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韻
【摘要】美術以視覺形象承載和表達人的思想觀念、情感態度和審美趣味,豐富人類的精神和物質世界。美術教育具有悠久的歷史,近代以來,美術課程更以其豐富的教育價值列入中小學課程體系當中。當代社會的發展對國民的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習圖像傳達與交流的方法,形成視覺文化的意識和構建面向21世紀的創造力已成為當代美術課程的基本取向。美術課程應該在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為國家培養具有人文精神,創新能力,審美品位和美術素養的現代公民。
【關鍵詞】美術教育;審美觀念;藝術
我認為,在我們美術教育中,最終目的并不是為了把學生們培養成畫家,或者是這方面的人才,而是教會孩子審美的能力,對世界每一朵花每一片草每一朵云都有自己獨特的審美和見解。初中學段的學生,已經對美術學科有了一定的基礎知識,但是能對美術這門學科態度重視的還不多,所以,在這樣的美術課堂中,學生們缺少一定的專注力。在這些學生中,也不缺乏對美術有天分,并且充滿了熱情的孩子,但那的確是少數。我覺得作為美術老師,也不是把目光放在這些孩子身上,是要去面向大多數的孩子,我相信,大部分孩子對美術熱情是有,但觀察力,審美能力需要我們去激發,去引導,這才是我們需要做的。
初一的孩子們觀察力不夠,但對美術熱情高漲,動手能力強,愿意自發的通過美術語言去表達他們的情緒,想法,能用最純凈的眼睛觀察世界。但是除了學校教育以外,孩子們在這之前更多的接觸的是家庭,生活帶來的刻板印象。中學段和高學段更甚,這種刻板印象的審美對他們影響更深。要消除這種長時間的刻板印象很難。這既有缺點,也有好處,在教育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孩子從簡單的色彩,圖案,圖形的美,轉而到自然,到社會中。比如說,在大部分低年級學段孩子的眼中,要描繪一朵花,一幅色彩鮮艷,外形精致的畫就是美,其實出去這些,凋零的,破敗的,殘缺的也一種美;夾縫中的野花是堅韌美,飽滿的盛放的是端莊的美;雨天里的,驕陽下的,寒冬里,春風中的都是美。把從單純的一朵花的審美引導到大自然中去,只要是大自然中存在的,都會給我們帶來美的體驗。黑格爾說過”存在即合理“。這句話本身雖然并不是針對美術,美育,但是在美育中同樣適用。只要是世界上存在的事物,他就有他存在的意義,有他獨特的美感。
在古代西方人看來,觀看是各種感覺中最細密,精確的,它是思想的直觀形象,一切思想也都離不開觀察。所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引導孩子去多觀察,多去培養孩子的觀察力,觀察大自然生活有限,還可以通過布置校園環境,教室環境來營造有利于激發學生創新精神的學習氛圍。校園環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包括社團活動和平時藝術節等活動。平時可以組織學生一起布置校園環境,教室環境來慢慢培養他們的審美。在用這種方式的同時,第一也是給學生多感悟美術作品的機會,第二也是可以去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對孩子學習美術的自信,對自己審美的自信也有一定的幫助。在積極的藝術氛圍中,學生能得到更直觀的審美感受,用他們自己的作品更可以激發他們對美術的興趣。在觀察他人作品,在一起布置環境的同時,他們的審美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受別人的影響,同時受自己的思考方向得到了改變。要引導學生多關注自己身邊的環境,豐富學生感悟美術的氛圍。
初二的學生已經形成了基本了審美觀念,性格上也相對成熟穩重了些,對于大部分事物,他們總想要去表達自己看法,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獨立思維,會自己思考學習的意義,內容,會開始產生一定的學習壓力。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一學段學生的這一特點。在初二的教材中也以造型表現,欣賞課為主,在這些版塊里,可以把課堂中大部分的主動性交到學生的手中,這樣,課堂的活躍性得到了提升,但是紀律性較差。所以,在調動孩子積極性的同時,觀察他們的審美,可以加入情感,培養審美的過程也是一個情意交融的過程。在同一學段中,美術課本中的知識往往成一個層層遞進的形式來呈現給學生,不管是用什么樣的美術技巧和方法,除了交給學生們知識,來面對美術中考以外,可以將提升學生審美作為一個大目標大方向,在給學生營造輕松有趣的課堂氛圍的同時,也同時知道了從哪些角度那些方向來欣賞各類美術作品。
到了初三,學生的學習壓力變大,我們可以充分發揮美術課的優勢,將美術與其他學科相結合,將美術課變成學生情感輸出的一種方式,讓學生有美的視覺,聽覺享受。他們可以在學習基本繪畫技巧的同時,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一些情感的表達。課程里同樣加入了欣賞評述領域,讓學生熟悉了解中外美術作品,著名的美術家和美術作品等等。
在2011年發行的美術新課標中提到,美術以視覺形象承載和表達人的思想觀念,情感態度和審美趣味,豐富人的精神和物質世界。作為老師,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種思想觀念傳遞給學生。要先培養孩子學習美術的興趣,可以將美術課程和語文,音樂,品德與社會,科學等學科結合起來,在新授,導入等方面加入其它學科的元素,讓孩子在美的情境中學習美術,提高審美能力。
結語:如今在初中教育中,老師在美術課堂上已經逐漸把提高審美能力作為培養學生的一個重要的標準和目的,我是一名剛入職的美術教師,以上是我的一點淺薄的想法,在以后的教學生活中,我會汲取其他老師優秀課堂的經驗,并且在生活中通過多讀美育方面的書籍和資料,在課余時間也要注重自己專業技能的訓練,繼續努力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初中美術欣賞課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王豫珺.中華少年.2016(19).
[2]基于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美術教學的現狀及對策分析[J].郭吉松.當代家庭教育.20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