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浩然
摘 要:新時代,大學要充分認識到國防教育具有提高學生政治素質、增強思想覺悟的能力,培養學生的道德素質,強化學生的心理素質,增強學生的愛國意識,重視創新軍事訓練理論,提高基本軍事技能訓練效益,開展多樣化國防教育活動,引進現代信息網絡技術平臺,加強國防教育基地建設,特別是切實促進德育在國防教育中的功能全面發揮。
關鍵詞:高校;國防教育;素養培育;
前 言:高等軍事教育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以及提高學生綜合素養,考慮到國防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聯系和互動,發展多平臺形成機制,整合各種創新資源方法等,探索建立國防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雙向互動機制的可能性。
1 功能分析
(1)國防教育是指有組織、有系統地宣傳國防觀念、精神面貌,大學有四項主要任務:愛國主義教育,通過軍事訓練作為國防、科技、立法、歷史的手段,國防思想和精神教育、國防教育、軍事技能培訓和教育。高校國防教育是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
(2)核心素養基本文化,從概念上講,意味著知識、感覺(情感導向)、意義(世界觀、世界觀)、行為(行為技能),以及社會適應和一生發展所需的素質和基本技能;在內容方面,它基于“發展中國學生的基本技能、古代建筑“支柱理論”,從長遠來看是基于作為一種刻板印象結構、系統、全面的教育指標、建立國家發展所需的基本培訓框架,中國學生的社會實際上是對教育這個基本問題的回答。主流教育文化意味著高等教育機構通過基本教育系統、教育平臺、教育方式等,利用不同的方法和措施,發展符合中國學生基本技能的發展的必要素質和基本技能。
2 高校國防教育與核心素養培育的耦合
(1)高校國防教育與核心素養培育。在明確闡明我們教育政策和教育使命的內容時,大學必須充分理解時代的意義,以發展基本技能,培養新的全面發展時代的學生。防務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主要任務高等教育和國防教育,必須密切聯系的主要任務一般要求國防防務,穩步提高學生知識,技能,國防和愛國熱情,從而有效發展基本技能和學生服務。因此,國防教育和高等教育成為一項基本任務,一種一致性。目前,在高等教育中,國防教育被用作軍事理論、軍事訓練、國防教育的主要工具,無論是在學校還是校外,包括四個基本要素:國防意識形態和精神教育、國防教育、軍事技能培訓和教育。與這兩個具體內容不同,國防教育可促進“技術應用、勇敢研究、解決問題”和其他基本知識的發展;通過軍事訓練,實戰實踐可以加強學生的軍事技能和訓練,培養“獨立管理、勞動意識、識字培訓”和其他基本技能;通過在國防思想和精神教育方面的培訓和實踐,可以培養諸如“人文主義、民族認同、國際理解”等基本技能是大學防務教育與基本技能發展之間的聯系,同時提高兩性教育的效率。
(2)根據教育特點發展的大學國防教育和基本技能主要分為:一是教育機構的人員配備。大學的任何教育水平和教育形式都是這兩種教育的主題。這是學習過程的長期性,無論是國防教育,還是核心技能的培養,都要經歷學生學習生活的各個階段,第二,教育形式的多樣性。將一年級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充分利用特殊機會,教育的廣泛傳播,包括政府部門、企業、社會團體,學校、家庭,特別注意將普通學校教育和補充社會(家庭)教育的內容納入教育體系教育。高校國防教育與基礎技能培養的關系,素質教育內容小、落實好、效果具體,確定高校國防教育發展的目標和基礎。高等教育具有復雜組織和義務、意識和紀律的特殊特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服從領導、服從、加強自律和強迫,從而不引人注意地完成其基本道德、生理、心理、行為和其他技能的培訓。綜合國防教育的角度看,高等教育綜合防御系統,結合了各種形式的軍事理論教學、軍訓和國防教育、學校和國外具有特殊功能的綜合教育人的“道德美學的腦力、體力勞動”具有特殊優勢和發展學生的基本技能和促進共同發展。最后,在高等教育中防御性教育的效率方面,它是建立在愛國教育的基礎上的,國際安全環境和教育激勵了學生的愛國熱情。
(3)根據基礎訓練原則,加強高級國防教育。首先,加強組織領導。大學應根據現有的意識形態和政治教育倡議組織建立分支,建立國防教育指導小組;建立國防教育專家咨詢委員會;成立一個國防部,由國防教育部或軍事訓練部組成,在學校里合并其他功能單位,例如:負責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生和共青團委員會、培訓方案設計部、建立一個新的公共教育模式、為高等教育機構提供組織保障等。第二,深化制度建設。根據主要理論,加強研究、深化研究、制定國防教育計劃,根據學校的思想和政治工作以及國家國防課程、教學實踐、診斷評估質量和其他輔助系統,確保國防教育機構的系統安全。第三,必須加強教師的建設。在國防高等教育的設計過程中,高等教育的目標應該是整合教師、培訓方案、部門責任和思想和政治教育的創新。在某些情況下,大學可以協調國防教育的教學工作,負責教學管理等,并在馬克思主義學院擔任教學工作。此外,大學應根據“新時代”,在高等教育機構中,根據教師組成的思想政治理論、選擇和聘用教師培訓等,加強對教師的綜合管理,統一分配,確保國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共同推進,為在高等教育機構從事國防教育工作的教師提供培訓。
(4)核心素養培育為目標導向。第一,深入開展理論研究和分析,在研究高校國防教育與基礎訓練關系的基礎上,對二者之間,特別是其目的、內容等銜接點進行深入的理論研究和分析,尋求二者之間的密切聯系,第二,應積極開展實證調查研究,通過層層問卷調查,探索高校在國防實踐中的典型做法教育、實踐經驗、主題資源和問題,在高等院校探索國防教育和基本技能。第三,加強指標的開發和整合,以培養基本技能,通過從理論層面和實踐層面對國防教育高等院校和基礎知識的分析挖掘,融入國防教育高等院校基礎訓練指標體系。第四,發展多邊主題教育,構建多元實踐平臺是發展多元主題教育活動,借助國防教育節,軍事論壇等,開展了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其內容和目的符合基本教育指標,讓學員在活動中體驗、感受、成長在感受中,讓國防教育更貼近學員、更貼近實際,實現內外效應利用APP、互聯網等互聯網平臺的優勢,結合傳統的線下實踐平臺“線+線”打造多樣化“國防教育訓練平臺”,主要分為軍事理論實踐課,軍事訓練和戰斗實踐,學校的國防教育日?;顒?,國防教育活動的特點是社會實踐,學生在完成各要素的國防教育,發展基本技能。
結 論:
國防教育是一項具體的教育活動,以全體公民為中心,致力于打擊和防止外來侵略,打擊武裝顛覆,維護主權和統一,實踐表明,國防教育不僅在提高公民的國防意識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也在提升他們的道德水平上,大學作為國防教育的重要主體之一,肩負著國防教育的重要職能,要在深刻認識德育功能的同時,兼顧國防教育的長期性、綜合性特點,存在于國防教育中,重視在國家安全全局視野下實現國防教育的道德功能,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為具有堅定政治立場和理想的合格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 陳莉.新時期高校國防教育與德育結合的內容探析[J].學理論,2018(2):223-224.
[2] 肖春英.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國防教育在大學生“四個自信” 培養中的作用及其實現路徑[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1):53-54.
[3] 張輝.高校國防教育工作針對性和實效性研究[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8(11):45.