一部分學生模仿幼兒進行實踐練習,并對學生實踐表現進行打分,分數計入學生的綜合成績中。
3.完善課后流程。實踐練習完成后,教師要組織學生對各小組的表現進行點評,點評結束后,讓學生共同解決在實踐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完善實踐練習流程。最后,教師要讓學生在課后整理好自己重新修改過的課件發到班級群里,與全班同學共享。
綜上所述,翻轉課堂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與學生進行角色互換的新型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能夠增加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的溝通與交流,提高課堂互動性和趣味性。除此之外,教師在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根據學生的表現,及時對其進行反饋評價,以此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有效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任永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學前教育專業課程中的應用與思考——以“學前兒童科學教育”課程為例[J].教育觀察,2020,9(08):142-144.
[2]施琰茹.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驅動式”教學模式探究——基于卓越幼兒教師培養視角[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19,38(04):57-6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