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的強國之路上人民軍隊是重要的力量,他們是維護國家安全與穩定的堅實基礎,是我國國防事業的重要參與者和建設者。因此國家應該優待軍人,社會則要給予軍人足夠的尊重。我國相關法律對于退役軍人保障工作作出了明確規定,有效解決了退役軍人在醫療、住房等方面遇到的問題,為退役軍人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有效改善了軍人及其家屬的生活環境。
關鍵詞:新時代;退役軍人;保障工作;具體方法
中圖分類號:F24 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02.037
0 引言
伴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我國進入了全新的時代,原有的政策和法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變化無法滿足退役軍人的需求。為此我國相關部門和工作人員要全面掌握退役軍人的特點,退役軍人保障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制定科學合理的退役軍人保障工作方法,有效協調退役軍人的安置問題。
1 建立退役軍人事務部的時代意義
在社會發展中軍人是一種最具奉獻精神的職業,因此更需要社會各界人民的尊敬,進而增強軍人的榮譽感。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各國對退役軍人管理保障工作的重視程度大幅度提高。其中美國最早建立了退役軍人保障機構,并且成立了美國聯邦政府退伍軍人事務部,在其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促使軍人更快更好的融入了社會中,增強了軍人的社會責任感、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有效的穩固了軍心。同時俄羅斯政府部門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退役軍人保障法,明確規定了退役軍人和其家庭成員在社會保障方面的福利、待遇和權益等。在新的發展形勢下,我國政府建立了退役軍人事務部,展示出了我國領導人對退役軍人工作的重視和關注,為新時代背景下退役軍人管理保障工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礎。我國政府部門建立退役軍人事務部及時回應了社會的期待,極大的鼓舞了我國軍人的士氣,對于我國強國建設有著十分深遠的意義和重要的價值。
我國政府部門建立退役軍人事務部后有效融合了后勤保障部門職責、政治部門職責、軍隊干部轉業安置職責,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管理保障體系,實現了國家對特殊人群的集中和統一管理。
2 我國目前退役軍人的主要特點
2.1 文化素養不斷提升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我國軍人的文化水平和科學素養不斷增強。近幾年,我國政府將大學生作為義務兵征集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國現役軍官中大部分為大學生以上學歷,還有部分軍人為研究生學歷,接受過高等研究生教育,這使我國軍人綜合素質和學歷水平達到了社會較高水平。這些高學歷軍人在退役后希望為社會做出突出貢獻,期望在社會大環境中得到發展和轉型,進而嘗試自己想要的人生,充分發揮自身的價值。
2.2 對黨忠誠不斷加大
我國軍隊是在中國共產黨統一領導下形成的,在退役軍人中大部分為黨員,與其它行業相比他們長時間接受黨組織嚴格的教育。由于退伍軍人接受黨教育的時間較長,他們具有較強的奉獻精神、政治覺悟較高、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可以積極主動為國家分憂。在關鍵時期,他們會聽黨指揮,在新時代背景下退役軍人是黨和國家值得信賴的、堅實的支撐力量。
2.3 性格獨特勇于擔當
退役軍人在服役期間會經過十分艱苦的訓練,在日常訓練中也會養成良好的習慣。有的退役軍人會經歷戰爭,有的退役軍人則在惡劣的環境中得到一定的鍛煉,遇到困難他們會以實際情況為出發點,積極收集一些重要的情報信息,具有十分縝密的思考方式,在關鍵時刻退役軍人將會展示出自身的冒險精神,真正做到當機立斷。退役軍人經過長時間的磨煉會形成一種與普通人相區別的性格,他們敢于擔當,能夠積極推動相關事業的創新發展。比如海爾的張瑞敏、華為的任正非等成功人士,他們給予退役軍人極大的鼓勵,帶領退役軍人就業,為更多的退役軍人提供了良好的就業機會。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國執行指令性退役軍人安置政策。改革開放以后,我國政府實施經濟補貼政策,鼓勵退役軍人自謀職業。同時由于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社會保障制度越來越完善,越來越多的退役軍人選擇自謀職業。
退役軍人大部分為中青年,他們具有較強的年齡優勢,他們希望退役后在社會上有所作為。大部分軍隊的退休干部年齡在55歲左右,他們的身體健康,具有豐富的管理經驗,他們不滿足安逸的生活,希望發揮余熱。
3 新時代退役軍人保障工作存在的問題
在退役軍人保障工作和安置中,退役軍人保障管理機構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我國社會的進步,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退役軍人保障工作面臨的問題逐漸增加,這些問題具有較強的復雜性,其中包含政治制度、歷史遺留、實踐操作等方面的。這些問題相互滲透,如果工作人員不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將會嚴重阻礙退役軍人保障工作順利進行。
3.1 社會對軍人感情變淡
在長期沒有戰爭的環境下,傳統的愛軍精神已經逐漸被人們淡忘,人們一度追求拜金主義,這導致軍人的地位明顯下降。部分政府和工作人員錯誤的認為退役軍人是被部隊淘汰下來的,他們很難融入當今社會發展中,從而將退役軍人安置工作作為一項負擔,沒有從黨和國家的角度考慮,也無法滿足退役軍人的正面的、正常的工作訴求,這嚴重阻礙了政府與退役軍人之間良好信任關系的形成。
