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育是學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內容,于學生而言意義非凡。本文立足于高校美育教學實踐活動,分別從“美育在工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美育在工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體作用”這兩個方面入手,針對美育在工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進行了初步地分析和探索。
【關鍵詞】美育;工科高校;思想政治;作用研究
正文:青年大學生個性鮮明,價值取向尚未穩定,思維還未發展成熟,所以高校的思政教育至關重要,不僅影響著學生的價值取向,還影響著學生的未來人生軌跡。同時,美育擁有很強的倫理性和情感性與愉悅性,可以促進大學生的發展。基于此,任課教師可以將兩者進行結合,在不斷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素質,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與此同時,美育是一種感性的情感生命教育,通過一系列審美創造及實踐活動,培養并提高學生的審美感受力和審美創造力,并對他們的生活方式進行審美指導,完善審美心理結構,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對其各方面素質發展都有促進作用。美育被列人教育方針,不僅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培養創造精神和創新人才的需要,更符合人才培養的普遍規律。而思想政治的目的也是提升學生的個人素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當兩者進行結合時,其教學效果一定會得到提升和強化,所以美育對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相互聯系、不可替代。
一、美育在工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工科高校學生具有自身的思維特點,他們的思維大多十分發達,也十分發散,簡單來說就是思維靈敏。工科高校學生研究的是具體的物和對象,強調的是專業技能,技術效率和效果以及如何解決實踐中的實際問題,因為他們多半是急功近利的。而工科高校的學生深受“重理工輕人文”思想的影響,所以在入學時就會十分重視自己的專業,同時也就忽視了其他知識的學習,這對于工科高校學生的知識結構不利,也對于工科學生的審美能力不利,進而致使工科學生的審美能力有待提升。基于此,任課教師要全面、系統地了解當今的教學局面,以美育為切入點促進工科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素養,從而促使工科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升。因此,任課教師要充分認知到美育在工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應對,來解決這一問題。只有這樣,高校教師才能轉變當今教學局面,才能使得問題得到妥善地解決和應對。
二、美育在工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體作用
1.美育有利于工科學生形成獨立的人格
經過調查和分析,在工科高校的學生多半有著“個體意識強,集體意識淡化,沒有認識到學習工學專業自身應扭負的社會責任”這一問題,這就是工科高校學生缺乏美育教育的顯著表現。其中,美育最大的優勢和作用就是可以幫助大學生形成獨立完成的人格,對于大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高校教師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通過美育來幫助學生養成健全的人格,培養他們起碼的道德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另外,當高校教師采取美育進行教育教學時,還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和人生觀念,使左右半腦在創造性學習和科研工作中共同發揮作用。所以,當鮮活豐富的審美實踐加以參與時,學生就可以提升自我。如高校教師帶領學生觀看生機勃勃的景色,或者色彩斑斕的世界,引導學生感受到世界的美好與奇妙。第二任課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鑒賞影視作品,或者觀看一些書籍,以及音樂作品等,這樣,學生就可以從多種角度、多種層次感受美,從而促使學生養成包容、開放的審美理想,這對于學生養成良好的人格品質有著很大的幫助作用,從而更好地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2.美育有助于培養工科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
眾所周知,美育能指引學生追求真理。創新不等于標新立異,而是在合理的情況下尋找出真正的“真”和“善”,所以真正的創新應該是美麗的。創新不僅需要一定的知識和才能儲備,更需要一種追求真理、真知的渴望和強烈的激情以及不可遏制的沖動。這種渴望、激情和沖動的源泉之一就要靠美育來培養和熏陶。美育對培養學生創新的興趣具有激發、指向強化和逐步升華的作用。
3.美育有助于啟發學生的智慧
美育可以啟發學生的智慧。當學生受到一定美育的教育后,學生的知識被豐富、眼界被拓展、知識被增長,這樣學生就擁有了深刻的洞察力、豐高的想象力和巧妙的創造力,從而使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相互促進,協調發展,使其聰明才智得以充分發揮。
4.美育有助于調適學生心態和情緒
美育可以調適學生心態和情緒。高校大學生的求學道路一定會有一些困難和坎坷的,假如大學生沒有心理調節能力,就會受到很多負面情緒的影響,就會無法調動自己的斗志,就無法成為學校中的成功人士,更無法成為創新型人才。基于此,高校教師要積極運用美育教學,將美育看作是一種人格特征,一種精神狀態。因為美育能調節學生心理機能,調適學習情緒,使他們以飽滿的精神、良好的心態和滿腔的熱情積極投人到學習和生活之中。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得到發展和提升,才能成為優秀學生,進而取得一番成就。
總而言之,美育是一種情感教育,通過美育教育,能夠陶冶學生品德,提高其綜合素養,將思政教育、美育教育關聯,解決了樂知、好知之間的問題,充分發揮出第二課堂的教學功能,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讓思政教育能夠真正入腦、入心。思政教育與美育教育的結合要從內容、方法上著手,積極推行互聯網+教育模式,豐富融合內容.充分提高教學有效性。與此同時,高院校思政教育與美育教育的結合也是社會發展的趨勢,結合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耳目一新,還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之中,且美育和思政的教學更容易直接引導學生掌握社會交往準則、調節人際關系等,更適用于當今學生的學習,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李剛,張泰居.理工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美育研究初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13):234-234.
[2]李昕欣.淺談美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J].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2013,000(050):1-1.
[3]郭華.論人本美育在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實踐支撐——基于蘇北七所院校的實地調查分析[J].中國成人教育,2015(24期):89-92.
作者簡介:徐微微,女,1983.4,漢,吉林省榆樹市,學歷:本科,職稱: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檔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