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菊永 熊慧 孟霞

關鍵詞: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工程數學;開放教育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關系“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課程思政已經引起全體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目前對開放教育學員進行《工程數學》課程思政,還有一定的研究空間。
一、對開放教育學生進行《工程數學》課程思政的意義
《工程數學》課程是國家開放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的必修課,主要講授線性代數、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等內容。開放教育學員的特點是:工作經驗豐富,理論知識相對薄弱,工學矛盾突出,有效學習時間短,在這門課程中進行課程思政有以下意義:
1.思想政治教育進行的越早效果會越好?!豆こ虜祵W》是第一學期開設的課程,做好這門課的課程思政,能盡早在學員心田播撒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會給接下來的教學奠定好的基礎,獲得更好的育人效果。
2.《工程數學》是重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的學科,學生普遍覺得枯燥、乏味。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將思政教育恰到好處地融入知識講解中,會改變以往的課堂氣氛沉悶的教學狀況,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提升教學質量,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3.開放教育的學員遍布社會的不同行業,潤物無聲地做好他們的思政教育,不僅有利于學生本人的成長與成才,而且也會輻射到其家庭成員及單位同事,傳遞正能量。
二、做好《工程數學》的課程思政的有效途徑
做好《工程數學》課程思政的有效途徑,是挖掘課程思政的德育元素,要找準思政教育和理論知識有機融合的切入點。教師要以《工程數學》的知識點為載體,深入挖掘課程思政的德育素材,將思政理念合理融入教學活動中。
挖掘課程思政元素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從中國的科學家故事出發,可以喚醒同學們的家國情懷,激發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從數學的發展史出發,讓學生懂得數學來源于生活,科學的發展離不開生產和生活的實踐;從課程的不同知識點出發,可以讓學生懂得規則的重要性,知道社會和諧與穩定要靠每個人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自覺遵章守紀;從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出發,更能理解數學與哲學的淵源關系,讓學生體會到量變到質變,養成積少成多、循序漸進等嚴謹的科學態度,懂得“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的道理等等。
三、《工程數學》教學過程中融入課程思政的實踐案例
下面以事件的關系與運算(《工程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中的一個知識點)為例,介紹本溪開放大學基于課程思政的改革實踐。
(一)創設情境
A、B兩人賣菜,A賣的產品有{白菜、蘿卜、菜花},記為A;B賣的產品有{胡蘿卜、白菜},記為B,這時走來一個顧客。
(二)引出問題
分別從市場和顧客兩個角度給出事件的和、差、積的概念,如表1。
1.講解和、差、積事件的計算方法及事件的關系等知識點
2.換位思考
引例中,和、差、積的事件可以分別從買賣雙方的角度進行分析與計算,對買方來說要“貨比三家”,那么賣方就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讓學生討論舉例說明什么是換位思考,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用換位思考解決過哪些問題?
3.敬畏規則
和、差、積運算,對實數、矩陣、事件等不同的數據定義了不同的規則。再聯想到人類社會:學校有學生守則,公司有規章制度,還有交通法等很多規則需要我們遵守。數學上不按規則做題會出錯,社會生活中不遵守規則就會發生安全事故或觸犯法律。讓學生體會到,越自律,越自由,要想得到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必須從每個人做起,人人都要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
4.團隊建設
結合事件的和差積運算,讓學生討論:
對“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是怎樣理解的?團隊建設的重要性?在團隊中我們應該怎樣做?
四、結語
實踐證明,通過深入挖掘《工程數學》課程教學中的思政元素,找準時機,合理融入,潤物細無聲,能有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顯著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楊曉慧.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理論意蘊、現實難題與實踐路徑[[J].中國高等教育,2018(18):4-8.
基金項目:遼寧省現代遠程教育學會“十四五”發展規劃2021年度科研立項課題-課程思政視角下的《工程數學》教學改革探析與實踐研究(2021XH-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