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維釗
關鍵詞:項目式教學;培養計算思維;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信息技術學科的地位也逐漸提升。為了提高信息技術的教學效果,教學開始嘗試借助項目教學法,在教學的過程里設計多個學習項目,讓學生以分組、個人等多種形式開展項目探究,能夠讓信息技術課程更加豐富多彩,給學生帶來更好的信息技術學習體驗,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興趣和欲望,并且在學習過程里獲得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發展。
一、鼓勵學生探究,教師合理引導
項目教學法的特點,是以項目為主線,教師作為輔助,學生作為主體,讓學生進行主動探究和學習。因此,教師在整個學習過程里起到了輔助和指導的作用,教師需要認識到學生是其中的主體,不能“反客為主”。很多教師在項目資料收集、項目實施方案設計、項目探究環節、項目評價環節,都要過多干預,導致學生缺乏自我思考和分析,一味地依賴教師,最終項目的學習僅僅只是走了一個流程,照本宣科地操作,沒有從中獲得發展和鍛煉。為此,教師需要在項目教學中給出適當地指導,并且強調項目探究的開放性和多元化,讓學生依據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大膽地進行探究和學習,重視項目學習過程里的收獲,忽略項目的結果。
例如,在教授PPT相關知識時,筆者便設計“介紹我自己”的項目學習任務,讓學生將自己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成長經歷等制作成PPT,并且在最終根據PPT介紹自己。在學生項目學習的過程里,筆者給學生足夠的探索空間,讓學生在學習過程里遇到問題的時候積極地提問。同時,筆者還時刻關注學生的進度,在學生探索方向出錯時給予引導,其他時間則要求學生自主探索。
二、設置問題情境,激發思維能力
項目教學法的培養,除了注重學生技能的提升以外,更加注重學生內在的培養。在信息技術方面,信息責任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眾所周知網絡是把雙刃劍,只有學生樹立明確的信息,責任意識,來保護好我們健康的網絡安全環境才能夠使得整個教育事業的長遠發展。信息責任感能夠幫助學生去自覺抵制網絡上的其他信息,并且在這個過程中,搜集一下自己所需要的文件。
比如在學習《聲音媒體的采集與制作》這一部分的內容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去復習一下圖片的采集與制作,然后引導學生去探索一下聲音是該如何采集和制作的呢?這兩者之間又有怎樣的共同點呢?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制作多媒體。比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給學生呈現一幅圖片,讓學生去感知一下常見的聲音素材獲取途徑,然后引導學生對成品聲音的文件進行使用,以及原旁白的錄制,是如如何保證聲音不嘈雜的呢?在這個之前,教師可以給學生出示一幅情景圖,讓學生去感受一下如果沒有信息責任感,則可能會出現一些令自己后悔的事情,根據圖片進行教育教學,先引導學生能夠認識然后在鼓勵學生不斷發現,最后培養學生的信息責任感。
三、構建知識體系,促進思維發展
教師要把各個信息內容知識連接起來,讓學生懂得如何在新舊知識之間進行交流。教師應協助學生為信息技術專業知識構建完整的系統架構,結合基礎知識,使學生計算思維得到發展。
教師在課堂上講授《加密與解密》時,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登錄密碼防盜分析表,開展項目指導,讓學生在預習后填寫表格,教師可以引出數據安全、密碼的話題,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展示數據安全性測試,讓學生窮舉搜集密碼的時間,如第5、7、9次登錄密碼。檢查每個人需要多長時間才能破譯。學生保留破譯時間段的記錄。教師也可以理解學生在操作結束時的例子:“如果登錄密碼仍然包含英文字母,解密時間會產生什么改變?”請討論建立安全登錄密碼的具體措施和方法。教師應正確引導高中生總結建立數據信息安全防范措施,如:限制賬戶登錄頻率、短信驗證碼、指紋識別等對策。這樣,學生就會實現對之前學過的基礎知識的融合,整個處理方法的思維過程就相當于對所問問題的整合,有利于學生綜合邏輯能力的發展。
四、結語
總之,高中信息技術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發現學生的潛力,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設計。還應當采用項目化教學,鼓勵學生參與到自己的課堂中,培養學生計算思維,引導學生學會運用計算機解決問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吳燕.翻轉課堂視角下的高中信息技術項目教學 ——以圖像的拍攝藝術為例[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3):75-77.
[2] 韓光軍.高中信息技術項目教學法與學生成長成才[J].教育界,2015(17):182.
[3] 趙林梅.核心素養下高中信息技術項目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2020(21):232-233.
[4] 張旺州.芻議高中信息技術項目教學策略[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2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