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平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陶行知先生創立的“小先生制”教學方法正是對這一理念和遠見的有效實施。練習講評課是高中英語很常見的一種課程,一般上完新課后,教師要花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這種課型一般比較枯燥,大都是以教師的“滿堂灌”和學生的“一知半解”結束。如果在高中英語練習講評課中運用“小先生制”,能讓學生從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獲得,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20 世紀二三十年代,陶行知有感于舊中國文化落后,文盲眾多,普及教育中師資極端匱乏,提出讓兒童一邊當學生一邊當“先生”,“即知即傳人”,把學到的知識隨時傳授給周圍的人。“小先生制”指人人都要將自己認識的字和學到的文化隨時隨地教給別人,而兒童是這一傳授任務的主要承擔者。“小先生制”是通過小孩教小孩、小孩教大人的方法推廣實施的一種教育組織形式。陶行知先生倡導的“小先生制”,是他長期普及教育實踐經驗后的總結,是為了解決普及大眾教育的師資問題提出的。“小先生制”思想在當代教育中具有很高的借鑒意義和實踐價值。從本質來講,“小先生制”具有以下特點:為教而學、以學生為中心。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要陣地,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途徑。在課堂上,教師要讓每一名學生都有當“小先生”的機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講解教學內容,然后啟發學生思考相關問題。如果學生能夠理解,就讓他作為“小先生”組織語言講給同伴或者教師聽;如果學生不能理解,就讓他先聽其他“小先生”講,倘若還不能理解,就要尋求教師幫助,直到真正理解,然后以“小先生”身份把所學知識講給他人。直到最后,所有學生都能把所學知識講出來,并對其他學生進行相應點評。這樣,不僅能保證每一名學生都掌握學習內容,還能保證他們都真正參與課堂教學。下面,將“小先生制”引入高中英語練習講評課,探究為教而學、以學生為中心的“小先生制”教學的實際意義和實踐運用。
在高中英語練習講評課中運用“小先生制”,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體現了“把課堂還給學生”的理念。為了做好“小先生”,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要“教學”的內容,最大限度地發揮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陶行知先生說:“最好的教育是有來有往。”在高中英語練習講評課中運用“小先生制”,使學生明白了團隊的力量。同時,“小先生”是不斷變化的,在這個問題上你優秀,那么你是我的“小先生”,在另一個問題上他有見地,那么他是“小先生”,這樣有利于學生把自己學到的知識無私地分享給別人,同時也從別人那里了解自己的不足,從而互幫互助,形成良好的學風和和諧的同伴關系。
“小先生”在“即知即傳”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各類意想不到的問題,需要協調與同伴之間的關系,統籌規劃有效的教學方法,還需要探索最佳的學習方法。這一過程中,“小先生”的領導能力、組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都能得到很好的發展。
陶行知倡導“小先生制”,推行民主教育、平民教育,要求教師必須充分信任學生,放手讓他們去發揮、去創造。在教學中應創造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要以自己的真誠情感與學生交往,使學生盡可能少地受到威脅。只有在自由、安全的氣氛下,學生才能有效地學習,才有利于發展創造力。教師讓學生做“小先生”,使學生感受到了教師的信任和支持,整個課堂教學氛圍非常民主、和諧,能夠培養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高中英語練習講評課上,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把小組中“小先生”要履行的職責等信息講述清楚,鼓勵優秀的學生競選,然后給出一個任務讓競選的學生“試講”,在當中選出優勝者。同時,每個“小先生”還可以在本組內選擇一個英語成績較好的學生充當“小先生助理”,協助自己完成組內工作。
在傳統的練習講評課上,基本上是教師一講到底,直接告訴學生重點、難點及易錯點,這樣的結果是學生對這些知識點的印象不一定深刻。但如果讓他們從做題人變為分析者,就一定能發現更多。在高中英語練習講評課上,教師可以讓每一組的“小先生”對本組學生的練習進行批改整理,歸類錯誤類型,并以表格的形式列出。然后,教師匯總各組的表格,請一位表達能力較強的“小先生”展示。這樣,學生對易錯類型就有了充分的了解。下面是某班級一個小組(共10人)的“小先生”在批改譯林版《英語》選修7《步步高分層訓練與測評》第77 頁(2018 年山西孝義實驗中學高二期中卷“語法填空”題型,見附錄原題一)后作出的分析表:

錯誤分析
錯誤題的統計是小組合作完成的,操作非常簡單。錯誤原因分析建立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比較客觀。在分析后,學生在下次做題時一定能注意這些容易犯錯的點,從而有效避免。
在高中英語練習講評課上,教師可以讓“小先生”根據本組作業批改的情況確定重難點,然后一起研究教學安排,對“小先生”進行培訓答疑。同時,教師給“小先生”提供需要的資料,如相關例題等。其中一位“小先生”對譯林版《英語》模塊8 分層練習第72 頁中“基礎鞏固”練習(見附錄原題二)的教學安排如下:
Step 1:確定重難點
重點單詞:desperate,characteristic,twist,abuse
重點短語:come out,live up to,on the run
重點句型:虛擬語氣if 條件句,would rather do sth.than do sth.
