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芯蘋
摘要: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是兩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以讀悟寫”的理念下,實現二者的有機結合,能夠啟發學生的靈感,幫助學生積累學習經驗,從而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文化素養。就初中語文來講,學生不僅要學習好基本的字詞、句段,還要掌握文字背后的深層含義,既要掌握閱讀中表達的技巧和方法,也要能夠進行情感和想法的表達。“以讀悟寫”強調“閱讀”與“寫作”的相互聯合,由于初中語文學習的主要途徑是閱讀,所以,讓學生通過閱讀學習表達技巧和知識,再應用在寫作當中,達成“促進”寫作的目標,這也是當今“讀寫結合”所提倡的理念。因此,為了減輕學生在寫作上遇到的負擔,教師可以用“閱讀”來促進“寫作”。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寫作;整合教學
閱讀與寫作是語文教學的兩大重要板塊,不僅在考試體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也是學生語文能力得以鞏固、實踐、提升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發現,教師授課偏重于基礎知識教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有效性較差,而且常常是將二者獨立開展教學,既耗費了大量的教學時間,也難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本文以初中語文教學為例,探究閱讀與寫作整合教學的方法。
一、借閱讀積累寫作素材
寫作是對文字的組織和對文本的創造,既然要創造,必須有材料。初中生的社會閱歷尚淺,認知能力較低,寫作時往往覺得沒有話說,或者不知道如何表達,這就是缺少材料的原因。寫作材料包括哪些呢?其一是寫作的思路,寫作思路原本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學生理解起來難度較大,但是通過閱讀現有的文章,就可以分析讀本的寫作思路,直觀了解各種寫作思路是什么,在寫作的時候就可以效仿,從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思路。其二是寫作的內容,我們可以通過閱讀來搜集、積累閱讀材料中的一個個故事情節,一段段生動的描述,使其成為寫作內容的素材。學生可以從這些素材中找到寫作的靈感,對文字進行分解、重組、渲染,形成新的表述方式,使其成為自己的寫作內容。
二、借閱讀掌握寫作技巧
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挑細選的,都有學習的價值,或表現在語言的精煉、生動上,或表現在中心思想的突出上,或表現在文化內涵的深厚上,也或者表現在故事情節的典型上等等。每一篇文章都包含了不止一種寫作技巧,這些技巧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在分析文章、感悟文章的過程中來學習、體會,而掌握了這些技巧,寫作才會得心應手,才能保證文章的基本質量。可以說,閱讀材料是寫作技巧的載體,通過閱讀教學教給學生這些寫作技巧是整合式教學的目的之一。初中生寫的文章大多太平淡,沒有突出的地方,看著如同流水賬一樣,不至于脫離主題,但是質量卻不高。這和學生沒有掌握寫作技巧有關系。那么,教材文章的寫作技巧有哪些呢?閱讀教材文章時可以發現,修辭、結構、段落安排等都使用了技巧,教師可以通過仿寫、擴寫、續寫等方式借閱讀教學來幫助學生練習、掌握這些寫作技巧。如,《皇帝的新裝》中結尾是開放性的,皇帝最后有沒有真正意識到新衣服并不存在呢?知道事情真相后,皇帝又是怎么對待做衣服的裁縫和大臣的呢?當皇帝大發雷霆的時候,裁縫有沒有自圓其說,皇帝還會上當嗎?教師可以讓學生對這篇文章進行續寫,以鍛煉學生寫作時的想象力和對文章思想的精準把握。
三、借活動提高讀寫興趣
