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瑤輝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自主合作;探究模式;應用策略
在高中語文課堂中,教師憑借先進理念與先進技術優化語文教學,對高中生成長需求與思維特征進行深入分析,科學運用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給學生帶來新穎體驗,學生能夠主動參與知識探索并懂得如何準確與靈活運用,從真正意義上實現“學以致用”。在新時期下,高中教師認識到自主合作探究模式所具有的應用價值,有意識地將該模式與日常教學有效結合,指導學生在合作與探索中加深對知識理解,從而將其自學能力做到極大程度提升,也在最大限度上將語文教學效果有效提高,為學生全方位成長夯實基礎。
一、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促進學習水平提高
高中語文教學主要是寫作與閱讀部分,但傳統標簽式知識解讀方式已無法將學生潛在閱讀熱情做到有效激發,而且學生寫作素材積累也不到位。為此,教師巧用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引導學生參與各類合作活動,學生思維將呈現出發散性,從而帶著熱情走入深度學習,學生各階段學習水平可以不斷提高,可以輕松完成各種寫作與閱讀任務。在學習效率提高前提下,學生有更多自由時間參與課外活動,不僅可以獲得素材積累,也將文本當中寫作技巧遷移為自身語文能力。
(二)激發學生創新能力
在新高考形勢下,語文教師站在高中生角度,運用創新理念完成各階段閱讀教學,引導學生吃透所學知識并加以利用,能夠為生活而服務,體現教育本質。在高中語文課堂中,教師還借助先進技術打造出現代化課堂,對傳統與固式教學模式進行針對性優化,巧用探究模式將學生個性特點做到極大程度釋放,學生能夠帶著主動性參與各種難度語文知識探索,從而將其語文能力不斷提升,學生也能感受到語文學習當中潛在樂趣,將課堂知識與生活有效結合,發現語文獨有的魅力并運用知識為日常生活而服務。在合作與探究過程中,學生成功穩坐課堂的主體位置,敢于對自身想法進行不斷驗證,也能夠在探索中看到知識如何靈活與準確運用,創新使用最為精準表達方式將真實想法做到準確傳遞,形成一定創新與運用能力。
二、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設計柔性教案,采用分組探討
在高中語文課堂中,教師走出單向講述知識的固式教學模式,而是重視與高中生之間的雙向與多向互動,設計具有柔性特點教學方案,不再使用標簽式解讀方式,給學生帶來不同體驗,學生能夠帶著熱情參與語文知識的多元探索。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通過互動了解到每位學生課堂學習結構,從而發現其個性特點與差異。為保證柔性化教學方案的全面落實,教師應有意識地鼓勵學生進行多元“反饋”,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真實需求對教學方案進行靈活與不斷優化,從而實現教學相長,讓教與學之間關系得到極大程度改善。教師會主動對學生狀態進行全面收集,運用課堂小考方式了解其進步情況與不足,通過不斷反思來保證柔性教案在高中語文課堂當中極具可行性,滿足不同層次高中生真實需求。例如,在閱讀《再別康橋》時,教師并未開門見山,而是講述與徐志摩相關的愛情故事,課堂氣氛馬上呈現出活躍性。此時,教師將學生科學分成4-6人的小組,引導各小組在速讀方式下對文本主旨進行掌握,組員會在閱讀中產生一些問題,與組員進行討論,從而獲得求知欲望的滿足。教師還組織朗讀比賽,各小組會對探討中對《再別康橋》朗讀節拍與朗讀情感進行明確,調動以往吟誦技巧獲得比賽勝利,感受到團隊合作價值。在此基礎上,學生對詩情進行深入探討,對意象做到精準把握與體味,學生將獲得閱讀技巧與相關能力。教師還鼓勵小組背誦《再別康橋》,已理解內容并輕松完成背誦的組員會傳遞自身背誦技巧,從而幫助每位組員尋找到與自身能力相契合的方法,獲得學習水平不斷提升。
(二)創設多元情境,激發探究意識
合作探究模式與高中語文教學有效結合,能夠將學生潛在探究熱情做到極大程度調動,同時學生也能夠帶著一定主動性完成不同難度知識深入探索,從而可以走入深度學習狀態,最終運用所學語文知識解決生活中一些難題,這正是教學從未改變的本質所在。為此,教師借助多元情境科學創設給學生帶來全新體驗,學生在不同環境中可以從多角度對語文知識進行探索,形成伴隨高中生終身的探究能力,為各階段學習夯實基礎。在新知識傳遞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等設備完成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情境創設,學生能夠在熟悉環境中走入作者內心,感受作者用詞與寫作意圖,輕松與準確挖掘出文本內涵,同時也形成好奇心。教師鼓勵學生在合作方式下對產生疑問進行探討,通過多元探究尋找到答案,同時對答案進行驗證,能夠保證思維呈現出持續的發散性。例如,在《沁園春·長沙》的學習中,教師借助多媒體等設備播放出美麗而又具有立體感的視頻,學生在聽視覺刺激下感受大好秋色并走入當中情境。學生結合文本內容去思考并感受到作者寫作時使用的結構與層次,學生也會主動與同桌探討,力求驗證自身想法并獲得同學認可,從而在熱烈探討中掌握語言特色。學生更是主動對文本內容進行揣摩,希望從不同突破口去驗證想法,對其創新能力做到極大程度釋放,學生還能輕松走入深度探索狀態。教師退居點撥位置,引導學生嘗試從這首詩描述的四個畫面入手,給不同畫面加上小標題,學生基于對《沁園春·長沙》的理解明確小標題,同時在探究中產生愛國熱情。