Step 2:錯題講解
易錯題:(1)單詞拼寫第6 題abused。錯誤原因:時態問題。解決辦法:看清上下文,畫出關鍵詞has。(2)單詞拼寫第7 題twisted。錯誤原因:時態問題。解決辦法:看清上下文,畫出關鍵詞could。(3)選詞填空第12 題come out。錯誤原因:對come out 這個短語的認識不足。解決辦法:注意一些不及物動詞詞組無被動語態。(4)單句語法填空第16題desperately。錯誤原因:對desperate 的副詞詞性了解不足。解決辦法:注意副詞修飾動詞。(5)語法填空第22 題had worked。錯誤原因:忽略了主從句時態不一致的問題。解決辦法:關注錯綜時間的虛擬句,分別畫出主從句的時間狀語……
分析總結:這份基礎鞏固練習中暴露的最大問題是學生在做題時往往忽視上下文,沒有注意前后時態一致等問題,對動詞的考查錯誤居多。
Step 3:重難點練習題鞏固
課堂開始時,教師用很短的時間大致布置任務,其余時間讓“小先生”支配。在各小組“小先生”授課期間,教師在教室巡視,悉心觀察學生的活動,維持班級秩序,處理突發情況,“小先生助理”可對組內“學困生”進行課后單獨輔導。
“小先生”授課結束后,教師可分發一份練習題,考查“小先生”講授內容的教學效果,并在各組之間進行評比,選出優勝組和“優秀小先生”,對表現突出的“小先生助理”及組員也可適當獎勵。
放手讓“小先生”去實踐、探索,不代表教師什么都不用干;相反,這種模式要求教師有更高的組織和管理能力,做“幕后高人”。“小先生”畢竟不是教師,教師要對他們進行“培訓”,引導其把握好練習講解中的重難點及有效的教學方式。另外,在課堂巡視的過程中,教師要先講清任務和步驟,以免出現課堂“一盤散沙”的現象。由于同伴之間比較熟悉,“小先生”的“權威”不如教師。在“小先生”講課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爭論比較激烈的情況,教師要對這些突發情況進行處理。另外,教師要在充分尊重“小先生”的前提下,細心發現“小先生”授課過程中講錯或遺漏的點,并予以糾正和補充,但是注意不能隨意打斷“小先生”的課堂節奏,即可以在自由討論環節以小組成員的身份適當提問,引發思考(陳家勝2016)。
在選“小先生”時,不能僅關注英語成績優秀的學生,還要給予更多人展示的機會。對一些英語基礎不是特別好但積極性很高的學生,教師應給予更多指導,讓其能夠展示自己,獲得自信心和學習英語的熱情。
“小先生”授課需要長時間的準備。高中生學習時間緊張,教師不可能把每一堂課都設置成這種教學形式,應根據教學實際挑選適合的內容進行。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教育光靠教師一講到底,學生被動接受是沒有出路的。陶行知先生推行的“小先生制”,不僅在教育資源匱乏、師資不足的年代有著廣泛的影響力,在推行新課程改革的今天,仍然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在高中英語講評課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和自主學習能力,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在主動探索中提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