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芬玲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占據了很大一部分,教師在教學時,也要注重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以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并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不斷更新,為提高學生閱讀學習的質量,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做好準備。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語文學科作為小學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對于學生未來的教育學習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而小學語文閱讀則是語文學科中的一大重點,一直以來得到了學校和教師的重視。良好的閱讀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同時也能夠側面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語文教師應該采取合理的措施和手段來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充分發揮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但是,當前對于如何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研究還十分有限。本文首先分析了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意義,在此基礎之上指出了當前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最后針對當前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和建議,以期能夠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雖然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得到了更多的關注,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難。新課標將小學分成了高、中、低三個階段并明確了每個階段的閱讀教學目標,但部分教師并沒有結合學生特點及教學大綱要求來合理安排閱讀教學的內容,且一些教師深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并沒有完全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講授式為主的課堂限制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并不利于學生思維與能力的發展。閱讀教學的方法較為單一,教師缺乏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并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更別提引發學生在情感上的共鳴,學生的閱讀興趣與熱情沒有被充分調動起來,閱讀教學的效率與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部分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時并沒有針對閱讀方法進行詳細的講解,學生只是不斷進行閱讀練習卻沒有總結規律,學生的閱讀能力并沒有得到實質上的提升。學生自身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閱讀教學的順利進行,一方面小學生活潑好動,較高年級學生而言,其注意力集中能力以及自控力相對較差,難以全身心地投入到閱讀中,另一方面由于受到自身身心發展水平的限制,部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較差,在閱讀過程中常常會遇到各種困難。
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
(一)強化朗讀,在感情誦讀中品味語言的魅力
朗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這里的朗讀并不是所謂的毫無目的和要求的大聲嚷嚷,而是讓學生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實現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思想感情。然而真正能讀出感情來并不容易,需在朗讀技巧上作必要的適當的指導,如停頓、輕重、緩急,語氣等等。但這些指導不可能課課皆有,次次具備。因此,要精心選擇朗讀訓練點,每次訓練有個側重點,錘錘敲打,錘錘有聲。
如《秋天》中的一串兒化音詞匯:“腳印兒、稻穗兒、蟬聲兒、牛兒羊兒、紅著臉兒……”這些詞匯讀好了,秋天的活潑可愛、動物植物們的淘氣頑皮都淋漓盡致再現了出來。同時也能夠領略到兒童詩歌語言活潑,充滿童趣的文體特點。朗讀指導好了可以達到“以情帶聲,以聲傳情”之功效?!按笾樾≈槁溆癖P”,叮當有聲,錯落有致,讀出了語言的韻味,讀出了語言的音樂美。同時,學生一旦掌握技巧后,將舉一反三,極大地提高閱讀教學質量。
(二)利用媒體教學資源、建立生動直觀形象
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變得更具有趣味性,為學生建立了一個更加生活化的教學場景,音視頻等多媒體資源給予學生更加直接的視聽刺激,通過給課文配圖等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課文內容并體會作者情感,從而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知識的積累以及能力的培養。
以《黃山奇石》一課為例,對于這種以“自然風光”為主題的課文,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音樂及圖像資源創設更為生動的學習情境,為學生展示黃山景色的視頻以幫助學生初步了解黃山奇石的大致形象與相關特點,進而在后續的學習過程中能夠在直觀形象的基礎上對文章進行更為深刻的理解,感受不同標點符號所表達的語氣,從而結合上下文以及已有知識經驗準確把握文章中心思想。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為學生講解閱讀的技巧,在范文中積累寫作素材并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進而使閱讀教學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三)結合課外相關讀物、促進小組合作閱讀
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深入了解學生的喜好,在充分結合教材內容的基礎上為學生挑選更多適合這一年齡階段特點并具有一定教育指導意義的課外閱讀材料,不僅補充了學生的知識盲點,同時還針對理論課程進行了延伸教學,對開闊學生視野、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為閱讀課程設置更多的課時,適當開展小組合作閱讀活動以充分體現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以《守株待兔》一課為例,小學語文教師先為學生布置合作學習的任務,獨立閱讀全文,學習小組自主分配不同成員分別完成生字生詞查詢、語句段落理解以及中心思想探究等不同任務,最后可以開展角色扮演活動針對經典片段進行重演以增加閱讀教學的趣味性,引導學生對故事內容及內涵、作者表達的中心思想等問題進行深刻思考。教師應當對學生合作學習的結果給予一定的評價,總結寓言的特點及寫作方法,教會學生抓住重點詞語了解故事內容,從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三、結束語
小學語文始終是一門語言類學科,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閱讀基礎才能學好這門學科,為此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也逐漸受到了學生家長、社會大眾以及學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閱讀教學的效率及效果一直無法有效提升,為此,本文分別從教師及學生角度深入分析目前小學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以具體教學案例探討了明確教學目標、利用多媒體資源以及小組合作學習等有效策略的具體應用,希望可以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更加順利的開展。
參考文獻:
[1] 柳巧玲. 論小學語文中高年級閱讀教學隨文練筆設計策略[J]. 中學生作文指導, 2021(7):1.
[2] 徐麗麗. 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智慧課堂閱讀教學策略[J].? 2021(2020-24):55-56.
[3] 殷偉清. 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高年段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