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錦玉
關鍵詞:小學體育;游戲教學法;應用路徑
體育課程是小學教育教學體系中的重要構成部分,教師需充分利用體育教學課,幫助學生緩解學習壓力,排解負面情緒,并在實踐教學中不斷提升自身的體育素養和身體素質,能夠切實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效率。處于素質改革背景下,身為小學體育教學者不僅要在體育課堂上完成體育知識、運動技能的教學內容,還要著重培育小學生的體育素養,提升他們的心理素質。鑒于此,小學體育教師應將巧設游戲、優化課堂納入現階段重要研究課題中。
一、借助游戲創設體育教學情境
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需積極探尋融入體育游戲的合適契機與實施路徑,旨在進一步提升體育教學質量。基于此,體育教師需結合課程大綱要求和學生切實所需來巧妙設計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游戲情境,以此來增強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游戲實踐中獲得體育知識、學習技術要點。以講解籃球運動為例,老師需先依托多媒體技術向學生播放NBA專業比賽中的經典片段,利用PPT課件向學生展示籃球運動規則要求和注意事項。在此基礎上,教師需鼓勵學生參與專業賽事角色模仿游戲,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籃球技術水平進行角色分工,其中,有的學生需要扮演觀眾、學生要扮演裁判、有的學生需要上場比賽。通過創設這樣的體育教學情境,不僅可激發參與籃球項目學習的熱情與內需,使得他們能夠沉浸在教學氛圍中獲取體育知識,還能夠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參與到角色扮演和知識學習中,最終能夠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優化體育課堂教學成效。與此同時,教師還應結合學生在情景游戲中的具體表現、自己的專業知識儲備,來對學生的表現做出樂觀公正的評價,幫助學生完善自我、升華自我。
二、利用游戲彰顯學生主體地位
小學體育教師應充分意識到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并采取積極有效的教學方式來著重凸顯他們的課堂地位。基于此,教師需結合課程內容來引進游戲教學法,吸引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體育課程學習中,以此來幫助學生深化對體育學科知識的認知與理解,能夠配合教師順利完成課程教學任務。以教師講解武術項目為例,為增強學生對武術項目的了解程度,營造和諧融洽的體育課堂氛圍,教師可以嘗試組織學生開展“動作傳遞”的游戲活動。教師應先教授給學生一些基礎的武術動作,并鼓勵學生嘗試依據順序完成一整套武術動作。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動作傳遞,比如第一位學生可以在教師傳授的第一個武術動作基礎上銜接后一個動作,而第二位學生需要在第一位同學的動作基礎上再次銜接下一個動作,以此類推,由學生完成最后一個動作。其中若有學生出現動作錯誤或動作遺忘,教師需要進行相應的懲罰,以此來深化他們對武術動作的記憶。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學生體魄,還可以深化學生對武術項目的認知與理解,為后續學習難度動作奠定基礎。
三、運用游戲激發學生主動意識
結合筆者的實踐教學經驗可知,越來越多的小學生對體育課程有著濃厚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為保障小學體育課程教學質量,要去嚴格要求自己,積極探尋創新教學模式、優化教學課堂的有效措施,旨在創設趣味性十足的體育課。為此,教師可以嘗試引進體育游戲來增強教學課堂的新鮮感和趣味性,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教師講解跳遠項目為例,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進行男女生分隊,并依據競賽模式來開展教學活動。教師應先給學生介紹跳遠項目的比賽要求和注意事項,因為男女生在跳躍方面存有差距,只需結合班級學生體能水平來分別設置男女生跳遠標準,其中若女生跳遠總和大于男生跳遠總和的3/4,則表示女生一方獲勝。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內需與動力,提升他們的體育素養,還能夠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
四、結語
總而言之,為切實保障小學體育課程的教學質量,教師需積極探尋游戲教學法在體育課堂中的引入契機與實施路徑,并結合課本內容要求與學生切實需求來選取適宜的教學方式,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能夠為學生創設和諧融洽的體育學習環境,使得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獲得快樂、增長知識,使得自身的身體機能和體育素養都能夠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安源。基于小學體育游戲的設計與合理運用的幾點思考[J].國際教育論壇,2020,2(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