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紅
【摘要】伴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居民生活條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在此基礎上,群眾對精神文明的需求在逐步的改變,同時對于生活質量的要求在逐漸提升。群眾文化的開展實際上彰顯了社會的和諧文明,也有助于以人為本思想的貫徹和落實。群眾文化在音樂創作工作中基于身心要求、基于發展的實際情況設計出高效率的方案,能夠切合于社會的現實情況,讓精神文明推動社會的總體發展。基于此,文章中主要分析了新時期做好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新形勢;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完善;分析
前言: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使得社會各界人們的生活條件、以及工作條件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物質生活得到了提升,精神世界也要得到富足。群眾文化在開展過程中要考慮到群眾的實際需要,以音樂減緩群眾內心的壓力,幫助群眾豐富業余生活,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
一、意義——群眾文化完成音樂創作的“推動劑”
(一)音樂——豐富群眾生活的最佳“養料”
社會經濟水平的逐步提升,群眾生活壓力的逐漸增大,使得音樂會讓其減緩壓力。釋放心中的焦躁情緒[1]。
此外,音樂會強化群眾的精神文明世界,讓其整體素養得到提升。藝術修養能力得到廣泛流傳。與人民群眾喜聞樂見音樂形式的融合,會培養群眾的創造力和多角度發展的能力[2]。
(二)音樂——群眾精神文明世界的“太陽”
在實踐研究中會發現,由于群眾盲目尊崇物質生活條件的提升,或者在生活中面臨著學習的壓力和事業的壓力。因此,情緒無法釋放,部分人走向了極端。音樂的巧妙融入滿足了群眾的上述需求,會讓壓力得以釋放。此外,最重要的是群眾的業余時間、空閑時間較多,大部分群眾會以賭博、犯罪、吸毒等方式“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然而,上述內容嚴重影響了社會文明。以音樂為基調滿足群眾的精神世界需求,會讓其感受到陽光、感受到溫暖。
二、在群眾文化音樂創作中呈現的不足分析
(一)缺乏重視
經過調查結果顯示,目前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受到傳統思維的影響,精神世界層面的需求難以得到滿足,文化事業受關注的力度不強。各企業單位或者是社區團隊僅重視經濟的提升、以及社區表面上文化構建成果的彰顯,使得音樂沒有得到有效的傳播。再者,文化活動在開展中的組織者、以及活動的引導者主要以業余形式存在。缺乏專業性的指引導致音樂創作出的成果不強。
(二)群眾對于音樂內容的需求呈現出差異性
“眾口難調”實際上就很好的體現了目前群眾文化在音樂創作中出現的主要問題。不同人的喜好不同,對于音樂的熱愛程度也不同。因此,文化音樂創作工作在開展中出臺的不同主題內容很難得到全體人員的滿意。征集稿件或者是背景音樂的選拔中若過分考慮到中老年人,則會失去年輕的觀眾。相反若以年輕的觀眾為主要的發展主題,則老年人則會產生厭煩的情緒。上述弊端使得音樂創作工作無法達到平衡。
三、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的開展策略
(一)提升對于相應工作的重視程度
國家正在加大力度完善群眾的業余生活。因此,相應文化音樂創作過程也應受到各環節的重視。避免由于信心缺失、重視程度不足而導致出現陋習成果的現象。對于不同的音樂作品要保證質量,同時做到廣泛的傳播。借助有效的宣傳手段,讓群眾了解音樂創作中取得的不同成果。此外,要注重氛圍的構建,為創作工作的開展提供必要的前提條件。在知識層面上推動群眾對音樂的理解,加深對專業化知識的感知能力。再者,要發揚出志愿服務的精神,各環節要通過集體努力,無私奉獻思想的融入,保證音樂工作的創作激情,促進整體發展。
(二)引進專業化人才和專業化設備
人才和設備的專業性是保證群眾文化在音樂創作中成效提升的主要因素。另外,受多種環境氛圍的影響,若缺失人才和設備則會影響音樂創作的實際成果。各環節應吸納資金,在宣傳和活動開展中可以向政府尋求幫助,或者向所在區域內周圍的商戶尋求幫助。以此,作為人才福利待遇的發放基礎,或者是設備引進的相應資金。創作過程中借助群眾熟知的形式。專業化人才能夠引進新鮮方法和更具創新性的手段,會最大限度吸納不同年齡段的人群做到資源的共享。先進設備的融入,人才對先進技術操控能力的增強會貼合群眾的生活實際,創造出更為熟知和親切感的音樂。
(三)分散引導,滿足差異性需求
在問題的分析中了解到不同年齡段群眾的喜好不同。因此,音樂創作出現眾口難調的問題。解決上述現狀可以分散進行音樂創作。即:要通過差異性的手段滿足不同群眾的需要。可以在不同時期或者是不同月份傳播帶有差異性的音樂文化內容如:9月份傳播老年人喜愛的音樂活動形式;10月份會涉及到法定假日年輕人的休息時間較多傳播的音樂形式要帶有一定的年輕色彩。通過差異性對待的方法,引發各方面的擁護,讓群眾音樂文化創作工作得以有效開展。
結語:綜上所述,群眾文化在音樂創作中需要依據其意義和發展的現狀調整計劃和不足。此外,要求各方面協調努力,彰顯出重大意義。以音樂創作的藝術性修養氣息為基調,做到成果的調整。另外,依據群眾熟悉的音樂文化創作形式,吸引群眾的參與,在不斷的實踐和經驗的總結中發揮出音樂的魅力。引導者主動吸納專業化的人才,在指導過程中提出可借鑒的價值。最后,借助創新性形式,盡量滿足于各年齡段的需求,才會讓高效發展的主題背景成為各方面綜合努力的目標,讓音樂創作更加親民。
參考文獻:
[1]梁衛濤.江西省萍鄉市: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改革創新不斷增強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幸福感[J].黨建,2021(09):61-62.
[2]畢英爽.聚群眾智慧與時代同行——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的創新探討[J].戲劇之家,2021(22):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