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達 楊曉嬌
摘要:小學生的注意力轉換比較頻繁,需要教師根據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式,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教師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就需要及時關注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和理解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尊重學生在課堂學習上的主體性,建立活躍的課堂氣氛,簡潔清楚的課堂脈絡表達出來地思維導圖無疑是一種新穎的教學方法,既符合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創新、新穎的需求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本文探究了在小學課堂中運用思維導圖提高教學質量的模式。
關鍵詞:小學課堂;思維導圖;教學策略;質量提升
小學生知識積累較為薄弱,課堂模式大多以教師為主導,小學生自身發表想法、得到鍛煉的機會并不多。在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中,小學生接受知識的效率會隨著對課程難度和枯燥程度增加而下降。教學過程中需要有吸引性地教學方式,思維導圖的運用可以幫助學生將已經掌握、正在學習和將要學習的內容形成一張完整的知識網絡,其用簡單的線條走向和文字表達出不同內容之間的關系,便于學生進行理解和記憶,適合應用在小學各個學科的課堂上[1]。
一、思維導圖的概述和應用優勢
思維導圖又稱為心智圖,是一種用圖像形式表現不同內容的關系而存在的思維性應用工具。它可以結合知識系統中的不同主題,利用其放射性的聯系特點,以一個中心詞的輻射將不同層次、不同主題間的內容和知識點溝通,形成一目了然的知識結構和互相聯系的分類體系。思維導圖具有發展性和形象性,幫助學生由點到面、高效、形象地理解學習內容[2]。
應用思維導圖可以給學生營造輕松有趣的學習氛圍。在小學教學課堂新課改的背景下,以學生為主體成為一種趨勢,教師的填鴨式教學已經不適合高效率的小學課堂。教師需要更多的從學生的需求和注意力方面來整合教學資源,創新教學方式。思維導圖可以在中心詞的輻射下,為學生營造真實的學習語境和豐富的知識體系,讓學生在好奇輕松的氛圍中,不知不覺掌握知識,建立自己的個性化理解思維知識結構。
思維導圖還可以提高課堂效率。它在小學教學課堂中幫助學生抓住重點內容加以理解延伸。通過思維導圖的運用可以準確地幫助學生把握教學重點,將繁冗的知識點修剪之后,形成簡略得當的知識網絡,達到教學目的。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形成的知識網絡將自己掌握的知識自我檢索[3],自我消化,搭建成自己的學習框架,在遇到相似內容時通過一個知識即可延伸到相近的知識點上。
二、思維導圖用于提高教學質量的教學方法
1.在分析總結中把握題目整體
小學生的知識積累量較低,在閱讀或者寫作中容易產生無法理解或無話可寫的困境。小學生在遇到這種束手無策的情況時通常會敷衍答題。想起什么寫什么,這就會造成閱讀完仍然一無所知,寫作時下句不接上句。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小學生把握題目方向,在閱讀中通過自己建立系統的知識網絡,了解文章大意和整體內涵。在題目的解讀和作答時,靈活應用思維導圖將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聯系整理出答案。列出自己可以應用的短語或者句子,然后通過思維導圖將其整理成一篇文章。
這種策略可以適用于學生在對題目不熟悉或者無話可說時。在面對一個陌生的題目時,可以引導學生對題目解讀。以題目要求為中心詞,分解出題目的要求,條件和模式。再利用思維導圖整理出自己知識范圍內可以應用的知識,整合碎片化知識內容,發現彼此之間的聯系。描寫人物時可以用思維導圖輻射出人物的多方面特點,通過簡短的人物介紹和外貌描寫完成對人物的刻畫。讓學生把握題目的基本構造,鞏固基本語句應用,精巧運用積累詞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從而提高課堂質量。
2.課上學習中把握知識結構
思維導圖還可以用來幫助學生進行知識框架的搭建,將邏輯性比較強的概念通過思維導圖的聯系直觀化、可視化。這樣不僅可以將概念以文字的形式傳達給學生,更可以讓學生通過知識概念的聯系轉化,將圖形文字的不同表現方式清晰可見地展示在課堂上。尤其是在原理和概念較多的課堂上,教師用思維導圖來進行授課,在課堂講解的過程中和學生一起將課堂知識生成思維導圖框架,將涉及到的原理內容分門別類地概括到思維導圖中,幫助學生梳理思路,掌握課堂新知識的同時復習之前的內容,提高課堂質量。
小學課程的設置都是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增長而設計教材。不同年級會有重復連續的理論知識范圍,教師可以在講解有連續性的知識時,帶領學生回顧之前學過的基礎知識,溫故而知新。讓學生對于將要學習的學習內容有所準備;在學習新的內容時,可以通過思維導圖將之前積累的內容薄弱點總結出來,讓學生在知識積累增加,理解能力有所提高的前提下先解決連續性知識點的遺留問題,做到磨刀不誤砍柴工。這樣學生可以在熟悉的知識氛圍中,自然而然地接受新內容。還能進一步加深知識儲備,提高課堂質量,以思維導圖的發散性形式為學生進行知識拓展,提高其發展性思維和知識外延能力。
3.在做題中分析解決問題
從小學課堂的教學開展情況總結中可以看出大多數小學生不能將學到的知識及時消化并學以致用。其掌握的概念和公式在遇到題目需要應用時無法及時聯系到一起,導致學習的知識和題目關聯度較低。在做題時,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分析解決問題來保證學生對針對的問題和知識有所掌握,幫助學生在相應的問題上理解更加深刻,鞏固記憶增強分析能力。
例如在考察到學生理解和記憶上有困難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分析難點在哪里,將相似的考察點通過思維導圖輻射到一個整體的框架中,讓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是體現在知識點沒有記住還是不同的知識點之間沒有聯系應用。,讓學生自主記錄不同出錯題型原因的思維導圖,針對對應的例題進行總結,讓學生在例題中鍛煉思維導圖的記憶和分析能力,幫助其更好地理解知識,提高數學課程的學習能力和解題方法。
三、結語
總之,思維導圖可以在學習新知識。復習舊知識和解題方法上對學生有很大的幫助。教師要不斷創新思維導圖的使用場景,引起學生使用興趣,幫助其在記憶和理解知識上更進一步,從而增加將學習知識簡單化、系統化,改善課堂教學環境,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思維導圖的應用在小學教學課堂上還有很大的空間。教師可以和學生及時溝通調整教學方式,提高課堂質量,推動小學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趙麗群,趙麗娜.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寫作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1(31):83-84.
[2]葉田.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華人時刊(校長),2021(10):70-71.
[3]鄭萍.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家庭教育,2021(30):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