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青霞
摘要:《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展現了先秦以來的女性形象,或是活潑可愛或是自怨自艾等不同女性形象。本文擬從對女性形象的社會角色、性格等角度對《詩經·國風》中的女性形象進行分析,將國風女性分為田間勞作婦女、政治聯姻下的貴族女性等幾種類型,挖掘《詩經》其本身的文化價值之外,也可以感受先秦時代的女性生活及心境。
關鍵詞:女性;形象;角色;社會意義
《詩經·國風》除了展現普通民眾的生活外,還描繪了形態各異不同形象的女子,為感受《詩經》中女性的獨特魅力,本文將淺析《詩經·國風》女性形象,領悟女性美學意識,女性思想,感受先秦時期的女性魅力。
一、田間勞作婦女形象
在《詩經·國風》中出現婦女田間勞作的詩篇并不在少數,如《周南·芣苢》、《召南·采蘩》、《召南·采蘋》等。在這些篇章中有通過勞動婦女形象反映百姓的安居樂業的,尤其是《周南·芣苢》中:“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這首詩展現的婦女們采摘芣莒的勞動場景,“采采”等詞明快活潑,這種典型的民間歌謠式用詞,可以感受到婦女們歡快的情緒。在中國的先秦時期是經濟以農業為主,土地收歸天子所有,這首歌謠體現了百姓們安居樂業的場景。但在《召南·采蘩》中的描述中也是描寫采蘩女宮人的的忙忙碌碌,是蠶婦為公侯養蠶的勞動詩。說明女性在這一背景下只能是做一些簡單的粗重的農活,因而這里更加突出體現得是婦女的辛勤和努力。由此可見,在先秦時代背景下,通過這兩種對女性勞動形象的描寫,雖然共同之處都是女性勞動的場景,但是細微之處又有差別,一種是為創造幸福生活而努力,而另一種是在剝削下不得不勞動。所以從女性自身的角度來說,我們首先可以看出《詩經·國風》中的勞動婦女具有勤勞努力的美好品質,對她們而言維持勤勞的品質,可以增加生活的幸福感。透過現象看本質,其實不難看出對女性勞動形象的描寫寄托了當時詩歌創者對于深陷混亂不能安定的田間勞動的人民的同情,但也贊揚了勞動人民自信樂觀、灑脫直率,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二、勇敢追求愛情的女性
在《鄭風·子衿》中采用倒敘手法,女子思念男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你的衣襟幽蕩著我的心弦,從女子角度出發,這詩篇是女子對男子無盡的思念,子衿是女子已有對象,而強烈表達愛意的詩篇中,《召南·摽有梅》就是女子渴求愛情的強烈形象,這首詩一詠三嘆“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求我庶士,迨其謂之!”雖然描寫的都是鼓勵男子“求我”實則也是“我求”。
在勇敢追愛的女性形象中還存在天真爛漫的女性形象,這一形象的出現大多出現在女子不顧世俗的壓力追求愛情的時刻,在《邶風·簡兮》“山有榛,隰有苓。云誰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就熱烈深刻地表達了女子對舞獅的男子的傾心,是女性情感發展的高潮,從而更加凸顯出女性形象的感性之處。但女性的天真爛漫,真摯熱烈也不單單出現在追求愛情時期,在《周南·葛覃》中,“言告師氏,言告言歸。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歸寧父母”,明晰簡潔地描寫到出嫁的女子準備回娘家省視自己的父母。借葛葉生長的茂密之景凸顯女子歸家喜悅之情,在詩中感受到女子即便在出嫁后也是甜蜜美滿,從側面表達女性的婚姻幸福或許能更有利的幫助女子繼續保持童真。無論是追求愛情時期的女子還是已經結婚后的女子,內心的富足和圓滿才是女性繼續純真恣意的寶貴財富,所以即便是結婚了的女子依舊能像在戀愛中一樣。
三、家庭中的女性形象
在《詩經·國風》中《鄭風·女曰雞鳴》是中典型的描繪家庭的形象,是一般平凡人渴求的幸福生活,晨起女子催丈夫去打獵,而丈夫還想睡懶覺。不同于《詩經·國風》中大篇幅的棄婦形象,這首詩中的女子與男子各司其職,晨起丈夫打獵,妻子輕言相勸提建議,全詩彌漫的是夫婦二人的同心協力。三言兩語以對話寫詩,更加體現生活形態。除了平凡幸福的形象,回歸家庭的女子往往伴隨的就是棄婦形象,這種棄婦形象在家庭中扮演角色往往是復雜而又多元的。比如在《衛風·河廣》中描寫到衛文公的妹妹嫁與宋桓公,后又慘遭拋棄。作為一個小國公主,她是一個妻子角色,更是一個母親角色。
在《詩經·國風》中對描寫被人拋棄的女子是占大多篇幅的,對于處于封建制度下的女性而言,愛情并不一定有個團圓的結局,相反或許還是處于時代背景下女性不得不接受的枷鎖。他們感嘆命運的不公,以自身的方式去反抗整個時代的不公平?!睹娦颉氛J為:“《召南·小星》,惠及下也。夫人無妬忌之行,惠及賤妾,進御于君,知其命有貴賤,能盡其心矣?!睆倪@個角度去分析詩,君主小妾感嘆其命運涼薄,幽怨不平。星光只是微弱地出現在東方,這里微弱地星光或許既是小妾情感上的微弱,也是“小妾”這個身份所帶來的卑微。在《詩經·國風》中最為典型的一首怨婦詩就是《衛風·氓》?;榍坝卸嗾J真努力地去追求和戀人的幸福生活,婚后就有多么幽怨和氣憤對方毫無留戀的離開。《氓》以悔恨為主基調追述了從相戀到怨恨的全過程?!锻躏L·中谷有蓷》也曾提到“中谷有蓷,暵其干矣。有女仳離,嘅其嘆矣。嘅其嘆矣,遇人之艱難矣!”在詩中反復詠嘆,描寫了女子的嗟嘆,感于身世的悲戚。
結語:《詩經》是我國文學的瑰寶,我們在學習《詩經》的同時,更是在學習《詩經》中所傳達的相處之道,情感深度。通過對于《詩經·國風》女性形象的分析,我們首先能感受到生命平等自由的重要性,《詩經·國風》中的女性在很大程度上有自己的見解和想法。正是因為有了像《秦風·蒹葭》這樣美麗的詩篇才會使得中國愛情詩不斷地發展。除了對于美的追求,我們還應該正視自己的內心,可以追求美好的愛情,可以看世界風情變化,我們需要的是精神情感的認知。
參考文獻
[1]白川靜.詩經的世界[M].北京:東大圖書公司,2011.
[2]郭倩倩.《詩經》女性意識研[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18(03):45-60.
[3]高瓊燕.試析《詩經》婚戀詩中的男性形象[J].四川民族學院學報,2015(02):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