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商業街對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的意義不僅僅局限于對于建筑物、道路、停車場的基本規劃跟布局來劃分商業用地,也不是單純的購物場所,而是給忙碌的城市人提供休憩、娛樂、聚會的室外活動空間。在商業街進行設計之前,設計師首先應該了解的是商業街軟環境設計有哪些基本原則。
關鍵詞:商業街;軟環境;設計原則;氛圍
1 以人為本原則
(1)滿足消費者的各類需求
人是各類設計的服務對象,做任何設計都是需要按照使用者的需求來進行設計。那么商業街的軟環境設計也需要遵循這一原則,在進行設計與規劃之前,需要充分考慮到使用者對于街道空間的各方面需求,保證商業街軟環境設計的服務對象是使用者群體,而不只是投資商的意愿或是設計者的審美。
(2)各類人群參與性的增強
商業街是城市居民公共的戶外空間,所有居民都有享受并使用它的權利,因此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需考慮到各類人群的特殊性,以防因為設計上的失誤而造成部分的市民可能無法進入或使用街道。例如殘疾人、老年人就是我們需要關注的對象,為了他們能夠更方便的在街道內活動,設計師就需要在街道內加入無障礙設計。從這些細節的設計與處理上體現出對特殊人群的關懷,以人為本的原則,使他們在街道中娛樂的時候也能感受到認同感。
(3)滿足不同人群內心層面的需求
不同的人群對于商業街空間的認知是不一樣的,那么相應的他們對于商業街空間內的內心需求也有所不同,這些需求包括有私密性、舒適性、安全性。商業街通過對商業街的布局形式、尺度空間、色彩質感等進行設計來營造出合適的軟環境氛圍,以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
那對于私密性的需求來說,不論是公共空間或是私密空間,人們都有私密性的需求,只是在不同的環境情形下,以及人群的性格差異性,這種需求而有所不同。越是開放的空間給人的私密感就越弱,反之,越是封閉的空間營造的私密感就越強,對于穿梭在街道中、暴露在人群里的人們,他們以參與活動觀看街景人群為樂趣,他們對于私密性的要求是最低的。而有一些希望能夠在一個舒適的地方,安靜的休憩聊天的人,為他們設計一些街邊的半遮蔽的戶外亞空間,也是對這類人群最好的關懷。即相對安靜,又不與街道景象脫軌,隨時能觀察街道里的活動。
2 尊重、繼承、和保護歷史的原則
(1)城市就像人一樣,擁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及魅力,有屬于自己的故事和文化歷史。一個地區的文化傳統需要漫長的時間積累跟歷史積淀形成,它代表著這個地方獨特的風情魅力跟歷史脈絡。司馬遷曾經說過,“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由于地域環境的不同、風景氣候的差異、社會發展進程的快慢,等等相互影響的因素,導致所形成的歷史文化風貌各具特色。
對于歷史的尊重和保護是商業街軟環境設計過程中必須貫穿始終的原則。在尊重歷史的基礎,如果能將歷史融入到設計當中,并運用設計的方式對其延續與發展,定能增加商業街的內涵積淀,使商業街的氛圍更貼近人們的內心。
(2)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從形成到發展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其中各大城市的歷史也是如此,經歷了多少時代的變遷,被烙上歷史烙印的建筑物被時間所保存下來,作為人們對城市記憶的印記。
為了城市的歷史脈絡能夠得到更好的延續,為了讓世人能夠不忘根本,了解城市的發展歷程,可有意識保留老的歷史建筑跟文物古跡,設計成現代跟歷史相結合的商業街形式,將軟環境的氛圍烘托以歷史底蘊為支撐。這種設計手法不僅能夠帶動那些已經沒落了的商業街的活力,又符合現代人對歷史的懷舊心情。
3 整體性原則
整體性原則是在商業街軟環境設當中相當重要的原則,對街道的整體形象,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商業街的軟環境的整體設計,不僅要給人的第一視角就能反映城市的個性特點,還要給來訪者明確清晰的道路布局,要有清晰的引導來明確街道的方向和所處的方位。對于設計的整體性要求體現在商業街軟環境眾多的細節處,例如店招、櫥窗、路燈、垃圾桶、指示牌等,他們的設計能夠有一個整體系統化的考慮,但是其中又可以在同一中尋求變化。成都的琴臺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街道兩側的建筑物的空間關系,色調搭配,以及材料的表現形式,都得到了統一的設計,但是在一些細節的處理上,如地面鋪裝的圖案又有細微的變化。這樣既確保了商業街軟環境的氛圍在整體視角上的統一,有能讓人們在細節的地方有不一樣的感受,而不會顯得死板無趣。
4 營造氛圍適應消費者心理原則
(1)商業街內部業態的種類跟分布情況對于招攬顧客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商業街如何合理的規劃其業態的布局,對于整個街道的消費環境的氛圍具有很大程度的影響,商業街相關產業的良性發展,刺激消費者的購物欲望,都依賴于是否有一個能引導消費者心理的軟環境氛圍。
(2)由于人的個性的多樣化,不同的消費者,他們的消費行為也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商業街想要營造出適合消費者心理的軟環境氛圍,就應該著手服務對象的內心需求來進行分析。人的消費行為差異性的存在主要是受兩個因素影響:地理環境跟社會階級。因此一個區域內的不同階級的生活生產方式的個性會直接影響到處于該區域地段的商業街發展。只有在設計的始終貫穿適合消費者心理的這一原則,商業街才能取得長久的繁榮。
5 可持續性發展原則
商業街能否取得長足的經濟效益并可持續發展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經濟因素的制約是在設計過程中必須考慮進去的問題,所以我們就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在設計之前,深入了解當地的自然氣候、地理屬性,水文條件等,在設計的過程中盡量避免對自然環境的破壞,運用合理的方式實現能源的高效利用,以最小的消耗實現最大的利益,追求商業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原則,既能滿足眼下人們的需求,又能做到放眼于后人的發展,是一種可長遠發展的模式。將此原則運用到商業街軟環境氛圍的設計當中,能做到對商業街戶外環境的尊重,以人與環境和諧相處為目的,使商業街能夠良性發展。
6 可識別性原則
一個可識別的戶外軟環境能夠很好的加強人們對商業街視覺體驗的深度,從而讓人們身處街道的時候有種安全感。通過街面標志上的點綴處理,各個界面的變化設計,來創造出舒適宜人的軟環境氛圍。
7 遵循景觀視覺連續性原則
舊街區改造的一些歷史街道,保留著一些有歷史烙印的建筑跟盛久遠名的老店,就像一副有故事的畫卷,會給商業街的軟環境增添文化內涵的氛圍。我們在對這些街道進行改造的時候,要注意對原有建筑面貌的保護,避免大規模的拆遷跟改造。街區內的景觀設計不僅要與周圍的自然景觀相呼應,還要與歷史文化景觀能夠相連續,使室內外空間的視覺景觀連續貫通。
作者簡介:韓小溪(1990.6—),女,漢族,湖北武漢人,武漢文理學院,講師,碩士學位,專業:環境藝術設計,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