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摘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改革以及學生培養要求的不斷提高,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越來越受到老師和學校的重視。音樂教學能夠有效培養小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樂器的使用和學習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教師通過小樂器設計符合學生需要和興趣特點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素材,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小樂器
引言
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工作,不僅要重視學生的音樂作品欣賞能力,同時也要重視培養學生演奏樂器的能力。小樂器在音樂課堂中的應用,能夠有效地幫助教師提高音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為學生創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小樂器與其他樂器相比具有簡單易操作的特點,更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實際水平,小樂器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應用能夠更好的幫助教師完成教育教學工作。
一、小樂器在音樂教學中的優勢
小樂器的使用主要是幫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完成演奏音樂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小樂器作為輔助,既可以演奏整首音樂也可以在學生演唱的過程中做為輔助樂器伴奏。這種教學形式能夠有效的豐富音樂課堂的組織形式,增強音樂課堂的趣味性,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
其次,小樂器使用恰到好處的滿足了小學階段學生活潑開朗的性格特征,在音樂課上,教師通過使用小樂器為學生學習演唱音樂作品進行伴奏,這既可以鍛煉學生的肢體協調性,同時也可以更好的吸引學生對本節課所學內容的注意力。
最后,小樂器與其他復雜樂器相比,操作簡單更容易上手。教師將小樂器應用到音樂課堂中,可以鍛煉學生的演奏能力。小學階段的音樂課堂大多是整班教學,每個學生都會有擅長的部分,也有不擅長的部分。對于擅長演唱的同學來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演唱能力。而對于不擅長演唱的同學來說,教師就可以培養學生小樂器的使用能力,充分發揮每個同學的不同特長,增強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音樂素質和綜合能力。
二、小樂器對于小學音樂教學的意義
小學階段音樂教學中,小樂器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小樂器看似簡單但其實際背后蘊含著我國優秀的民族文化內涵和音樂藝術精髓,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使用小樂器,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了解到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和鑒賞能力。同時,教師在培養學生小樂器的使用和伴奏時,也能夠有效的鍛煉學生的手腦協調性以及同學之間的交流和團結精神。這對于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和影響。
學生通過學習小樂器,能夠簡單的了解樂理知識和樂器演奏的內涵,這為學生日后的學習打下了基礎。除此之外,教師通過在音樂教學過程中使用小樂器,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生學習音樂的自信心,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的發展。
三、小樂器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一)小樂器教學要和歌曲、欣賞等教學結合
為了更好的將小樂器擁有到小學階段的音樂課堂中,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小樂器的地位和特點。小樂器在音樂課堂中的使用,是作為教師輔助教學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應該成為課堂的主導因素。教師在設計教育內容和教學活動時,要充分將小樂器的使用和日常教學工作,歌曲演唱,學習等環節相結合,在歌曲教學過程中,如果學生對于音準的把握不太清晰,那么教師可以通過演奏小樂器幫助學生提高對音準的把握能力。在欣賞音樂作品時,教師可以通過訓練學生使用小樂器演奏音樂作品的旋律,幫助學生更好的親身體會音樂的魅力和內涵,利用小樂器進課堂豐富課堂教學形式。例如,在學習欣賞《打字機》這一音樂作品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小樂器演奏出這一作品的旋律,學生在學習和親自演奏過程中,能夠更好的把握這一作品的獨特魅力,加深對于這一樂曲的理解。小樂器和歌曲演唱,欣賞,教學等日常環節相結合,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對音樂作品的興趣和學習能力。
(二)依托游戲,提高課堂活躍度
教師可以將小樂器的學習和使用與游戲環節結合起來,增強課堂的活躍度和吸引力。對于部分音樂素養和技能學習和掌握來說,單純靠教師講,學生聽的灌輸模式已經不再適應當前對于學生音樂素養培養的需要。因此,教師在設計教育內容和教學活動時,可以充分利用小樂器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例如,在學習演奏《土家喜歡咚咚喹》這一歌曲時,部分學生對于豎笛的使用氣息變化掌握不太好,那么教師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小樂器的使用和演奏方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通過吹茶葉的游戲方式,通過切身感受不同力度的氣息下茶葉的運動方式更好的了解在學習豎笛演奏過程中氣息的把握規律。這種將小樂器的教學環節與游戲相結合,不僅能夠提高音樂課堂的活躍度,同時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三)借助小樂器輔助歌曲演唱
小樂器在小學階段音樂課堂中的應用不僅局限于歌曲伴奏,同時也是輔助歌曲演唱的重要環節和手段。小學階段的學生發音器官仍處于脆弱的時期,不科學的發聲方式和演唱方式,可能會損傷聲帶。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運用小樂器,輔助學生演唱歌曲,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減輕演唱過程中過度使用嗓子的現象。將小樂器的使用融入到歌曲演唱教學環節中,不僅能夠幫助學生保護發音器官,更好的把握音樂速度和發音強度,同時也能夠豐富教師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手段,增強音樂課堂的趣味性。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的音樂學習對于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小樂器在音樂課上的使用,能夠有效地幫助教師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和形式,對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具有十分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趙玉梅.讓“樂器”滋潤課堂用“音樂”滋養學生[J].兒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10):214.
[2]吳帥儷.小學音樂教學中小樂器課堂教學的研究[A].十三五規劃科研成果匯編(第五卷)[C],2018:4.
課題:農安縣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依托“小樂器進課堂”教學模式,促進小學生美育發展的實踐研究,編號(NAJKS-20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