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化傾向是當前多個地區幼兒園保教工作所面臨的現實問題,如何破解這一難題,為幼兒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為家長提供有效的教育服務,為社會宣傳科學的育兒理念,為教師和園所提供合理的發展路徑和具體方向?可以從瑞吉歐模式汲取靈感,通過構建園本課程的方式來轉變思路,變革實踐,改善保教工作狀態,逐步破解小學化傾向問題的困擾。
關鍵詞:小學化傾向;瑞吉歐模式;園本課程;教學改革
近年來,中央多年來陸續出臺多項利好政策,大力發展普惠性幼兒園,加強在職教師繼續教育培訓,擴大在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數量,提供各種方式的財政補貼,推廣各地先進做法。在這些積極做法的綜合作用之下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發展迅猛,呈現出罕見的加速發展態勢。經過各方面的協同努力,學前教育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驕人成績。無論是學前一年毛入學率,還是學期三年毛入學率,都已經達到非常之高的數值。學前教育規模逐步穩定擴大的同時,學前教育的質量也在不斷提升??陀^而言,我國學前教育事業迎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期。面對如火如荼的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現狀,相關的從業人員也需要對某些問題進行冷靜科學的思考。毋庸諱言,當前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仍然面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具體到保教工作之中,較為突出的問題之一就是“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仍然存在,科學組織幼小銜接需要持續探索”。
一、 小學化傾向對于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影響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是指幼兒教育的管理、教學模式及內容偏重于小學階段,注重了知識的傳授而沒有關注幼兒的生理及心理發展,直接向幼兒傳授小學階段才應該接受的具體教科書知識,它強調向幼兒“灌輸”知識,幼兒教育小學化也是指一些幼兒園為了迎合部分家長的錯誤需要,提前對幼兒進行小學教育的不良傾向,提前把漢語拼音、書寫漢字、數學運算等小學一二年級,甚至是三四年級的部分教學內容納入了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甚至把幼兒園的學前班辦成了“小學預科”班。
(一)違背幼兒學習發展規律,影響正常發展
眾所周知,學前教育階段兒童的身心發展非常迅速,并且極易受到外界影響。提前進行小學教育,對于幼兒的發展有著較多的不利影響。首先,過早進行知識灌輸和行為訓練,會束縛兒童的形象力和創造力。由于幼兒的心智尚未成熟,對于外界的信息辨別能力較弱,但是接受能力較強,這就導致其將被動接受超越自己發展階段的學習內容,承受沉重的學習壓力和負擔,長期處于超負荷運轉狀態的大腦始終是一種緊張狀態,這種情況很容易導致幼兒對學習產生厭倦和抵觸情緒,對于未來的學業也感到畏懼和排斥,不利于其今后長久的學習和發展。其次,由于幼兒的生理結構和心理調節功能還處于發展階段,過多的外界強制性影響會干擾正常的發展節奏和方向。包括幼兒的視力保護、手部小肌肉的鍛煉、正確坐姿的培養、好奇心求知欲的保持等都可能受到影響。
(二)弱化幼兒園教師專業角色,不利于專業發展
社會中不乏有部分群體對于學前教育的誤解,認為這只是一個“哄孩子”的工作,沒有什么技術含量,幼兒園教師在哄好孩子之余,教授一部分小學化的知識,可以為幼兒進入小學奠定基礎,可謂是一舉兩得。部分教師也存在著這種錯誤的認知,認為自己有能力去講授小學的知識點,并且有些家長也希望教師能夠講述小學的知識內容。在這種情況下,一部分教師則逐步轉變為主動或被動地參與到小學化教學活動之中。實際上,這種認識對于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發展和角色定位有著非常不利的影響。首先,這種做法弱化和模糊了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特征,否定了學前教育的專業價值,容易導致社會和家長對學前教育階段幼兒應當接受的教育內容和形式有著更多的誤解。其次,小學化傾向對于教師的專業成長有著直接的負面影響,一方面容易導致教師對自己的職業定位產生疑慮,另一方面又會影響教師專業技能的學習和成長規劃的制定。
(三)園所
小學化傾向還會影響到幼兒園的發展方向和保教質量。目前,我國的學前教育機構中,民辦幼兒園的數量占據半壁江山,甚至更多。這些園所為了維持生存,必然要迎合家長的需求,開展各種各樣的小學知識講述活動。但是,這種做法從長遠角度來講,無異于“飲鴆止渴”,在社會觀念的逐步影響之下,大部分幼兒園將陷入惡性循環的泥淖難以自拔,最終陷入發展的困境。追求小學化傾向只是短時間內社會的教育認知滯后于教育科學理論的現象,這種現象并不會持久,未來社會發展將逐步認可學前教育真正的價值,減少小學化傾向的幼兒園則自然要面臨巨大的發展挑戰。
二、 小學化傾向的表現與原因分析
(一)小學化教學的表現