當代教學提倡發揮學生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自主學習能力,而這一目標會受到學生興趣的影響。只有以興趣、責任、任務為基礎的行為才可以達到主動的目的,但是僅憑責任、任務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可能給學生造成較大的壓力,而且學生學習過程中體會不到快樂。只有興趣才能給予學生學習的快樂,才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投入學習中,才能在學生面臨困難時給予其源源不斷的力量支持。因此,教師必須在開展讀、寫整合教學時重視學生興趣的培養,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以及寫作興趣。活動是一種輕松的、有趣味的方式,相比僅僅坐在課桌前被動地聽教師講解,不如組織一些活動來營造更熱烈的氛圍,讓學生參與進來,相互間加強交流,感受閱讀、寫作的魅力。比如,小組合作教學,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閱讀文章,同時提出幾個與文章相關的問題讓學生討論,然后對小組給出的答案進行評價和指導。或者教師可以設置多種答案的問題、開放性問題等,讓學生積極發表意見、主動思考,最后將答案進行總結,寫成報告。這樣既整合了讀、寫教學,還讓學生在參與中感受到自我的價值、團隊合作的樂趣,從而激發他們對讀、寫的興趣。
四、學生情感融入及表達
語文學科具有鮮明的人文性特點,重視情感的融入、表達,這是語文學科能夠感動人的主要原因。學習語文,除了掌握基礎知識之外,就是要理解和感受文章的情感,同時將這種表達方式體現在自己的作品中,讓自己寫出的文章更具表現力、感染力。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文章情感,激發學生與作者情感上的共鳴,這一點除了要對文章進行細致解析外,還可以采取情境創設的方式加強感官刺激來影響學生情感。比如,《鄉愁》一文,在學生閱讀時,教師可以播放一些適宜的音樂,通過聽覺感受激發學生對家鄉的懷念、喜愛之情。懷著這種情感,學生閱讀時對文字的理解會更強烈、印象更深刻,也就快速地體會到這篇文章傳達的情感和思想是什么。或者,教師可以教給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篇文章,并帶領學生分析這篇文章通過哪些寫作方式表達了鄉愁,指導學生掌握這些寫作技巧。學生在寫作時就可以寄情于文,讓寫出的文章更生動、感人,提高寫作質量。
五、在閱讀與寫作教學中提高教師專業素養
通過閱讀與寫作,可以引領教師成長。閱讀,騎著別人的文字,欣賞世界;寫作,騎著自己的文字,創造世界。閱讀能提升精神顏值,讓心靈回歸安靜,也讓社會少一點浮躁、多一些書香。讀書是一種消遣,讀書是一種旅行;讀書是一種生活方式,讀書是一種生命狀態。作為一名語文老師,要讓閱讀成為一種生活習慣,通過專業閱讀提升專業能力,非專業閱讀提高綜合素養。教育寫作能提高教學能力,教育寫作有助于打磨年輕教師口頭表達能力、鑒賞能力、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能力。教育寫作還能提高教師的成就感。通過“以讀促寫”,“以寫促讀”,“讀寫并進”等方式更新教師教育理念,促使教師閱讀、思考、寫作成為一種習慣,把閱讀中激發出來的熱情,轉化為教育智慧與教育行為。學校要積極開展閱讀與寫作活動,并身體力行,以讀書為榮,以寫作為樂,引領全校教師從事教育思考與教育寫作。在這樣一種氛圍下,一個教師如果沒有受到一點影響,沒有努力嘗試著去體驗閱讀與寫作,真的會成為一種人生遺憾!
總之,閱讀與寫作整合教學模式的開展有效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拓展了教師的教學思路,豐富了教學方法,使初中語文的教學目標得以實現。但是,教育無止境,閱讀與寫作整合教學模式還需不斷地通過教學實踐來改進、優化、完善,以適應社會需求、教育需求、學生需求等多方面的變化,提高育人效果。
參考文獻
[1]吳彬.初中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有效結合的研究[J].新課程導學,2020(12):70.
[2]賈曉利.淺論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的結合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9(7):166.
[3]吳彬.初中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有效結合的研究[J].新課程導學,2020(12):70.
本文系長春市教育科學“十三五”2020 年度規劃課題《文科教師在閱讀中實現專業化發展的研究》,證書編號:JKBLX-2020365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