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我國的信息技術不斷地發展,能夠涉及信息技術的領域也越來越廣泛。小學語文是學生剛剛進入語文學習階段的時期,要想激發學生對語文閱讀的學習興趣,增強課堂的活躍氣氛,讓學生能夠愛上語文閱讀,更好地學習語文閱讀,就需要教師積極有效地運用信息化教學。信息化教學能夠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的效率,拓展小學生的閱讀視野,激發學生想象力,活躍課堂的氣氛,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運用
小學語文是日后初高中語文的學習基礎,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要從學生的小學階段開始。小學語文中的閱讀占比很大,學生閱讀能力掌握的情況也會影響語文作文方面的進步,原來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信息化教學通過信息技術以及現代網絡的運用使學生能夠獲取更廣泛的信息。信息化教學采用更多樣的方式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利用圖片、文字、音頻和視頻相結合,給學生傳達更直觀、更有趣的信息,讓學生對小學語文閱讀不再反感,對語文閱讀課堂充滿興趣,能夠更好地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
一、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常用的信息化教學手段
(一)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能夠非常直接地讓學生看出閱讀材料的大致內容,能夠把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和思想感情直觀地表現出來。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僅適用于閱讀材料的分析,也可以讓學生進行討論和歸納總結。小學生的理解能力還不夠完善,這樣直觀的思維導圖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并且在腦海里加深印象。久而久之,學生再看到閱讀材料的時候,心中也會自然而然地出現思維導圖的框架,這種信息化教學方式能夠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二)PPT課件
PPT課件是目前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運用最廣泛的一種信息化教學方式。并且PPT課件的制作相對于其他方式而言,也比較簡單,不會給教師造成太大壓力。這種方式能夠直接被教師控制,根據課堂教學的進展,進行自由轉換。教師也可以在課下把課件發送給學生,讓他們可以更好地回憶課堂知識,總結課堂教學內容。
(三)“微課”
“微課”可以利用簡短的時間展示出最重點、最核心的內容。使學生能夠在瑣碎的課余時間加強對閱讀材料核心內容的理解。微課給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條件,能夠被永久保存,讓學生隨時找到學習資料。經常運用“微課”,可以使教師在制作微課的過程中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現代的信息化教學手段,不斷地進行反思和改進,使“微課”的教學質量不斷提高,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
(四)教學信息平臺管理
這樣的管理平臺可以用數據進行分析學生的作業上交情況,完成作業的效率情況,提交作業的正確率情況,還有對于學生錯題的正確解析,讓學生都能直觀地看到自己的表現,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看到全班的提交情況,自己就會下意識地準備提交作業。平常都是教師監督催促學生交作業,不僅加大了教師的工作量,學生聽久了也會覺得厭煩,但是如果是系統提示學生交作業,不僅減少了教師的工作量,而且也會讓學生提高交作業的意識。教師可以設置隨機題目,讓每個學生的作業都是不同的,可以很好地減少學生抄作業的現象,養成自主答題的習慣,日后也會改善抄作業的陋習。這一平臺上的客觀題可以系統批改,使得教師的課后批改作業壓力減小,留出更充足的時間精心備課,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后效率的提高有很大幫助。
二、 信息化教學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好處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把抽象的語言文字轉化為形象生動的圖片動畫,使得語文閱讀課堂更加豐富多彩,語文閱讀學習更加有趣,讓小學語文的學習也跟上時代的發展,向著越來越好的方向前進。
(一)激發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是厭倦的,一張張的閱讀卷子,密密麻麻的文字讓學生的心理壓力很大。教師只通過板書和表達使學生很難想象,很難對語文閱讀產生興趣。而小學生對于信息技術教學方式有很強烈的新鮮感,他們會迫不及待地嘗試新的教學模式。教師通過視頻、音頻和動畫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使他們的積極性越來越高,小學語文閱讀的課堂效率也隨之提高。
(二)培養學生的想象、創新能力
小學生的年齡很小,他們會有許多天馬行空的想象。通過信息化教學方式教學,讓他們的思維能夠隨著視頻和動畫不斷發散,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學生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他們的思想不會受到客觀因素的束縛,能夠放飛思緒,盡情想象、大膽創新。在一張張圖片、一段段動畫的指引下,一點一點地發揮想象力,一步一步地創新,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豐富課堂內容