3.2 管理體制的不相適應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并沒有形成高度集中的退役軍人管理保障工作領導權,這會很難統籌相應政策,無法全面貫徹落實相應的保障工作,導致退役軍人管理保障工作無法滿足形勢發展的需求,也無法滿足退役軍人合理的需要,不能有效解決退役軍人面臨的問題。例如,我國政府通過降級的方式來安置轉業的干部,由于一些企業改制導致退役軍人失業,一些有戰功的退役軍人卻得不到完善的安置并且相應的優撫政策不能全面貫徹和落實。現階段,我國還有很多退役軍人得不到安置,經常會出現群眾性上訪的問題。我國退役軍人事務部成立以后相關制度、政策,各個部門間的協調和統籌仍然需要一段時間,一些長期存在的養老問題、工資問題、保險問題、醫療問題、住房問題等仍然需要通過完善相應的法律體系和創造良好的條件來解決。
3.3 退役軍人組織發展慢
與其它行業相比,我國退役軍人相互協助組織的建立速度明顯滯后。政府部門鼓勵建立基金會,但是由于管理缺乏規范性,功能不能得到充分發揮,影響力較小。雖然社會上有少數人對軍人有感情,他們愿意為退役軍人提供幫助,但是由于缺乏相應的組織和制度會導致他們很難做一些事情。
我國老齡化逐漸加快,與地方退休人員相比,軍隊退休人員的平均年齡較低,對于社會來說他們是十分重要的資源。世界很多發達國家都十分重視退休軍人在軍隊中的發展,他們聘用退休軍人采購物資,做質量監督工作等。而我國退休軍人完全可以憑借自身的工作經驗和較強的能力為我國強國戰略做出突出貢獻,但是目前我國關于這個方面的政策較少。
4 新時代推動退役軍人保障工作的方法
退役軍隊保障工作水平直接影響我國軍隊未來的發展。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國建立了退役軍人事務部為做好退役軍人保障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礎。為了更好的做好退役軍人管理工作,我們必須提出全新的工作思路,制定全新的措施。
4.1 加快建成新型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
4.1.1 建立統一服務保障體系
在退役軍人統一服務保障體系建設中要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重要指導,以建立退役軍人事務部為重要手段,強化黨中央對退役軍人保障管理工作的集中指導,使主要領導間保持良好的協作關系,鼓勵各個部門相互配合,要求地方政府負責,促使社會團體積極參與其中,將指導性與指令性的計劃有效結合在一起,廣泛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和指導。努力優化和統籌退役軍人管理工作職能,合理分配監督權、執行權、決策權等,要求退役軍人、社會團體有序參與并且有序銜接,進而為發揮管理保障體系功能提供重要的條件。除此之外,我國新成立的退役軍人事務部的主要工作職責是做好退役軍人管理工作,全面貫徹和落實與退役軍人保障工作相關的政策和制度。退役軍人保障工作的主要內容是管理,而服務則是不可缺少的部分。退役軍人事務部要通過開展社會團體互助活動、領導各個管理機構等來為退役軍人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4.1.2 注重工作的協調性
退役軍人保障管理工作內容主要包括:保障軍人軍屬權益、優撫安置退役軍人、深化退役軍人醫療改革等。這些工作與黨、國家、社會和個人息息相關,包含政治、經濟社會等多個方面。為此在做退役軍人保障工作過程中要樹立統一思想,有效協調各個行業的工作,從根本上提升工作效率,讓廣大退役軍人深刻的感受到自己在生活上有所依靠,在政治方面有著重要的保障。
4.2 完成建設堅持以人為本的工作導向系統
4.2.1 積極招募人才
繼續堅持做好退役軍人保障工作,制定完善的計劃安排軍隊中級領導到地方重要的崗位中,不斷完善地方高級領導結構,進而增強地方領導的國防意識,使他們形成正確的紀律觀念。安排一定數量的軍隊轉業干部進入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中,有效改善事業單位的人員結構,全面提升機關事業單位的專業素質和綜合能力。以士兵退伍工作為基礎,有計劃的選拔一定數量的退伍士兵進入到公安系統中。積極推薦一些優秀的士兵進入到我國大型的企業中,為國家相關戰略的實施提供重要的安全保障。
4.2.2 重視人文關懷
做好人文關懷工作,做好傷殘退役軍人子女醫療、教育、住房、就業等方面的工作,貫徹優撫政策,有效傳承尊崇英烈的風尚,促進社會更加美好和諧。以抗美援朝、珍寶島自衛反擊戰等戰役的退役軍人為重點,積極給予醫療幫助,實施家庭關懷,強化就業支持,為退役軍人提供生活保障。
5 結論
新時代我國退役軍事部的建立為退役軍人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重要保障。為了更好的做好退役軍人保障工作,各個部門需要共同協調,積極響應黨的號召,以當地實際情況為出發點,組織開展對退役軍人及家屬的關懷活動,給予他們精神上的支持和心靈上的鼓勵。
參考文獻
[1]薛亞.新時代做好我國退役軍人管理保障工作初探[J].國防,2018,(08):12-16.
[2]董鳳輝.新時代做好退役軍人管理保障工作初探[J].現代經濟信息,2019.
[3]王志明.做好軍轉干部進高校專項培訓推動新時代退役軍人工作取得新進展[J].中國人才(下半月),2018,(06):6-8.
[4]孫嘉悅.構建新時代退役軍人權益保障法規體系的幾點思考[J].國防,2019,(11).
[5]方永祥.奮力開創新時代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工作新局面[J].中國人才(下半月),2019,(05):14-15.
[6]于京天,郭靜.加強部際協同系統開展退役軍人教育培訓——國際經驗與本土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22):38-43.
[7]孔倩.關于我國《退役軍人安置法》立法的幾點思考[D].濟南:山東大學,2019.
[8]崔成,王艷濤.新時代退役軍人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研究[J].行政管理改革,2019,(7).
[9]傅寶勝,高建偉.做好退役軍人管理保障工作應確立的幾種新理念[J].國防,2018,(09):58-60.
作者簡介:朱文娟(1984-),女,漢族,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