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心友
【摘要】小學是人生學習的基礎階段,語文是學習所有知識的基礎學科。形成較高的語文知識素養,靠的是日積月累的學習與沉淀。所以,“雙減”政策下,語文教師在布置課堂、課后作業的時候,要做到精而少,不可再采用題海戰術。要科學地提高教學質量,而不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從而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本文立足于小學語文教學角度,分析“雙減”政策下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策略,希望能夠提供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雙減;小學語文;作業設計
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業的優質完成可以幫助學生強化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有助于其創造力和智力等基本素質的全面提升。優化作業設計,可以減輕學生學習負擔,解放學生思想,激發其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學習成績,完善綜合素養。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課堂教學越發重要。因此,對于“雙減”政策下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策略的研究有著鮮明現實意義。
一、語文作業布置存在的弊端
(一)作業量過多
受以分數評價學生為主的教育觀影響,為了讓學生取得好的成績,有的教師還是信奉“題海戰術”。布置作業重數量而輕質量,教師希望通過反復訓練強化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成績確實有了提高,得到了家長及社會的認可。此外,有的教師教學方法陳舊,課堂效率不高,有些當堂可以完成的作業,因為教師不講究教學的科學性,就變成了課后的作業。長期下去,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學生的作業越來越多,學生越來越厭學。
(二)作業內容統一
整齊劃一的作業,便于檢查批改。在語文作業的布置上,多數教師采取書面抄寫的形式,比如,讓學生抄生字、查字典、完成練習冊。殊不知這樣的作業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機械性的作業導致學生只是簡單地重復,不入腦、不入心,不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作業形式單一
傳統的作業,幾乎都局限于書面抄寫,作業的設計隨意性很大,缺乏創新。每天上完課,就算教師還沒有開始布置,學生也能猜出當日的作業是什么。作業對于學生來說就是一項任務,學生對作業也沒有絲毫的期待。
二、“雙減”政策下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的策略
(一)結合人文教育,設計個性化語文作業
在布置個性化語文作業時,教師還可以加入一些傳統思想文化內容,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思想教育,使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從而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學習的意義。
目前的小學語文教材中也含有大量的傳統文化內容。如,《傳統節日》這篇文章,《亡羊補牢》《坐井觀天》《揠苗助長》等寓言故事,在學生學習了這些知識之后,教師都可以將其設計為個性化的語文作業。如,學習了《揠苗助長》,教師可以讓學生搜集一些社會中常見的揠苗助長行為,在語文課上在讓學生進行討論,加深學生對文章所蘊含的道理的理解,從而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社會中的一些教育觀念,保障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二)激發閱讀感悟時呈現
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重點應該是段落的訓練。而段落教學則是要培養學生對自然段內容的理解能力和段落中重點詞句的敏銳感知力,使學生能夠通過對上下文意的理解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更好地理解段落中句與句之間的關聯和意思,為以后的篇章結構學習鞏固基礎。如,三年級教研組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這一課時,對以下題目:閱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完成填空。①用橫線畫出寫魚多的詞語,( )、( )寫出了魚類的數量多,( )寫出了魚類的品種多;②用﹍﹍畫出一個比喻句,這句話把什么比作什么?③“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真有這么多魚嗎?為什么這么說?④這段文字是圍繞哪句話寫的?這四道題目是對整段文字閱讀點的概括。根據這四道題,三年級教研組設計了以下的環節:1.細讀這一段,通過文字的描述,把腦海中出現的畫面讀出來。2.這一段描繪了魚的哪些姿態?哪種姿態你最喜歡?試著將你最喜歡的讀出來。3.作者給我們描繪了怎樣的魚?是從哪些詞中感受到的?分別讀好這幾個詞。4.這段文字是圍繞哪句話寫的?一句一句指導背誦。然后,讓學生當堂完成這幾道題。
(三)批改點評
課堂作業的優化離不開作業批改反饋的環節,課堂作業及時批改,提供講評,效果會更佳。及時地講評能夠及時訂正錯誤、解決問題。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鞏固相關知識。因此,筆者所在學校的語文教研組討論決定:當天的作業要當天批改(學生習作一周內批改好),力爭60%的學生的課堂作業要當堂面批。
1.巡改作業:即教師在布置完作業后,走下講臺,來到學生中間,邊巡視邊用紅筆對學生完成的作業進行批改。這種批改方式可以讓教師及時地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掌控,不但可以在巡改的過程中對學生出現的錯誤及時糾正,還能夠節省批改和訂正的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2.輪流面批:即學生按順序一個個拿著作業到教師那里批改。這種批改方式能更好地讓學生了解自己的欠缺,而面批時采取不同的點評方法,鼓勵和輔導同時進行,作業的實效性會更好。
總之,優秀的作業設計可以提升小學生的綜合水平,通過逐步完成作業,有效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意識。讓作業有趣、有效,可以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潛在能力。提升學習質量,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是作業設計的核心目標。
參考文獻:
[1]趙倩.淺議小學語文中年段開放性作業設計[J].考試周刊,2021(20):51-52.
[2]李平.小學語文課堂閱讀作業設計的實踐——以五年級統編教材為例[J].小學教學設計,2021(7):12-14.
[3]卓清妹.基于“教——學——評”一致的小學語文課后作業設計的策略[J].學苑教育,2021(7):85-86.
[4]李倩倩.基于問題意識的小學語文教學設計及場景建構——以《父愛之舟》為例[J].教書育人,2021(7):68-69.
[5]蔣茜.作業“營養餐” 童心易暢歡——淺談優化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策略[J].小學生(下旬刊),2021(3):122.
責任編輯? 潘綺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