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麥措
摘要:微課這種新穎的教學模式能夠以視頻的形式將課堂所要講解的內容直觀生動地呈現到學生面前,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的質量與效率。同時這樣的教學模式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只要有網絡學生就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觀看和學習,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以此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由此可見,微課有效地運用進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為我們構建高效課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微課;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
隨著新課改的背景下,對我們小學語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們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而微課這種新穎教學模式的出現更好可以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并且彌補了傳統教學中的諸多不足,并能將學生的碎片化時間充分利用起來,以此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順利推動小學語文有序發展。[1]
一、巧用微課完成課前預習
預習情況直接決定了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學生在預習活動中可以初步了解課堂所要學習的知識,所以良好的預習習慣可以幫助學生明確文章中哪些地方已經掌握,而哪些地方還存有問題或者模糊不清,這樣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就能夠針對性地聽取教師的講解完,并向教師提出自己的疑問。傳統的預習僅僅是讓學生課前閱讀課文,然后畫出閱讀內容中的生字以及生詞,并為其標注相應的讀音,這樣的預習方式主要是在基礎的字詞出發,目的為了幫助學生掃清字詞張安,從而在課堂上專心聽講。但我們課堂教學時間非常有限,我們講解的教材內容的時候是建立在學生已經提前預習的基礎上,從而在引導和拓展內容的時候不會浪費太多的精力和時間,但學生對課文內容不夠熟悉的話,那就很難及時跟上我們的教學思路,當學生在面對自己不熟悉題材的時候他們難以跟上我的節奏。而微課這種新穎的教學模式被有效地運用進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之中,恰恰能力解決這一問題。微課具有非常豐富的形式,它能夠幫助學生提前學習課堂將要學習的知識,并能夠在腦海中形成具體的感受,從而使學生在我們課堂講解中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比如,在教學《白鷺》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在安排學生課前完成生字詞預習之后又讓他們觀看了《白鷺》的微課視頻,學生在視頻觀看中可以直觀地感受到白鷺的外形還有體態以及神情以及與朱鹮和白鶴之間的差別。這樣學生在閱讀這篇文章的時候自然能夠感受到作者所寫的生命之歌,從而深入感受白鷺的精巧與魅力,以此為構建高效小學語文課堂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巧用微課促進課中理解
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要是在教室中來進行的,學生所接收的信息也是來自教材中的文字以及配圖還有我們教師的板書式講解,這樣的信息都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現到學生面前。而語文可以說是我們對生活的感悟和理解,如果學生缺乏相應的生活經驗,那即使教材編排在好,我們無論如何講解學生都難以把握文章中的重點,難以理解文字中的含義。而小學時期的學生由于年齡較小,他們恰恰欠缺的就是豐富的生活經驗,為了能夠幫助學生更不好的理解和感悟教材中所要表達的內容,從而將學生的感悟能力和興趣不斷提升上去,那我們可以借助微課這種新穎的教學模式來實現。在課堂的初始階段我們可以借助微課的形式導入課堂所要學習的內容,從而借助微課動畫將學生的注意力快速吸引到課堂學習之中,從而將學生的思維帶到本節課所要講解的主題中,通過這樣的課堂導入為接下來的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2]比如,在教學《桂花雨》這篇課文的過程中,在文中作者描述了故鄉美好的事物,并回憶了自己在兒童時期的快樂幸福畫面,并在文章中詳細描寫院子中的桂花樹,尤其對桂花樹受到風吹雨打之后飄落滿園的桂花雨寫得惟妙惟肖。但是很多學生并沒有見過規劃的模樣,那他們也難以在腦海中形成桂花雨的美好場景。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借助微課的形式將桂花被風吹落時候的場景生動形象地呈現到學生面前,從而為學生帶來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學生自然也能夠學到如何描寫景物,并理解如何借助描寫景物幫助學生抒發自己的內心情感,從而掌握借物抒情的寫作手法。在這篇課文中作者借描寫桂花說出了自己對家鄉的依戀和喜愛之情,雖然表面來看是描寫的桂花和小時候的見聞以及回鄉時候所遇到的事情,但實際上卻是蘊含了作者對家鄉的懷念之情。但小學時期的學生并沒有遠離故鄉的經歷,所以他們很難深入理解思念家鄉是什么樣的情感,因此難以與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鳴,那我們在微課中可以融入一些與思鄉相關的視頻內容,聽聽名家所朗誦的《鄉愁》,在拓展學生知識視野的基礎上還能夠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
三、運用微課突出重難點
微課這種以視頻為載體的教學模式能夠將課堂教學中的重難點集中體現出來,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思維,幫助學生梳理課堂所學內容,從而攻破教學中的重難點。除此之外,微課還可以幫助學生整體掌握課文結構和內容,在微課中可以包括朗讀課文內容,讓學生在微課的觀看中可以跟讀,從而幫助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3]比如,在教學《示兒》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在課堂上并沒有直接講解這篇文章中的內容,而是先為學生播放了一首《精忠報國》的歌曲,以此作為課堂導入,然后在為學生播放微課課件,幫助學生學習相關知識,了解字意和句意以及情感等內容。在微課的觀看中學生能夠看到戰亂后人民流離失所的場景,從而在視頻中深入感受假皮人亡的情感,然后在跟著微課讀這首古詩,并幫助學生糾正音節,從而使學生能夠通順并帶著感情朗讀這篇文章內容。這樣我們在正式講解這篇文章的時候學生自然已經對課堂中重點有了初步了解,從而為構建高效小學語文課堂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學生在這樣氛圍下帶著感情地朗讀這篇課文,并結合微課視頻內容理解文中含義,從而順利并快速地背誦下來。
結束語:
總之,作為一名新時期下的小學語文從教者來說,我們要想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必須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深入研究和創新微課教學模式,從而將微課的優勢和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幫助學生突破學習中的重難點內容,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還能夠借助微課視頻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將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斷提升上去,要想達到這樣的教學效果,那我們必須要打破傳統教學觀念的枷鎖,力求將微課教學有效地融入日常教學活動之中,促進學生不斷發展與提升。
參考文獻
[1]余永達.讓微課成就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學周刊.2019(20):147.
[2]劉麗榮.微課在小學語文高效課堂中的應用[J].中華少年.2019(26):158.
[3]趙萬霞.素質教育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探析[J].學周刊.2020(20):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