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良
摘要:在小學階段開展音樂教學可起到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效果,有利于其全面發展,但就目前情況來看,因重視程度不夠等多種因素影響,目前小學音樂教學的開展并不順利,總體效果不佳。隨著新課改深入,為了保證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性,使其提升綜合素養等效果得以充分發揮,教師必須要采取更為有效的教學手段展開教學,音樂游戲符合小學生的特點及小學音樂學科的要求,具有可行性,遂于下文對小學音樂教學中音樂游戲的實施措施展開探討,望有所幫助。
關鍵詞:音樂游戲;實施措施;小學音樂教學
一、引言
在小學時期,音樂是一門重要學科,對小學生提高綜合素質方面具有幫助作用,可發揮潛移默化的啟蒙效果,因此實施音樂教育極為必要。但音樂這門學科具有復雜性及多元化的特點,而小學生則存在注意力無法長期集中、天性愛玩、好動等問題,二者存在的沖突較大,造成小學音樂教學的質量及效果并不理想。基于上述情況,小學音樂教師必須要加以重視,結合學生的特點與音樂教育的要求采取有效的措施開展教學,音樂游戲更符合小學生的天性,將其實施于小學音樂教學中具有可行性,能夠做到寓學于樂。
二、目前小學音樂教學中的不足之處
小學屬于啟蒙時期,該階段的教育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有效的音樂教學能夠起到陶冶情操、塑造審美及促進智力發展的作用,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對其今后的學習有著極大幫助。但就目前情況來看,小學音樂教學中仍存在一些不足,造成其應有效果難以充分發揮,總結如下:
(一)缺少音樂基礎
音樂屬于藝術學科,這門學科要求其學習時學生應具有音樂知識方面的基礎,但就實際情況而言,除了少部分學生外,大部分學生都缺少音樂方面的基礎,導致其學習音樂時往往較為吃力,該情況在高年級更為明顯,此時學生已經認識到學習音樂的作用,但因自身基礎較差的原因而影響到學習效果,會打擊到學生的積極性。
(二)缺乏自信
音樂這門課程要求學生在課堂上表現自己,但受到多種因素影響,一些小學生的自信心不足,導致在進行聲樂學習及演唱環節時其存在不敢開口的情況,而課后其往往沒有練習的機會,即使練習效果也往往并不理想,最終造成惡性循環,學生的自信心進一步下降,更加不敢開口,影響到音樂教學的效果,甚至會對其心理健康造成影響[1]。
(三)教學模式較為落后
目前很多小學音樂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往往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即教唱法,教師演唱,學生通過傾聽與模仿來學習其中蘊含的技巧等,這種方式雖然可以調動學生的聽覺與視覺,但會將學生置于被動地位,學生缺少自主空間,影響到其思維發展,積極性往往不高,甚至會出現消極或排斥情緒,最終影響到教學效果。
三、小學音樂教學中音樂游戲的實施措施
(一)情景表演游戲
小學生通?;顫姾脛?,結合這種特點實施音樂游戲能夠讓其將天性釋放出來,通過情景表演游戲則能夠將音樂所描述或類似的場景表現出來,在表演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到歌曲中的情感,激發其對音樂學習的興趣,進而提升學生參與到音樂教學活動中的積極性,進而提升音樂教學效果[2]。
舉例說明,在開展花城版二年級上冊《溫暖的家》這節課教學時,這首歌曲描述了所有人都有一個溫暖且和諧的家庭,展示了家庭的溫暖,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通過引導的方式使學生能夠理解家庭的概念,讓其初步感受到歌曲中所要表達的情感,然后開展情景表演游戲,即為學生描述一個日常生活中的家庭場景,讓學生扮演場景中不同角色并展開表演,在這個過程中使其感受到家庭帶來的溫暖,進而感受到父母及親人的愛意,在學生體會到這種情感之后,讓其帶著這種情感進行音樂學習,能夠更好地感受到歌曲的內涵,并與作者達到情感共鳴,進而進行歌曲演唱,達到音樂教學的目的。
(二)歌詞接龍
在科學技術與網絡技術發展的影響下,學生可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很多歌曲,其音樂方面的知識面得到拓展,這也為歌詞接龍這種音樂游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通過歌詞接龍能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自己的音樂功底與知識,并取得成就感,能夠更為主動且積極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保證音樂教學的質量。
舉例說明,在開展花城版四年級上冊《我愛中華》這節課教學時,在開展教學活動前,教師需要認識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主要為三點:一是通過音樂游戲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歌曲;二是通過音樂游戲使其了解歌曲的音調和節奏,能夠了解到強弱聲;三是激發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能夠進行自我表現,并和其他同學合作完成歌曲。明確目標后即可開展音樂游戲活動,教師以這首歌曲的某段歌詞進行起頭,學生則根據歌詞的最后一個字作為開頭進行演唱歌曲,如“華”、“麗”、“大”、“化”等,只要讀音相同即可,通過這種方法能夠充分調動課堂氛圍,讓學生在開心愉悅的狀態下完成歌曲學習,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更好地掌握歌曲。
(三)競賽游戲
小學生通常具有表演欲和好勝心,基于這種特點,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時可應用競賽游戲,這種方式不僅能夠拓展教學的多樣性,為學生表現自身音樂才能提供空間與平臺,同時可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使其更加主動且熱情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能夠讓學生在競賽中不斷成長,使其整體音樂素質有效提升[3]。
舉例說明,在開展花城版二年級下冊《沒有祖國哪里會有我》這節課教學時,教師在完成教學活動后,可為學生介紹這首歌曲的內涵及思想,通過背景介紹等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以此為基礎開展競賽游戲,開展方式及內容可有多種類型:一是以《沒有祖國哪里會有我》這首歌曲展開競賽,選取一段歌曲讓學生進行演唱,由教師及學生組成的評判小組進行評價;二是仍以這首歌曲展開競賽,但可擴充競賽的內容,除了歌曲演唱外,還可增加樂器、舞蹈、樂感等;三是以愛國歌曲為主題,開展大型競賽活動,這種競賽游戲花費的時間、成本及精力較高,需要由學校進行組織方可完成,但其效果也更加理想,能夠有效加強學生的音樂能力,提高其演唱技巧等,同時能夠加大學生的重視程度,使其產生榮譽感。此外這種方式還能夠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可提高其綜合素養,而家長的觀看則能夠拉近親子關系,可謂一舉多得。
結束語:
在整個系統教育中,音樂教育貫穿始終,而小學時期的音樂教學則是基礎階段,對學生今后的學習有著極大幫助,實施小學音樂教學的目的是將小學生對音樂欣賞及感知的能力激發出來,同時將其音樂天賦挖掘出來。為了確保小學音樂教學能夠發揮上述作用,小學音樂教師需要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完善,通過新媒體等技術展開游戲,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即為音樂游戲,如此方可讓學生產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推動小學音樂教育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應松.探討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國際教育論壇,2020,2(7):97.
[2]徐鳳蘭.在音樂中游戲,在游戲中學習音樂——議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2021(4):190-190.
[3]張蓓.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實施音樂游戲的探討[J].2021(2019-14):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