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勤飛
【摘要】數學是一門實用性、綜合性、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因此,在知識學習中不可僅重視知識的傳輸,同時還應強調學生能力的提升。閱讀能力作為學生的一項基本能力,是學生展開學習活動的重要能力,因此,教師培養學生數學閱讀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閱讀教學;策略分析
一、淺談小學數學閱讀教學的優勢
1.創建數學教學課堂,強化學生數學學習的效率
數學學習活動的初級階段即為小學階段,此時,學生思維能力為低級發展階段,若教師經常培養促使學生具備相應的閱讀能力,學生則可自主展開學習、思考活動,學生數學思維能力不斷強化,對學生數學創新思維的養成也可產生重要意義,借此可為學生數學學習活動的展開創造條件,促使學生可針對數學知識形成深層次理解,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率、數學學習質量,有助于高效課堂的構建。
2.掌握教材內容,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分析小學階段學生特點發現,學生因年齡較小,使得自身理解能力較為薄弱,尤其表現在數學學習活動中,學生接觸抽象的數學公式、數學概念、數量關系時無法理解,學生經教師講解后難以切實掌握,為此,要求學生需具備相應的閱讀能力,學生只有具備閱讀能力方可對數學題目題意、教材內容加以理解,學生學習興趣得以保持。
二、關于小學數學閱讀教學的策略分析
1.倡導學生樹立學習信心,增強數學閱讀意識
很多學生在做數學題時,還沒有清楚地看到問題,就急忙開始解答,結果犯了很多錯誤,步驟也很不完整。長此以往,學生沒有取得進步,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對學習失去信心。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并樹立信心,教師應經常提醒學生,在平時的課堂作業和家庭作業中,注意滲透數學閱讀意識,逐步養成良好的讀題習慣。當學生遇到問題時,教師應指導學生先認真閱讀問題加以思考,對于一些不清楚的問題應該多閱讀幾次。
2.構建數學問題情境,提升學生閱讀熱情
作為一門高度專業化的學科,數學的閱讀與其他學科的閱讀明顯不同,數學閱讀內容主要包括教材例題、解題過程、圖形、符號、表格、數學家的介紹、相關概念的表述、相關定律的來源,以及知識的補充等。教師可以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閱讀的熱情。
(1)用該話題引出新的課程內容,并進一步提出相關的問題,讓學生自主閱讀尋找結論。
(2)拋出學生熟悉或感興趣的話題,在課堂開始時引起他們的注意。
(3)通過幻燈片演示或實際操作來驗證結論,以便學生更深入地掌握這部分內容。值得注意的是,產生問題的情境必須符合教科書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這就要求教師事先進行充分的調查和準備。
3.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閱讀時間
在小學教學中,教師應安排好學生的學習和休息時間,特別是在數學課堂上,教師應充分發揮閱讀教學的作用。無論教材對數學知識做了什么安排,我們的數學閱讀教學都不能流于形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他們足夠的文本閱讀時間,以使學生在閱讀后能夠反思教材中的知識結構,并理解其中蘊含的數學思想和思維方法。
4.拓展閱讀探討活動,強化學生閱讀思維
在數學學習活動中,閱讀的基本載體即為教材,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以教材內容為中心實施閱讀引導,引導學生依據閱讀經歷開展學習探討,推動閱讀能力的逐步形成。針對小學生而言,此階段學生具備較為發達的直觀學習思維,因此,教師可將多種直觀操作手段應用至教學活動中,實現學生閱讀熱情的調動。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以文字、動畫、視頻、圖片等方式完成文本的展現,為學生展開閱讀活動提供條件。數學教材均具備固定內容,因此,教師引導學生開展閱讀探討活動時,應展開閱讀探究,以此為基礎,探尋閱讀切入點,實現學生閱讀思維的調動。
5.正確指導學生讀題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讀題習慣
良好的讀題習慣對小學生解數學題非常重要。但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經常發現學生犯一些低級的錯誤,其原因主要是學生在答題時沒有理解題意,小學生做題時,題目還沒有讀完就開始做題,導致一些簡單的題都會做錯。針對這一現象,教師應教會學生正確的讀題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讀題習慣。首先,在著手解題之前,先把問題通讀一遍。其次,對看完后不懂意思的問題,要多讀幾遍。最后,在解題前大概分析題目的類型。
6.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把握,增強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綜合素養
通過將課本學習與課外閱讀有機結合,學生可以增強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數學思維能力和綜合素養。如果學生的數學閱讀僅限于教科書,那肯定是不夠的。因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課外閱讀的內容需要與課堂知識聯系起來。課外閱讀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每周安排一堂課,鼓勵學生分享課外知識,并對優秀學生采取獎勵措施。
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重要目標即為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需以教材內容為參考實施閱讀引導,展開閱讀探究,以數學問題為中心展開閱讀解析,僅有如此,方可實現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教學活動中,因受多種因素制約,使得學生閱讀活動中存在諸多問題,因此,教師需針對所存在問題展開教學調整,結合教學內容設計閱讀實踐,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三、結語
綜上述,由于新課程標準對小學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是學生形成多角度發散性思維的重要階段,適當的閱讀對其數學思維的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數學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需求,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閱讀習慣。小學是學習生活的開始,學會閱讀可以繼承人類的寶貴財富,為生活和事業奠定知識基礎。
參考文獻:
[1]甘建平.生本理念下小學數學閱讀教學指導分析[J].讀寫算,2021,(20):171-172.
[2]顧理林.做好閱讀教學建構高效數學課堂[J].小學生(下旬刊),2021,(06):102.
[3]黃笑珠.“閱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16):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