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鳳
摘要:“雙減”政策的落地引發基礎教育領域的重大變革,作業改革作為政策的核心內容,如何落實“雙減”要求,提升作業設計的人性化與高效化是教師需要思考的首要問題。小學語文作為重要的基礎學科,在“雙減”風暴中應首當其中,積極探尋改革突破口?,F著眼于教學實際,分析造成學生作業負擔過重的原因,并探討相應的優化策略,以期充分響應“雙減”政策要求,落實減負增效的作業目標。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語文;作業設計
減負增效向來是基礎教育階段共同探討的重要問題。在2017年教育部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雙減政策正式落地,著力于解決學生作業負擔較重的問題。小學語文在義務教育體系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對于雙減政策的落實肩負不可推卸的責任。作業作為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也是學生參與學習的必經過程。本應為學習提供加持的作業緣何成為學生的一種負擔,理清背后的原因是落實雙減政策的基礎。
1作業之所以成為學生負擔的原因分析
作業即教學是廣大教師對于作業價值定位的普遍認知,在此教育理念的作用之下,教師將教學質量提升過程中的阻礙作業訴求的形式呈現出來,這也是導致作業數量及深度不斷增加的根本原因。就小學語文學科而言,現階段作業設計存在以下局限性。第一,作業設計目標維度過于狹窄。一些教師在布置語文作業時,單純的局限于知識層面,而忽視了關鍵能力、發散思維、審美情趣及文化意識多層面的教育功能,導致作業成為單純服務于知識傳遞的工具。第二,作業設計類別較為單一。在知識本位教育思想主導之下,小學語文的作業形式以紙質類為主,內容形式大多為重復性的知識記憶或專項練習題。如拼音字詞的書寫練習,針對于閱讀的簡答題型等等。單一的作業形式不僅枯燥,影響學生的作業態度,而且毫無章法的機械重復是造成學生負擔過重的重要因素之一。綜上所述,現階段小學語文作業設計與“雙減”政策理念要求相背離,加快改革優化勢在必行。
2基于“雙減”要求優化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策略
2.1作業設計關注學生興趣
雙減政策與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相契合,從學生健康成長角度出發設計小學語文作業是落實雙減要求的重要舉措。因此,教師應關注學生的興趣取向,激發學生主動參與作業活動的意識。雙減政策內容中明確指出小學低年級不應出現書面性質的家庭作業,教師遵循此原則,設計多樣化的、綜合性的作業形式。以“i u ü y w”拼音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將語文作業與學生的日常游戲相結合,以寓教于樂的方式充分展現作業的學習功能。例如,組織學生自制拼音卡片,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將本節課所學的單韻母以圖文結合的方式制作記憶卡片。以此充分調動學生的形象思維優勢,將陌生的語文知識與所熟知的具象化的日常事務建立關聯性,以加深印象,實現長時記憶。又如,教師將本節課所涉及到的韻母編制成歌謠,讓學生作為“小老師”教父母學唱,并錄制相關視頻上傳至班級云平臺,激發學生的成就感。
2.2作業設計指向語文素養
雙減政策的核心是減負增效,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應擺脫以知識為導向的枯燥練習,專注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發展。根據學生的認知需求將各種形式的作業貫穿于課前、課中及課后的各個學習環節,讓作業成為服務于學生學習的工具,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以《黃山奇石》教學為例,首先,在新課講解之前,教師設計預習相關作業,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內容,將陌生詞匯及不理解的語句標注出來,為課堂的高效學習奠定基礎。其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以任務性質的作業驅動學生的課堂學習進程。例如,用自己的話語說一說課文中寫了哪些奇石,展現了黃山風景區怎樣的特點?讀完課文你對黃山建立了怎樣的新認知等等,通過指向性的自主學習任務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最后,在課后,教師設計歸納梳理性的作業,引導學生完成對于知識的自我構建。如讓學生以畫畫的形式展現所知與所得。將作業任務分散于學習活動的各個環節,以減輕學生的負擔,提升作業指向性。
2.3作業設計增強彈性空間
小學語文作業體現開放性的思維,不僅符合“雙減”政策的基本要求,而且彰顯了語文學科的大語文特征。教師在設計語文作業時應立足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設計彈性空間既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又能夠做到張弛有度,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基于此,教師應立足嘗試教學目標,以整體化思維設計每天的作業內容。教師將每單元教學設定為一個作業周期,包含基礎性作業、創造性作業以及無作業日。以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教學為例,包含了三篇講讀課文、口語交際以及語文園地相關內容。教師可以在語文基本知識講解期間,以常規作業為主,實現對教學內容的鞏固與拓展。當完成知識性講解之后設計無作業日,為學生創造緩解緊張情緒的出口。在完成單元整體教學之后,教師設計創造性的作業內容。例如,在單元復習課,讓學生運用本單元所學知識,設計相關主題的剪貼板。通過多元化的作業設計,為學生創造開放性的思維空間,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愿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雙減”視域之下,如何兼顧學習需求與身心健康成長的多維因素,優化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是教師所面臨的重要挑戰。對于小學低年級而言,作業應符合學生的認知層次,采取多樣化內容,多元化的形式,將減負增效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何捷.“雙減”政策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整體框架構想[J].江西教育,2021(35):10-11.
[2]張麗娜.巧設計 ?精練習 ?提素養 ?“雙減”下的語文作業優化[J].上海教育,2021(3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