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珍梅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學校制度下的課堂教學理念也在發生著深刻變化。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對傳統刻板教學理念的改革對促進課堂教學綜合效果的提升有著重要價值。傳統語文課程教學中閱讀和寫作之間的聯系被刻意地切斷,閱讀學習在課堂中占據了主導,導致學生的其他表達素養發展有所欠缺。本文將對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的實踐開展策略進行分析和討論,希望能夠給相關教學的創新開展提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讀寫結合;實踐策略
引言:讀寫結合教師要增加對學生表達素養發展的重視,相對簡化傳統的閱讀教學內容,改革閱讀教學的刻板方式,增加更多的實踐訓練內容,使學生的能力發展趨于均衡。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傳統教學問題的積極反思,增設更多地指導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的策略,使語文課程教學形式有效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促使學生從課堂知識學習中收獲更多積極體驗,學生的語文實踐素養得到更全面有效的培養。
一、傳統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弊端
(一)閱讀教學中教師的語言十分隨意。在傳統的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對每一篇文章的解讀和教學過程不盡相同,這導致學生無法從閱讀學習中有效汲取學習經驗,在長期的學習中對閱讀學習仍十分茫然無措。加上在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的教學語言十分隨意,對課文內容的解釋具有強烈的主觀情感,進一步導致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認知混亂,在學習中不得不依附教師的成人思維,對課文內容缺乏主觀的深刻理解。
(二)對學生寫作素養的訓練不足。在傳統的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一般會按照單元教學節奏開展寫作練習教學。但單元教學的周期過程長,學生在實際寫作中寫作經驗無法有效累積,導致其每次的寫作訓練都是一次“新的開始”,壓制了學生的實際寫作興趣,反而使學生將寫作訓練視作一種負擔。此外教師臨時性地指導教學,布置的短期寫作任務,進一步加劇了學生的應付心理,導致其實際的作文寫作質量波動較大,且存在更多的抄襲和應付行為。
(三)缺乏對學生實踐表達素養的訓練過程。在傳統的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缺乏對學生表達實踐素養的訓練意識。學生在學習中逐漸形成了沉默寡言的學習習慣,遇到問題和個性化觀點也不敢大膽表達,對其長遠語文素養發展造成了巨大限制。傳統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思路深受儒家教育和應試教育思維的影響,對學生的基礎能力提升十分看重,卻忽略了學生長遠能力的發展。對此在新的教學時期,教師要積極擺脫傳統教學思想的束縛,嘗試以更靈活、科學的思維開展語文知識教學,使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得到更有效的培養。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促進讀寫結合策略有效開展的策略
(一)鼓勵學生保持更宏大的學習視野。在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告誡學生語文知識是一門長期積累地學習學問,學生在學習中應該盡可能多樣嘗試,了解未知的內容,在實踐練習中保持自我挑戰意識,使自己的語文素養得到穩步積累。如教師應該積極開展課外閱讀教學活動,鼓勵學生對課文以外的內容做到多樣了解,對課堂教學的內容進行多樣反思,使自己的學習視野得到有效擴展,更游刃有余地應對課內的學習挑戰,對語文知識的學習保持更宏觀的認識。
(二)提升閱讀教學效率,鼓勵學生將閱讀經驗遷移到寫作訓練中。在語文閱讀教學中, 教師要嘗試固定閱讀教學的基本步驟,確保每堂語文教學內容遵循相同的順序,促使學生更有效地汲取閱讀經驗,嘗試在閱讀學習中進行更獨立自主的思考。如教師鼓勵學生對文章的背景資料進行有效調查。在閱讀中學會對文章大意進行總結。在細節文字分析中保持分層意識等。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將閱讀經驗應用到寫作練習上,如鼓勵學生在寫作前列舉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確定文章的基本框架,設置自己的中心表達思想等,以此使自己的文章寫作內容更有目標性和邏輯性,使自己基本的文章寫作質量得到保證。
(三)訓練學生的語文實踐表達素養。在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切實彌補傳統教學中的短板,鼓勵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進行更大膽地表達和發言,促使學生對語言表達場景、語言組織思路做到更多樣的思考,提升學生的語言實踐素養。如教師鼓勵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有感情地表演朗讀,使學生對公開的語言表達有效適應。如教師鼓勵學生對古詩詞內容進行二次加工翻譯創作,使自己的心中想象在文字中得到充分體現。如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使學生學會在學習中吐露自己的真切想法和心聲,對語言表達不再過度抗拒,為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
(四)鼓勵學生進行模仿、改編寫作,給學生的日記寫作提供更具體的指導。在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開展更短周期的寫作練習,訓練學生的文筆能力,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從。如鼓勵學生對閱讀內容進行模仿、改編寫作,使學生對閱讀內容保持多樣思考。在日記寫作教學中,教師需要給學生提供更具體的指導,使學生在生活中保持更強的觀察意識。如鼓勵學生對經典的人物形象進行刻畫,對特殊的生活情景進行記錄,對一些經歷故事進行回憶復述等。以此使學生對日記寫作保持多樣思考,在日記寫作中進行更多樣積極的嘗試。
三、結束語
小學語文教學中對讀寫結合思路的應用,是對傳統教學模式大刀闊斧地改革。教師在教學中要保持實事求是、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路,嘗試彌補學生的學習短板,激發學生的學習天賦和活力,使學生對語文知識學習展示出多樣興趣和個性能力。
參考文獻:
[1] 張偉.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概述[J]. 教育界:基礎教育, 201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