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提出了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并強調了發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對于學生長久發展和實現中國夢有著重要意義。在信息時代的今天,互聯網技術在不斷發展,給人們生產、生活及學習都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尤其對道德觀念尚未成熟的小學生而言,其并不具備一個完善道德評判標準,小學生則很容易受到信息時代的影響,因此,加強小學德育工作勢在必行。基于此,文章主要圍繞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所面臨的問題及措施進行深入探討,為提高小學德育工作質量提供參考作用。
關鍵詞:信息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問題及對策
一、 引言
教師不僅是人類文明的重要傳承者,也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承載著傳播知識、思想、真理以及塑造靈魂的重擔。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現代教師在傳播知識的同時還要重視塑造學生思想品德,而且近年來,信息化技術不斷的發展,小學生接觸網絡及智能手機頻率增加,再加上網絡中不良信息較多,影響其正確價值觀的塑造,因此,加強對其德育工作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德育工作開展效果不佳,積極探索應對措施,提高德育工作效果已經勢在必行。
二、 信息時代背景下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機遇與挑戰
信息時代的今天,互聯網技術日益成熟,小學生接觸網絡更加容易,其利用家長移動設備或者是自身的智能手機在網絡上進行學習、聽音樂、娛樂等操作。由于小學生的自控能力較差,其很容易受到網絡信息的影響,尤其是沉迷游戲、道德品質偏差等現象較為嚴重,給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在帶來挑戰的同時,也給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帶來一定的機遇,小學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優勢進行德育工作,通過網絡搜集到合適的題材,從而提高小學德育工作效果。還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和學生家長進行互動,通過雙方共同引導小學生確定正確的價值觀。由此可見,信息時代具有兩面性,這就需要小學班主任合理應用互聯網技術,提高學生對網絡不良信息的辨別能力,將德育工作融合到專業課程中,還要在日常班級管理中進行,從而引導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實現素質教育目標。
三、 信息時代小學開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及對于班主任的基本要求
要想在小學有效開展德育工作,班主任就必須要了解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基于此來開展針對性工作,從而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提升學生思想道德品質,樹立優秀的人格。尤其是在信息時代背景下,小學生特點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能力強、自覺性及獨立性較差、對于游戲較為感興趣、依賴教師、逐漸產生獨立性、競爭意識強等。這是由于現代化發展所造成的結果,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孩子教育也越來越重視,小學生群體普遍缺乏動手能力,通過分析小學生特點從而明確了班主任德育工作開展方向。小學生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還是處在一個雛形階段,對于事物也不具備自我判斷能力,分辨是否的能力也較為缺乏,再加上網絡是公開性的,信息龐大的同時也存在著大量的不良信息,極易給小學生造成誤導。因此,在小學階段開展德育工作勢在必行,堅持將立德樹人作為小學教育中心思想,引導其形成正確的三觀,提升小學生道德品質,從而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目標。
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也給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提出更多的要求,不但要在日常管理中加強德育觀念的滲透,還要在知識傳授過程中落實德育工作。班主任相比任課教師而言,其所肩負的責任更重,在開展德育工作時,要觀察班級學生特點,開展針對性的滲透性德育教育工作。所以,需要班主任自身具有較強的洞察力,在發現學生出現道德品質發生偏差時,班主任可以進行及時糾正,推動素質教育展開。除此之外,信息時代班主任還要不但學習網絡技術,并將其應用到德育工作中,從而強化德育工作效果,推動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四、 信息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開展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及班主任對小學生德育工作不夠重視
在新課改背景下,德育工作也成為現代教育的重要目標,但是有很多小學過于重視知識傳授,認為小學生開展德育工作沒有必要。這也就導致部分小學班主任對德育工作不夠重視,也沒有投入相應工作時間,班集體活動開展少之又少,無法和學生進行全面溝通,班主任和學生溝通交流較少,只是進行課程知識解答,對于學生身心發展不夠了解,沒有真正走進學生內心,學生與班主任之間存在著一定距離,德育工作沒有落實到位,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
(二)德育工作理念沒有及時更新