(三)借助合作探究,增強自學能力
在新時期下,教師不僅需要通過多元與新穎方式將各種難度語文知識傳遞給高中生,還應對其自學能力做到極大程度培養,才能使高中生有更多自由時間參與生活實踐與課外閱讀,提高其所應具有的語文能力,也有利于其人文品質科學塑造。在高中語文課堂中,教師應重視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科學運用,通過多元引導使學生能夠帶著發散思維對文本內容進行多元角度分析,借助自主探索挖掘出文本內涵并主動與同學分享,獲得更多不同思維,再借助反復揣摩尋找到文本主旨,對當中寫作技巧做到靈活遷移,強化自身寫作與閱讀能力,尋找到獨立閱讀辦法,也懂得借助合作探究來尋找正確答案。那么,在自主學習能力培養過程中,教師需要基于各階段教學目標,尋找到課堂教學重點所在,設計層次分明的知識解讀方案,為學生思維與探究能力同步提升帶來極大程度促進,學生可以主動參與探索并走上課堂主體位置,增強其所應具有的自學能力。例如,在《林黛玉進賈府》的閱讀中,學生開始會依托注釋與工具書對文本內容進行梳理,但總會遇到不同問題,從而產生討論欲望。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遇到問題時主動探討,在小組方式下分享并對初步感受進行描述,不僅將其語文表達能力做到鍛煉,也強化其所應具有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秉承著“組內異構”原則完成學生分組,組員在探討中意識到《紅樓夢》的寫作方式打破了傳統思想,產生疑問“那么人物描寫會有什么變化嗎?”,組員開始對文本內容進行細讀,尋找到文本中心事件為“賈府”,有意識進行探討,從多角度去探討人物細節描寫手法,同時運用自身理解去談人物感受,掌握介紹人物的方法,強代其自學能力,發揮出合作探討模式應有作用。
(四)開展探究活動,實現自主合作
若想將自主合作探究模式進行靈活與有效應用,高中語文教師需要對課堂活動進行大力創新與不斷拓展,才能走出課堂教學局限,引導學生大膽探索并運用所學知識,從而在最大限度上將合作學習效果做到切實有效鞏固,學生語文水平也將持續提高,打造出新時期下高效的現代化語文課堂。為此,教師有意識地組織讀寫活動,學生會在合作方式下對知識進行探討,將其讀寫能力做到有效強化。例如,在《竇娥冤》的學習中,教師考慮到學生對戲劇不夠了解,借助先進技術搜集到的網絡資源轉換為教學資源,將學生與歷史時代距離逐漸拉近,從而對矛盾沖突、唱詞與人物形象進行深入分析,對我國古代雜劇形式全面掌握。教師還借助小組合作方式鼓勵學生在戲劇表演方式下還原文本內容,學生會有意識在探討中對人物形象深入分析,力求能夠將人物形象做到精準展現,例如,吝嗇卑鄙、心地善良、奸詐可惡等。學生還會主動對戲劇中矛盾做到反復思考,對歷史劇特點有進一步理解,達到學習目標。各小組在戲劇表演中充滿熱情,不僅在組內進行探討,也通過組與組之間交流來還原人物,讓合作呈現出自主性,讓探究更加深入,從而將教學效果不斷提升,滿足學生不同求知與表現欲望,獲得全方位成健康成長。
三、結語
在自主合作探究模式與高中語文教學完美結合下,學生原有認識水平得到不斷提升,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固式學習方式得到極大程度改善,學生能夠帶著創新意識與主動性參與各種難度知識探索,將學生所應具有創新能力做到切實有效提升,學生個性特點得到不斷釋放,有利于其全方位健康成長。因此,在高中語文課堂中,教師從高中生個性差異與真實喜好入手,結合高考新形勢來優化課堂教學方案,為學生綜合素質不斷發展帶來有力推動,學生將靈活與準確運用所學知識,成長為社會需要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方建莉.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考試周刊,2019(78):29-30.
[2]王鳳雁.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高考,2019(15):108.
[3]薛兆光.自主學習模式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散文百家,2019(05):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