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艷
【摘要】小學寫作文種以記敘文為主。小學階段的寫作教學雖然奠定了學生的寫作基礎,但學生甫一進入初中仍然難以適應更高要求。因此在小學階段就需要加強培養。本文從擴寫、續寫、創寫三方面談一談如何利用隨堂練筆強化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課堂練筆;小學語文;策略
小學語文教學的核心目標在于聽、說、讀、寫四項能力的培養。其中“寫”在小學的常規培養流程是“看圖寫話——看圖寫作——命題作文”,期間穿插背誦優美文段以及修辭手法的教學。小學生的作文能力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教學上任何微小的改變都回在長期的過程中對學生的能力提升產生重要影響。如果教師能夠始終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從課程優化的角度出發,那么就能不斷通過細微調整鍛煉、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而事實上這些課程優化的辦法就體現在日常教學的細節中,比如隨堂練筆。語文教學往往是以閱讀教學為主的,因此如果以隨堂練筆的方式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在讀寫結合的情況下必將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一、課外實踐拓展仿寫
模仿是人與生俱來的能力,也是人類自我發展、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即便在當前倡導自主、獨立的普遍認知下,學生依然要先學會模仿,才能進一步發展自己的個性化能力,才能有足夠的底蘊創造[1]。在模仿教學上,小學語文是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的,因為大量的課文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模仿來源,也給他們形成不同寫作風格提供了可能。在小學積累階段,教師要鼓勵學生多模仿、善于模仿,選擇自己適合且喜歡的角度積極仿寫,用練習代替閱讀、背誦,讓學生在不斷嘗試寫作中提升自己。但小學生個別時候會受限于閱歷、經驗而難以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仿寫課文,此時就需要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課外實踐、課本劇等方式讓學生去體驗事件、情感,去實地觀察景物、形態,從而將親身經歷與課文形成對比,在仿寫之余加入自己的思考。
在《爬山虎的腳》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實地觀看爬山虎的形態以及“腳”巴住墻體的樣子。在本文的仿寫練習中,教師應該抓住文章的最顯著特征,即細節描寫和比喻修辭,但同時教師也要向學生明確仿寫并不一定要完全保持句式、結構的統一,也可以基于自己的觀察,借鑒課文的創作邏輯、描寫順序,然后再融入自己的觀察所得,在相同寫作思路的前提下做自己的創作。這樣的仿寫實際上是效率最高的仿寫,就如同書法練習中的“臨”,只取其意,但單獨的“臨”對書法來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摹”來配合,而仿寫則不同。學生只取其意而自己創作相當于吸收了課文的構思的精華,同時也沒有丟掉自己的創意,這就使得學生的寫作發展有了無限可能[2]。
二、激活想象思維續寫
當學生具備一定的寫作功底時,教師要及早開始續寫聯系,從寫法的本質特征來看,仿寫主要是幫助學生做好積累,為“自己寫”奠定基礎,而續寫的目標是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增強學生對身邊事物的敏捷程度。之所以李白的詩被稱贊大氣、瀟灑,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李白在修辭手法的運用上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常人觀瀑布可能想到的是白練、綢布等等,而李白的想象中確實天上銀河倒卷,無形中使得整篇詩文的氣勢、景象都壯麗起來。因此及早進行續寫練習一方面是為了維持小學生創造力極強的思維,另一方面也為了讓學生基于敏感度增強,從而更擅于從生活中取材、從身邊小事中落筆,從而讓文章有文采亦有生活。
續寫練習更多針對的是小說、散文等意蘊深厚、結尾令人回味無窮的體裁,因為這種題材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內在情感,從而在讓學生寫出真情實感。比如《刷子李》一課的結尾提到“曹小三學徒的頭一天,見到聽到學到的,恐怕別人一輩子也不一定能明白呢”,教師就可以從此句上做文章,一方面檢驗學生是否讀懂了這篇文章,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將“曹小三”的感悟通過寫作的方式加深,提高學生的思想見地。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實現“你認為曹小三學會了什么”、“見到、聽到、學到分別指什么”、“結合感悟寫一篇小文章”。從而讓學生基于曹小三的視角想象、構思后續情節,實際上這也就是規定主題的寫作練習。
三、結合自身體驗創寫
獨立創寫針對的是寫作能力已經成熟的學生,從傳統教學流程中對應就是能獨立完成命題作文的寫作水平。在這個階段,教師就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挖掘素材,去從經驗、經歷中回味自己曾經沒有發現的道理、情感。所謂“文學來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實際上這就是作者融入了自身的感情體悟,以其自身的視角、體悟將原本平常、普通的事件予以升華,從而具備了驚心動魄的感人力量。由于小學作文是以記敘文為主要體材。所以教師更應該鼓勵學生寫自己的事、寫真情實感。同時也要利用好閱讀教學,讓學生以課堂隨筆的方式記錄一剎那的感動或思考[3]。
例如,在《慈母情深》一課中,學生發現了一個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卻愿意供給孩子去做一些“看似沒什么用”的事的母親。也看到了一個格外辛勞也格外溫柔的母親。教師要利用好閱讀教學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在學生被母愛的偉大所感染時提出建議“梁曉聲的母親讓人敬佩,他們的母子之情讓人羨慕,但老師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同樣偉大的母親,我們的母子情同樣感人至深,那么同學們能不能通過作文將你的母親記錄下來,我們共同分享這份感動”。
總之,小學語文教師要利用好仿寫、續寫、創寫相結合的寫作練習方式,讓寫作與閱讀實現融合,讓學生更多地將所學所得轉化為寫作表達的底蘊,這也是課堂隨筆對語文教學的“點睛之處”。
參考文獻:
[1]汪耀.小學語文隨堂練筆運用現狀及策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9.
[2]黃玲.隨“文”而“練”——小學語文隨堂小練筆探討[J].華夏教師,2020,06:28-29.
[3]石阡縣第一小學朱江.對小學高年級語文隨堂小練筆的幾點看法[N].貴州民族報,2020-10-14B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