隨著素質教育和核心素養的不斷深入,小學生德育工作逐漸受到社會關注。但是在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過程中,其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和管理理念,脫離了信息時代發展背景,也無法取得良好德育教學效果。例如,當前小學班主任認為網絡對學生是百利無一害的,其一直提倡學生遠離互聯網,也沒有利用網絡去開展德育工作,忽略了網絡的優點,影響了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再加上,德育教學方式較為單一,大多是說教式以及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其所取得德育教學效果微乎其微,甚至還會引發學生的逆反心理。
(三)德育教學內容背離了實際生活
目前,小學德育教育存在滯后性,教學內容沒有與時俱進,其缺乏一定時代性,教學內容無法引起小學生的共鳴,也就無法取得理想的思想教育效果。部分小學德育工作還停留在學雷鋒做好事的層面,小學生普遍對于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時代背景不了解,此類德育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相離甚遠,其實用性不強。此外,很多小學教師對網絡信息技術不夠了解,也沒有利用網絡去獲取小學生感興趣的德育教學內容,也就無法激發學生興趣,從而無法實現素質教育目標。
五、 信息時代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加強對德育工作的重視,提高自身德育能力
在小學德育工作開展過程中,擺在面前第一道難題就是學校和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認識不夠,其認為成績較為重要,忽視了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實際意義,也沒有真正將德育工作落實到位。再加上低年級學生的貪玩特性,以往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開展不順利,學生容易產生抵觸學習的心理。想要提高小學德育教學效果,推動學生全面發展。首先,要不斷提高學校以及教師對德育工作的認識,明確思想道德品質培養應當從小做起,幫助小學形成一個正確的道德評判標準。其次,班主任要積極提高自身德育能力,在德育教育中積極發揮出自身引導作用,提高自身道德素養,摸索出科學合理的德育教學路徑。例如,學校應當積極組織班主任學習立德樹人教學理念,并組織教師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中的講話精神。小學班主任在進行德育工作時要結合信息時代發展背景,了解小學生的思想特點,在為其解答問題及日常交流時,利用自身人格魅力來進行相應的德育工作,大大增加了德育工作的感染力。
(二)積極轉變教學理念
班主任在小學德育工作開展過程中,占據了主導地位,但是由于以往德育工作理念過于重視知識技能教學,對于思想品質培養不夠重視,也無法取得理想的德育效果,因此,改變教學理念迫在眉睫。現代化小學德育工作還應當重視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并鼓勵學生參與其中,激發其學習主動性,轉變以往說教式及填鴨式德育工作理念,從而提升學生道德品質。在信息時代背景下,班主任應當充分利用網絡,并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給傳統呆板的課堂注入新的活力,激發學生興趣。例如,班主任可以選擇學生感興趣的互聯網平臺來開展德育教學,可以在QQ班級群中,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將德育工作滲透進去,從而做到潤物細無聲,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積極性,還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提高了德育工作效率和質量。
(三)更新德育教學內容
德育工作內容與德育教學效果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提高小學德育教學效果,班主任就必須要合理設計德育教學內容,提高其實用性。班主任應當與學生進行適當交流,了解其實際精神需求,結合小學生心理特點,并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在互聯網上搜尋德育教學內容,在課堂教學及班級管理中講述這些貼近實際生活的案例,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接受到了思想品德教育。例如,教師可以在網上搜索一些小學生沉迷網絡的反面案例及利用網絡的正面案例,全面描述信息時代的特點,杜絕以偏概全,而且在案例講述過程中,教師要與學生進行討論,將以往完全由教師主導的課堂轉變為教師與學生共同進行,從而有效提高思想教育效果。
(四)應用游戲教學
眾所周知,游戲對于小學生有著極大的吸引力,所以通過游戲的方式將德育教學內容融入其中,使同學在游戲之中,無聲無息地提升了其思想品質。游戲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他們的參與度,使德育工作的展開更加簡單便捷。例如,班主任可以開展德育知識競賽,讓學生搜集生活中及網絡中的好人好事,并在課堂上生動講述,從而激發學生興趣,對于提升德育教學效果有著積極意義。
六、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教育在教育體系中有著重要地位,在信息時代背景下,素質教育在不斷深入,小學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因此,學校應當加強對德育工作的重視,提高班主任自身德育能力,還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并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應用游戲教學方式,從而提高小學德育工作質量。
參考文獻:
[1]羅云.論網絡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新課程:小學,2018(5):111.
[2]潘佳佳.淺析網絡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小學生,2018(3):73.
[3]廖靜霞.網絡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7(11):275.
作者簡介:李作林,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會寧縣楊崖集鎮北坪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