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賢克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的發展,對語文學科越來越重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占據大量的百分比,閱讀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教師也應該重視起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掌握語文閱讀的方法,從而培養學生能夠擁有良好的語文閱讀習慣。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與人文性很強的學科,也是其他學科教育的基礎。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也是教學的重難點部分。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新課標指出,語文閱讀教學重點應放在文章的理解、體驗、思考以及感悟中,讓學生通過閱讀學習得到豐富的思想與情感,啟發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心靈的成長。為此,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創新與優化教學形式,通過有效的教育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從而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與核心素養的發展。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
首先,學生的學習方式需要得到改進。我國現在的小學語文教學還是比較傳統的,大多數都是教師根據學情和教學目標進行講課,這樣學生每天這樣上課,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文跟日常生活是相互聯系的,學生的生活、學習都離不開語文,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上進行創新、變革,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方式,增加學生興趣。
其次,教師的專業素養需要提升。我國目前教師在進行教育教學活動中,依舊是采取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對書本上的內容進行講解,這樣就會導致一種狀態,教師自顧自地進行講解,學生枯燥、乏味地聽講,學生和教師之間缺乏溝通、交流、互動,不利于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情感養成。與此同時,教師的學習時間也是局限的,他們每天需要備課、講課,利用下課時間進行自我提升,現在教學內容也比較復雜,這就需要教師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這樣才能讓學生了解更多的新知識。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教學策略
(一)合理創設教學情境,設計相關問題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抓住小學生心理特點進行教學,教師要不斷豐富語文閱讀的教學內容,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置一定的情境,從而讓閱讀教學內容變得鮮活,使語文閱讀課堂不再沉悶,從而使學生學習產生動力。在教師進行提問時,也能引發學生的思考,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使學生提高思維能力。
比如,在教學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課文《賣火柴的小女孩》時,教師已經在前面讓學生進行小組學習,并結合文章內容發表自己的體會。教師可以根據這篇課文的情境進行提問:多么可憐的小女孩!同學們如果這個小女孩來到中國,來到你們的面前,你們會對她說些什么呢?這時,學生們紛紛表示出了對于小女孩的關心與同情。在學生回答之后,教師可以進行總結:老師真的很高興,因為我發現很多同學都是具有愛心的,小女孩知道了一定會感到開心的,那么同學們通過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賣火柴的小女孩》這一文章,相信大家通過一節課的學習也掌握了文章的主旨內容,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在街頭,小女孩雖然死了,但是嘴角卻微笑著,通過擦火柴的美好幻想與現實生活形成了對比,通過這篇文章表達了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深刻同情,和對當時社會的不滿。學生通過教師的總結掌握文章的主旨,從而能夠與文章表達感情產生共鳴,使教師能夠完成教學目標。
(二)利用教學輔助工具,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為了能夠豐富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多媒體能夠使書中死板的閱讀文字變得生動和鮮活,從而使學生產生興趣。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制作PPT,或者播放視頻和動態圖片,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當學生觀看視頻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播放的視頻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要善于利用身邊的資源,使多媒體能夠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發揮最大的作用。
比如,在教學部編版二年級上冊第八單元課文《紙船和風箏》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這樣一個畫面:每天清晨,小小的紙船把親切的問候帶給了小熊,每天傍晚,美麗的風箏把深深的祝福帶給了松鼠,小紙船和風箏讓它們成為了好朋友,正當它們沉浸在這幸福中,但是它們卻哭了。通過這個片段的播放,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們發表自己在看完這段的想法,學生:它們肯定是因為吵架了,誰也不理誰了。教師:那么你們以后和自己朋友吵架了你們怎么做啊?只要大家有一顆真誠和寬容的心,就會守護你們彼此的友誼。教師在總結之后,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們播放一首《朋友》,讓學生能夠明白只有相互珍惜、有一顆真誠的心,才會交到好朋友。
(三)結合課外相關讀物、促進小組合作閱讀
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深入了解學生的喜好,在充分結合教材內容的基礎上為學生挑選更多適合這一年齡階段特點并具有一定教育指導意義的課外閱讀材料,不僅補充了學生的知識盲點,同時還針對理論課程進行了延伸教學,對開闊學生視野、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為閱讀課程設置更多的課時,適當開展小組合作閱讀活動以充分體現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以《守株待兔》一課為例,小學語文教師先為學生布置合作學習的任務,獨立閱讀全文,學習小組自主分配不同成員分別完成生字生詞查詢、語句段落理解以及中心思想探究等不同任務,最后可以開展角色扮演活動針對經典片段進行重演以增加閱讀教學的趣味性,引導學生對故事內容及內涵、作者表達的中心思想等問題進行深刻思考。教師應當對學生合作學習的結果給予一定的評價,總結寓言的特點及寫作方法,教會學生抓住重點詞語了解故事內容,從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三、結語
總而言之,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教師要意識到閱讀教學的重要性,深入了解學生的閱讀學習情況,積極轉變教育形式,激發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并采取有效的方式提高閱讀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語文綜合能力,使學生逐漸形成適應社會發展的必備品格與能力。
參考文獻:
[1] 振能韋.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模式的應用研討[J]. 教學方法創新與實踐, 2021, 4(1):99.
[2] 孫建鋒. 高品閱讀教學的三個層級——統編教材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扁鵲治病》創課例談[J]. 教師博覽:中旬刊, 2021(3):3.
[3] 柳巧玲. 論小學語文中高年級閱讀教學隨文練筆設計策略[J]. 中學生作文指導, 20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