幼兒園教學小學化傾向的表現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教育內容小學化,部分幼兒園將部分小學低年級的書本內容搬到教室內,擠壓了幼兒原本的游戲時間,剝奪了幼兒游戲和探索發現的樂趣。其次,教學方式小學化,部分教師為了減少自身的工作壓力,直接將小學化的教學方式移植到教室之內,每天在班級開展填鴨式教學和機械式訓練,將活潑有趣的課堂變成了單調枯燥的訓練場。再次,評價方式小學化,部分教師在對幼兒進行評價時,習慣于將文化課的學習結果作為考核的重要指標,填寫觀察記錄和評價檔案袋的時候,忽視諸如創造力、觀察力、社會性等方面的發展,評價方式簡單粗暴。
(二)小學化教學的原因分析
幼兒園堅持小學化傾向的教育教學方式有著多種因素的影響,究其實質,主要是家長需求與園所生存之間的邏輯關系所決定的。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幼兒園為了生存必須要滿足家長的需求,這就為小學化需求提供了存在的基礎。此外,社會上部分媒體和培訓機構也基于種種利益目的開始進行各種打著“神童教育”“超前教育”“特色教育”幌子的小學化教學活動,導致社會輿論處于搖擺狀態,在堅持學前教育階段的教育規律和保持小學階段“競爭優勢”之間不斷做出選擇。歸根結底,學前教育的內在價值和根本特征還沒有被社會完全了解。
三、 利用瑞吉歐模式尋求破解困境的方法與策略
瑞吉歐理念是指瑞吉歐教育理念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兒童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他們能夠積極地通過各種感官去探索發現未知世界,對于感興趣的事物他們會主動進行各種觀察、分析、思考和探索實踐。其次,每個兒童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著自己的主體人格和興趣需求,也有著屬于自己的發展方式和路徑。他們的發展是個性化的、持續性的。再次,兒童的發展離不開自己生存的環境,在各種生存和發展生態系統中,各種要素與兒童建立了復雜而緊密的聯系,這些不同等級和類型的生態系統會影響兒童的發展方式、速度、質量。最后,在與生態系統各種要素的互動過程中,兒童既是受益者,又是貢獻者,兒童可以為周圍的環境和成人提供積極的幫助。
(一)理念的梳理與宣傳
開展瑞吉歐教育理念的宣傳介紹是改善和轉變保教工作的前提與基礎。需要從“教師理論培訓”“家長在線學習”
“社會輿論宣傳”等維度積極開展工作。首先,園所需要積極開展瑞吉歐教育理念的宣傳介紹,將瑞吉歐模式的各種主要觀點,包括兒童觀、教育觀、教師觀以及具體的教育做法呈現給教師,讓他們了解直觀的教育活動形式,了解幼兒園與社會、家長、社區之間互動的路徑和方式。其次,需要對家長進行教育培訓,引導家長轉變教育理念,用科學的教育觀和兒童觀去理解認識幼兒園的保教工作所蘊含的價值,避免出現功利性過強的“拔苗助長”式教育理念和行為。最后,需要對爭取獲得社區的支持和幫助。乘借國家層面積極舉辦“普惠性幼兒園”“城鎮小區配套”的契機,通過教育局等機構的支持,開展社區與園所的合作交流活動。利用社區的各種資源支持幼兒園開展“不設圍墻”的開放式幼兒園。
(二)實踐的探索與嘗試
利用園本課程踐行瑞吉歐模式,改善園所保教活動質量,扭轉小學化錯誤傾向,提升幼兒園的教育宣傳影響力,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園本課程是一個廣義的概念,是指幼兒園在省編教材的宏觀框架下,結合幼兒園的實際情況,發掘地區優質教育資源,通過全體師生通過努力構建的包括“物質環境”“教育制度”“文化理念”三個層面的課程體系,它包括具有園所特性的課程目標、內容、組織、評價等全部內容。園本課程構建是有效方法,從幾個維度出發進行努力探索。具體包括社區資源開發、教師主題研學、家長共同參與、教學形式變革等幾個方面。
首先,汲取瑞吉歐教育理念。在日常保教工作中,逐步拓展豐富保教活動的形式,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開展各種形式的社區探索學習活動。鼓勵每個班級的教師和幼兒走入社區,了解和發現社區中蘊含的生活教育資源。去觀察社區的植物,了解各個行業的工作特點,讓孩子的社會性得到良好的發展,從“溫室的花朵”成長為茁壯的棟梁。其次,開展教師主題研修活動,利用教研活動和各種培訓機會,深入研討瑞吉歐模式的可行性和具體操作方法。分享彼此在開放性保教活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提供各自的成功經驗和有效做法。讓教師逐步主動參與到瑞吉歐模式之中,改變陳舊保守的“母雞護小雞”保教方式,讓教師和幼兒都得到解放。再次,開展各種家園合作共育活動。在社區中利用各種資源,鼓勵和引導家長參與多元主題學習活動。比如,在節慶期間,可以組織家長與幼兒一同開展“剪窗花”“包粽子”“制作龍舟”“種植花草”等活動,通過這種方式來拓展幼兒園的活動邊界,讓教育走進生活,讓生活融入教育,讓家長成為教師,讓教師成為伙伴。
四、 結語
利用瑞吉歐模式去改善幼兒園保教工作方式,消除小學化錯誤傾向,構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園本課程是每個幼兒園都可以嘗試的有益做法。在支持過程中,需要教育部門和家長的認可與支持,這需要幼兒園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性和能動性,調動各種資源,拓展多種渠道,獲得強有力的支持。
參考文獻:
[1]劉永春.蒙臺梭利與瑞吉歐課程觀的比較及對我國學前教育的啟示[J].考試周刊,2015(60):162-163.
[2]余楊.簡析意大利學前課程模式的特點及啟示:以蒙臺梭利課程與瑞吉歐課程為例[J].新課程研究,2019(20).
[3]趙菲菲.國外學前課程模式對我國學前課程設置的啟示:以瑞吉歐課程模式和high scope課程模式為例[J].雞西大學學報,2014.
[4]楊溢.瑞吉歐課程模式視角下我國幼兒教育改革啟示[J].欽州學院學報,2015(7):53-57.
作者簡介:任新,吉林省通化市,通化縣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