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葉娜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和時代背景的大趨勢下,小學教育教學中利用家校合作這種方法已經成為常見的教育形式,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身體和心理素質的發展不夠完善,因此,小學班主任就需要利用這種家校合作的方法,更深入的去了解學生,擔起家校合作中構建橋梁的作用,以此來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本文將從小學班主任的日常工作現狀、家校合作的意義,以及開展家校合作的一些策略展開分析探究。
關鍵詞:家校合作;小學班主任;教學工作;策略探究
由于學生處在小學階段,家長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能起到很大的輔助性作用,通過與小學班主任進行溝通,兩者共同教育合作,能更加了解學生的思想以及行為動態,為孩子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班主任在日常管理時要尋求一定的教育方法,不能盲目的管理和教育學生,或使用一些暴力等不友好手段,這樣不僅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也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影響,既然選擇了家校合作,就要充分的將學生的特點與這種家校合作的模式結合起來,發揮兩者的優勢,共同解決學生在學習生活上的問題。
一、 家校合作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運用探究的原因
1. 學校教育的局限性
學校教育的局限性是家校合作開展的條件之一,雖然說學校可以教育學生,講授一些書本知識或者做人的道理,但是小學學校畢竟不是全日制大學,學生全部的時間也不是整日在學校中度過,班主任的教育難免在學校中總會有疏漏的地方,由于其難以對校外環境中的學生進行教學,這會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習有一定的影響,并且學校是一個龐大的環境,班主任也不可能把班級里面的所有學生進行單獨的教育,所以,在學校的教育教學中落實對學生的因材施教,也有一定的困難程度。
2. 家庭教育的優勢性
家庭教育,實際上就是說在家庭這個環境里面進行教育孩子的活動,由于孩子的年齡較小,在家所占用的時間也較長,所以父母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小就影響著孩子的思想,相信家長對孩子的了解,肯定超過老師、班主任對孩子們的認知,那么家長在不經意間對孩子進行一些教育時,孩子們就可以進行很好的吸收,通過這種靈活性實踐性的教育方法,對孩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在這個條件下,開展家校合作的教學方式,便符合了目前的一種教學形式,既能使家長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所了解,也可以使家長在學校的教育中有所補充,利用他們所想的教育建議,優化教學環境,促進小學班主任更好地開展課堂教育。
二、 家校合作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運用探究的意義
1. 開展家校合作有利于教育教學內容互補
在對學生的教育中,學校更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家庭更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通過開展家校合作,能夠更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學校和家庭形成一種教育合力,利用互相配合、共同促進的方法,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和身體以及學習方面得到更好的提高,教師在學校進行對孩子的學習培訓,家長在家庭里面對班主任解決不了的問題進行思想引導,兩者分工明確且共同前進,只為孩子一個目標,能夠給孩子更多的關心和照顧,孩子也能在這樣的環境中充分感受快樂。[1]
2. 開展家校合作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另外,家校合作在一定程度上還保證了教育方法的科學性,兩者之間相互總結出來的一些教育點,經過多次的磨合以及實踐,大大增強了教育對孩子的有效性,有利于對孩子的教育效率提升。
三、 ?家校合作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運用探究的策略
1.創新家校合作方式,改變傳統的家長會