小學語文需要學生長期不斷地積累語文相關素材,如果教師給學生布置任務讓他們積累課外知識,可能會有很少一部分學生完成。但是通過信息化教學手段,教師可以在備課時找好相關素材,拓展相關知識,豐富課堂內容,學生跟著視頻和動畫更容易接受這些拓展的知識,在不知不覺中,拓寬了學生的視野,積累了許多優秀素材。說到信息量,網絡上的信息量是最大最全的,基本上所有的信息都能夠在網上找到,省時省力,又生動形象,使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越來越豐富多彩。
三、 信息化教學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有效運用的方式
(一)運用信息化教學,激發語文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語文閱讀的最大動力。小學生喜歡有趣、活躍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多多利用新媒體教學,給學生打造良好的視聽效果,可以用更多的圖片和動畫來吸引學生的注意,讓枯燥乏味的小學語文閱讀材料轉化為人物動畫,讓小學語文閱讀學習能夠像看動畫片一樣有趣,激發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
(二)運用信息化教學,創設語文閱讀情境
小學語文閱讀材料中存在著許多唯美意境,在客觀因素的影響下,學生很難想象和理解材料中的意境畫面。小學語文閱讀中,想象意境是輔助學生理解文章的重要部分。教師可以運用信息化教學,創設出恰當的語文閱讀情景,讓學生進入情境中,才能讓學生感同身受,激發學生的想象,進行更深入的思考。
(三)運用信息化教學,緩解閱讀緊張氣氛
學生在進行語文閱讀理解時,面對密密麻麻的文字,很容易神經緊張,他們不能放松自己的思維,不利于進行對文章內容的深層思考。教師可以在上課前的幾分鐘時間或者是大多數同學緊張疲勞的時候播放一段優美的輕音樂,讓優美的韻律緩解課堂上的緊張氣氛,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思考環境,使得學生的思維得以發揮。
(四)運用信息化教學,開闊語文閱讀視野
信息化教學能夠更廣泛地搜集材料,為學生提供優越的語文學習條件。現如今的多媒體儲存量大,能夠容納大量的語文閱讀資源,隨時給學生提供參考。再加上生動形象的朗讀,讓學生開闊自己的視野,不由自主地學習多媒體中的優秀范例。教師可以在課前精心準備PPT課件,通過課堂上的信息化教學,圖片、文字、動畫、音頻的轉換,開闊學生的語文閱讀視野,使學生積累更多的語文閱讀素材。
(五)運用信息化教學,啟迪語文創新思維
小學生的理解能力還不成熟,信息化教學中的思維導圖能夠使學生對小學語文閱讀材料理解更加清晰,在此基礎上,不斷地加深思考,豐富自己的想象,不斷產生新的想法,迸出新的火花。小學生更有靈性和創造性,不能束縛他們的想象,也不能讓他們進行機械性地學習,要讓學生不斷地發掘自己的潛力,讓他們的創新思維有足夠的發揮空間。
(六)運用信息化教學,促進學生合作學習
教師可以在多媒體管理平臺上發布頭腦風暴,讓學生能夠在里面自由評論。平常的課堂時間本身就很緊張,不能讓每位學生都站起來發言,但是發言的往往只有幾個學生,其他學生沒有參與到其中來。發布頭腦風暴可以用更短的時間,讓學生同時發言,每個人都能參與到其中。每個同學都能看見彼此的發言,能夠更有效率地使學生互相交流,互相學習。
教師也可以在管理平臺上設置答疑討論,讓學生能夠自由發表自己不明白的問題。其他的同學包括老師都可以回答提問的同學,不僅使有問題的同學解開了謎團,也讓回答的同學鞏固了對知識的理解,加深了知識點在腦海里的印象。有很多學生不好意思向別人請教問題,這種答疑討論的方式可以使這類同學更好地解決自己的問題,也使學生之間的距離更近,能夠更好地交流和討論,合作學習,共同發展,共同進步。
(七)運用信息化教學,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教師可以運用信息化教學,帶有針對性地布置學生的語文閱讀作業,并且讓學生根據網絡上的正確解析修改錯誤答案。通過信息化教學方式獲取語文閱讀相關信息非常簡單、方便,而且獲取到的相關教學信息非常詳細、全面。學生在根據這些獲取到的信息自己修改錯誤答案的過程中,是他們自己進行獨立思考和自我反思的過程。小學語文閱讀理解需要學生有較強的獨立思考能力,對于不同的小學語文閱讀材料,能夠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學生自主地完成作業并修改自己的錯誤答案,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有很大幫助。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逐漸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提高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
四、 結語
小學語文閱讀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緊密影響著學生的寫作能力,在語文學習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信息化教學模式是目前最豐富、實用的教學手段。兩者恰當地結合,才能夠使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教學錦上添花,讓小學語文閱讀的課堂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參考文獻:
[1]宗靜.淺談信息化教學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3):7.
[2]邱春瑰.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5).
[3]馬淑賢.淺談小學語文傳統教學和信息化教學的有機整合[J].課外語文,2018(9).
[4]張燕.另辟蹊徑談教學——電子白板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學苑教育,2018(3):37.
作者簡介:
孫娟娟,安徽省亳州市,安徽省亳州市利辛縣城關學區逸夫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