創新在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作為教學工作者,要積極順應時代的需求以及家長的真正意愿,通過不斷的溝通與交流,構建出一種新型的家校合作的方式,以此來煥發出教育者對學生的熱情。在家校合作的過程中,學校方要積極邀請家長來學校觀察工作,并且召開不同以往的家長會,不再采取只鼓勵批評以及頒發獎狀的家長會形式,只有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才能使家校合作走得更加長遠。
作為小學班主任要在家校合作的過程中,積極與家長溝通,在空閑的時間里,兩者共同見面,商討學生的短期發展,通過定期的交流,使學生的情況達到不斷了解的效果,這也能大大提高家長參與學校工作教育的積極性。委員會交流過程中,小學班主任也要積極尊重家長,體現出平等合作的雙方合作關系。[2]
當然,家長不可能時刻有空閑的時間,這時就需要小學班主任與家長交流協商,討論出合適的時間。例如,教學工作者可以采取組建家庭委員會的方式,利用完善的委員會制度來明確家長在這個委員會中的定位,使家長的工作變得清晰,實際上,開展家長委員會就是想讓家長能夠更加關注孩子,通過在學校的委員會中開展的工作,學生到家庭環境中,配合著學校發展的中心思想,為共同的目標貢獻家庭的一份力量,家長要帶領著孩子積極參與學校外的活動,如志愿者活動、校外親子活動等,這中室外交流的活動也能讓孩子更加喜愛和理解家庭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并且,家長在學校之間進行的工作交流,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家長的教育水平,從而促進有效管理孩子的方式增加。
2.積極采取家訪活動,真正了解關心學生
對于家校合作來說,只有家長單向進入學校學習的這種方式是不太完整的。所謂教育是雙向的,家長在學校討論以及學習之后,各班主任也要定期或不期開展家訪活動,通過這種家訪能夠使教師清楚家長委員會的實施成果,明白自己所開的委員會是否有效,也可以找到不足之處,并進行改善。[3]
班主任在加強家校合作工作的過程中,要加大力度去開展家訪活動,進一步完善教師對學生成長環境的了解,和家長溝通并了解完學生的情況之后,要針對性的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另外,班主任在家訪之前要做好家訪的一系列事務規劃,利用好家訪這一個教學方式,打好家校之間的關系,促進兩者間的合作發展。
家庭是孩子永遠的避風港,所以班主任教師在家訪時,一定要尊重孩子,從孩子的內心出發,真正為孩子著想,將學校中所發生的與孩子相關的事情與家長傳達清楚,并通過在家庭里觀察和了解,使孩子與自己更加親近甚至成為朋友,促進問題的溝通與交流,承擔起共同教育孩子的責任,也讓家長更加放心孩子,推動家校合作。例如,在孩子出現不良習慣和行為后,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家訪,然后換位思考,從家庭原因、學校原因、社會原因中尋找解決辦法,并與家長進行溝通,先從思想方面改善孩子,悉心教導,利用感情和真人真事來勸說孩子,然后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榜樣,時刻教導孩子改善習慣,達到幫助學生健康發展的效果。
3.利用新型信息技術,促進教育方便快捷
隨著新時代的發展,加強家校合作的工作也可以從互聯網方面創新,班主任在針對學校和家長的實際發展時,要從家長和學生的個人需要作為工作的出發點,積極地去尋找多種渠道和多種形式的家校活動開展方式,通過這些緊跟時代潮流的網絡交流平臺,能夠使家校合作之間的效率得到提升,從而推動學生的發展,那么在了解這些溝通平臺之后班主任應該怎么使用這些平臺呢?
21世紀是互聯網時代,網絡社交平臺已經成為人們交流的一種主要方式,家長可以很快速的與教師和班主任溝通,當然教師也可以很快的與家長進行交流,利用好這個平臺時,能夠使家長很好的感受到教師的教導,同時也使聊天變得輕松愉快,在這樣的前提下,教師可以與家長經常性地展開聊天,在聊天的過程中滲透一些教育理念,通過利用好這樣的信息化平臺,促進家校合作的開展,另外,教師也可以在朋友圈中轉發一些有關教育的知識,分享給觀看朋友圈的家長。通過教師和家長互相間的分享,提高教育教學理念。讓家庭和學校的溝通實時互動起來,有利于提高家校合作效率。[4]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生的成長離不開學校和家庭的共同教育,小學班主任要明確這樣的教育思想,做好小學班主任的工作,真正為孩子著想,提高家校合作的主觀意識,積極開展多樣的家校合作活動,和家長保持交流,共同為孩子的成長與學習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吳佩佩.淺析家校合作在小學班級管理當中的有效應用[J].當代家庭教育,2021(18):19-20.
[2]魏紅霞.小學班主任日常管理中家校合作模式的應用分析[J].家長,2020(32):32-33.
[3]喇雪梅.民族地區小學班主任日常管理中家校合作模式的應用分析[J].讀寫算,2020(25):154-155.
[4]程子木. 小學班主任的家校合作工作困境及優化策略[D].吉林外國語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